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视觉艺术

2015-12-29 04:48
电影评介 2015年14期
关键词:飞屋游记动画电影

石 京

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视觉艺术

石 京

在动画电影竞争激烈的今天,皮克斯的创意和技术总能让其突出重围,其动画制作的水平也让别的公司望其项背。而这部由迪士尼和皮克斯联合出品的《飞屋环游记》,再一次证明了动画制作的实力。电影从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寻梦的故事,但是皮克斯依靠自己精湛的动画技术给其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纯净的天空、绚烂的气球房子、独特的动画角色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梦幻而且震撼的视觉冲击,也极大地突出了电影的主题表达。电影的成功除了电影剧情的创意外,也离不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可以说实现了艺术和技术的完美融合。这部电影也成为继《机器人瓦力》后艺术质量极高的动画长片,最终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一、片中3D艺术营造的视觉效果

(一)对飞屋梦想的刻画

电影是造梦的工厂,《飞屋环游记》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为观众实现了一个飞屋环游世界的梦想。很多人小时候都有一个能够乘坐飞屋去环游整个世界的梦想,尽管电影中的主角已经濒临晚年,但由于房子面临被拆、老伴去世等多种原因,毅然选择了将自己的房子改装成了飞屋去环游世界,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事实上影片中的故事是完全理想化的,但这也正是动画电影的魅力之处。有人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将这部电影解析成了主人公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的幻想,这显然是对电影主题的曲解和污蔑,影片中描写的飞屋环游的梦想真实而美丽,是现代动画技术对艺术的完美呈现。其实动画制作要想完成这样一个梦想,成熟的三维动画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困难,但是如何让这个梦想更加的真实可信,并且有着高度的视觉享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1]

首先要真实、形象地显示气球在空中运动的物理状态,需要对飞屋上那几千个气球进行处理。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营造数千个色彩斑斓的气球在空中呈现出真实、立体的运动效果,皮克斯动画制作团队在原有的三维动画制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技术突破,运用电脑程序和动画技术实现了自由这部片子才有的CG气球群,这些气球群靠着成千上万个感应点真实地模拟着气球在空气的运行状体,除了基本的物理作用外,每一个气球的外观呈现也堪称卓越。反映到真实的动画中,这些气球无论是在阳光下反光还是在雨中挣扎都非常的真实。皮克斯对于画面的精致要求由来已久,例如他们的技术团队会为了《怪兽电力公司》中的怪物苏利文几十万根皮毛较真。[2]其对于画面的极致追求也得到了回报,在各种先进的动画技术的支持下,这个绚烂的飞屋梦想得以实现,给电影叙事、人物刻画等奠定了基础。

(二)3D技术对环境的营造

2008年上映的《机器人瓦力》为我们展现了地球在经历了环境灾难后的真实场景,同样《飞屋环游记》在环境的营造上也非常优秀,除了那个贯穿始末的气球房子,影片中还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视觉审美体验,而这如梦似幻的风光和景色也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视觉什审美体验。在影片中,一老一少两位主角乘坐气球来到了南美洲的原始森林,因此影片对于环境的营造特色也跟南美这些自然风光密切相关,例如那个被艺术化的天堂瀑布甚至比现实中的更加美丽壮观,不仅如此,里面还有很多光怪陆离的石头、鸟类、植物等,编剧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在皮克斯动作之作师的手中得以实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南美原始丛林中,也增强了这个寻梦故事的真实感,环境的成功营造也促进了故事的主题表达。[3]

而观众也被精致的镜头带入了一个没有受到人类工业文明影响的世界,在这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大自然的神奇产物,运用3D技术给观众带来了梦境般的体验和感受。实际上这些完美的动画场景并不完全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一部分有着一定的实物依据。只不过制作部门将这些真实的景色实现了动画的完美转换,为了呈现出最佳的效果,电影的拍摄团队亲临现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且根据真实画面进行了3D技术的还原。例如影片那个远焦镜头下的天堂瀑布既真实又有着一定的虚幻感,达到了真假难辨的高度。正是在3D技术的帮助下,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缥缈的童话世界,从电影清新自然的画风感受着电影独特的魅力。

