加强车站调车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015-12-28 08:35任明强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调车班组岗位

文/任明强

加强车站调车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文/任明强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济北矿区铁路运销处专用铁路在国铁兖州西站接轨,设有东庄站、许厂装车场、岱庄车站、唐口车站,依次由东向西呈纵列式排列;担负淄博矿业集团近千万吨煤炭外运任务和少量地方物资运输;具有调车作业量大、劳动强度大、涉及面广、作业对象种类多等特点,这也决定了调车作业发生事故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作业。

一、调车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淄矿铁运处现有职工245人,从事调车岗位人员49人,占总人员的26.5%。虽然近年来,铁运处积极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工学技练功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新设备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职工业务素质不适应的问题逐渐突出。特别是调车作业人员,由于人员结构的参差不齐,面临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是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年龄两极化,老职工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愿学,新职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想学。加之班组、段、处教育培训的理念、方法、手段还相对滞后,也不适应新形势下职教工作的需要,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虚拟培训记录,无法提高职工的实作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二是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调车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作业分工不合理、不详细,作业安全预想、线路和车辆的安全检查不全面,作业中联控用语和信号显示不标准,安全防护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是作业计划编制不规范。在装车站、检修线取送车辆作业中,计划人员不能结合现场实际,不能从计划质量上为调车人员考虑,自控、互控、他控制度形同虚设,把关人员计划审核责任不落实、走形式,风险源头失控,给调车作业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表面看是职工作业标准落实不到位、有章不循造成的,但通过深刻分析,重要的、关键的原因,还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基础管理不扎实。对于车站安排部署的工作,有些干部重传达轻落实,缺乏跟踪检查和指导,形式主义严重。如在开展调车安全管理效能监察过程中,有的中间站安全管理思路不清,制定的细化措施照抄照搬,工作效果缺乏跟踪检查和指导,不能扑下身子解决调车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2.日常教育培训有差距。在提高职工实作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注重接发列车的模拟演练,而忽视了调车作业标准的演练;即便进行了演练也只是走个过场,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导致调车人员在一些作业上会说不会干。

3.专业检查力度不够。个别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下现场,而对现场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制止,不能指出问题错在哪,应该怎样干,对调车安全工作只“管”不“理”,只是与车间联系落实责任人。同时,面对职工进档不防护、调车组没有全员出动、监护人员站立位置不当等问题时,只要不影响作业进度就睁只眼闭只眼,客观上为违章作业开了“绿灯”。

三、加强调车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

1.调车安全工作的防范。铁路调车安全风险防控,防范的是调车风险,管理的是防范工作。一是要找准调车风险。要按照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采取定期与动态相结合的办法,从安全职责、专业管理、岗位特点、规章制度、调车设备、作业组织、生产环境等方面,结合设备特点、作业方法、人员配置等客观情况,一步步地查准、找实调车风险,确保调车风险无遗漏。二是要做好风险等级评定。根据调车风险事件的影响危害程度、与企业运输生产密切程度以及风险不受控的大小等,划分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根据等级的大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动态管理。三是措施制定要具体。防控措施要因地制宜、因岗而异,不能模糊笼统,要科学、严密、实用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公示到岗位,落实到具体人。四是要做好动态评价。要根据设备条件、作业环境、管理要求等情况的变化,定期掌握、梳理和分析现场作业中暴露出的倾向性问题,动态地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做好风险事件的实效评估,形成调车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良性循环。

2.全面提升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加强调车安全管理,落脚点必须放在提高作业人员的意识上。一是加强安全意识的思想教育。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不行”的责任意识,“安全是铁饭碗”的思想意识以及“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的法律意识,通过外部环境的营造,在职工中产生共鸣,达到入脑入心的实际效果。二是教育要突出重点。要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做”的原则,在进行标准化理论学习的同时,抓好运用,坚持开展好调车作业模拟演练,对调车作业过程进行分环节、分重点进行讲解,切实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增强应变能力。三是加强岗位技能鉴定。要根据调车作业各环节的偏重程度以及危险因素制定岗位技能鉴定标准,界定达到什么标准为称职、什么情况为失职;根据结果,需要帮促的及时跟上进行技能补强,需要调整岗位的及时进行调整。

3.推动班组的能动管理。班组长的作用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的牢固与否。一是班组长的选配要人尽其才。在选拔班组长上,业务素质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必须要有责任心,乐意为职工服务;通过日常观察和交流沟通,了解拟任班组长人员的想法,并在合适时机放到岗位上去锻炼。二是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要以调车班组的作业性质和岗位职能为前提,围绕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团结和谐、提升执行力等主要内容,加强正面引导和帮促,逐步形成安全管理由垂直被动向主动自控、安全素质由思想意识向安全行为转变,达到压力传递到班组、责任分解到班组、利益共享在班组。

4.严格考核安全质量。要不断强化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检查,抓苗头,抓异常,抓未遂,以严格考核安全质量来遏制“两违”的反复。一是夯实管理基础。要在规范化、精细化、严格化管理模式上用真功、下实劲,用精细化管理解决工作搞形式,落实靠突击,小事难以做细、细事难以做透的粗放型管理;用严格化管理解决看惯了、干惯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约束力、难以落实的问题。二是加强源头治理。针对现场的惯性违章,要积极开展调查问卷,认真梳理分析归类,通过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积极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对经过整改达标的,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纳入正常管理。三是加强作风转变。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勤下现场,抱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深入到职工中,听取职工作业过程中的建议,解读规章制度的操作性,理清安全点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还能体现 “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济北矿区铁路运销处)

(责任编辑:刘宏伟)

猜你喜欢
调车班组岗位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中间站调车监控系统维护台的设计与实现
适用于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调车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GPS的调车作业安全自动防护预警系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基于CTC3.0系统的车站调车进路控制方案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