二、电影的蒙太奇剪辑叙事

通常来说,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不仅仅依赖于画面的精心设计,更加需要成熟的剪辑手法的运用,而最常见的剪辑手法就是蒙太奇。蒙太奇剪辑手法的合理运用,会让电影的画面更加灵动,不仅仅构成了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效果,也极大丰富了视觉效果的呈现。例如电影就在片头部分用了一组4分20秒的镜头展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尽管短暂但是极其精巧和凝练,显示着制作团队高超的蒙太奇剪辑叙事方法,短短的一组镜头交代了卡尔和妻子从年轻到衰老的人生历程,同时也为主人公的飞屋环游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也就是说卡尔是为了实现年轻时候的梦想去旅行的,通过简练的剪辑手法传达了足够的电影信息,让这个飞屋环游的故事不至于空洞无味,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一个感人的故事,也是视觉艺术对电影艺术的巨大贡献。[4]

如果没有剪辑技巧的存在,就算影片的画面再美也会显得枯燥乏味,电影蒙太奇剪辑技术赋予了这些精致画面生命。最为典型的就是,卡尔和妻子两个人的故事,这一组镜头运用高度凝练和跳跃性的镜头展现了卡尔和妻子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果没有这样的叙事技巧,电影在整体上就失去了逻辑性和真实感,同时也会削弱电影的人文内涵和思想高度,降低影片视觉艺术。

总之,电影的蒙太奇剪辑技术不仅完成了电影的叙事结构,还极大提升了视觉效果的影响力。正因为电影对蒙太奇剪辑技术的成熟运用,《飞屋环游记》才不至于沦为一部简单的探险儿童片,影片中描写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以及描绘的梦想,也得到了各年龄段观众的认可,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5]

三、影片背景的视觉营造

(一)空间层次的营造

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对这个立体世界的呈现,电影的制作者对电影空间层次的营造也下足了功夫。而电影的制作团队也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构图技巧来实现气氛渲染的目的,比如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色彩明暗对比、光影运用等等,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6]所以,影片整体背景的空间营造,就是在构图概念和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的,结合电影剧情的发展实现构图元素之间的平衡。通过电影画面的景深分布、焦点运用、色彩渲染等方法实现整体构图的平衡性,营造其真实的空间层次感。

(二)画面风格的尝试

皮克斯动画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永远在不停地尝试和创新。从汽车人、怪兽、机器人、鱼等展现出来的风格中可看出多有不同,其类型、材质和民族也影响着电影的整体风格。例如《机器人瓦力》的“灰土”风格,《海底总动员》的海洋风格,《怪兽电力公司》的怪兽风格等等,视觉艺术是实现画面风格的主要因素,从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动画色彩运用、场景营造等来体现电影的画面风格,而《飞屋环游记》的制作也在早期下足了功夫,创造了电影独特的视觉审美感受,让观众在观影中感受着电影的温馨、轻松的氛围。[7]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剧照

(三)色彩的渲染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影片的视觉营造同样离不开色彩的应用。《飞屋环游记》中的色彩运用也非常娴熟,无论是柔和还是绚丽都能很好地把握观众的情感,为电影的叙事和主题表达服务。电影在色彩的运用上可谓匠心独运,其色彩的渲染和处理也非常接近电影的整体艺术风格,同时也照顾到了大众的审美感受,就像那个在蓝天白云下翱翔的色彩斑斓的气球屋一样,电影的整体色彩运用是以浅色系为主,稍显明亮的画面风格也迎合了电影温馨的主题,在三维动画技术下真实的光影效果也让每一个气球富有层次感和真实感,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观众经历着一场绚烂的冒险之旅。总之,色彩的运用是为电影的整体艺术服务的,从故事背景、人物刻画到场景设置都体现着动画制作部门对于色彩的成熟运用,其应用也极大的增加了电影整体的艺术质量。

结语

电影是大众艺术,而《飞屋环游记》不仅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还保持着良好的娱乐性,尽管该片和迪士尼、蓝天工作室、梦工厂等生产的动画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其大胆的创新和突破是其他动画工作室所不具备的。于是人们看到了这个由3D技术营造的视觉奇观,感受着电影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1]苏也惠.论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全新的视觉审美[J].大舞台,2014(4):90-91.

[2]夏博.论3D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视觉语言[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71.

[3]张蔚.论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视觉色彩设计[J].大舞台,2014(10):89-90.

[4]徐铭璐.动画电影前期创意中概念设计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5]燕耀.迪斯尼经典影院动画片的分镜头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2.

[6]吴茜.美国商业动画片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7]金桥.美国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音乐创作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4):86-92,5.

石 京,女,山东枣庄人,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与动画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飞屋游记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飞屋环行记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寻梦环游记
飞屋
超市游记
法国摄影艺术家 Laurent 神奇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