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老年人婚姻质量影响因素

2015-12-30 09:06娄文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历年龄

聊城市老年人婚姻质量影响因素

娄文婧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为调查工具,对聊城市社区200名≥60岁不同社会背景的老年人发放婚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老年人婚姻质量得分在老年人居住地存在显著性差异(t=7.463,P<0.001);老年人婚姻质量得分在学历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26.528,P=0.000)。结论应对农村老年人和低学历老年人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婚姻质量。

关键词〔〕婚姻质量;性别;年龄;学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娄文婧(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老年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学研究。

婚姻质量作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日益受到重视。早在1929年美国社会学者Hamilton就提出了“婚姻调适”一词,后来Klein在1973年提议采用“婚姻质量”取代“婚姻调适”。目前国内对婚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在婚姻质量测量和对婚姻质量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1〕及对特定人群的婚姻质量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聊城市老年公寓、公园及社区老年人129人。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逐项口述问卷内容并详解,本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样本129份(64.5%)。男44人(34.1%)、女85人(65.9%);年龄58~83(平均65.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6人(35.6%,低学历组),初中、高中67人(51.9%,中等学历组),大专、本科16人(12.4%,高学历组)。个人居住情况:农村37人(28.6%),城市92人(71.3%)。

1.2研究方法及内容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2,3〕(修改版),在选择的维度做了一些改变,问卷里面共有50个选项,11个维度、2分评分标准:是与否。Olson婚姻质量问卷是多维的有11个维度和一个整体婚姻满意度量表,能够比较深入地分析婚姻关系中不同侧面的满意程度,有研究〔4〕显示主观婚姻质量更能反映个体的心理需要,为老年人婚姻咨询提供更多的信息,对婚姻咨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涉及的维度分别为性格相容、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化解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情感与性、子女婚姻、亲友关系、家庭角色和生活观念〔5,6〕。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不同居住地老年人婚姻质量比较城市老年人在婚姻质量总分上明显高于农村老年人(P<0.001);在具体的维度上:子女婚姻、婚姻与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与亲友的关系、经济安排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见表1。

2.2男性老年人和女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老年人在婚姻质量总分上的差异性不显著;在性格相容性方面男性得分高于女性(P<0.01)。见表2。

表1 不同居住地的老年人在婚姻质量因子间的

1)P<0.05,2)P<0.01,3)P<0.001,表5同

表2 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婚姻质量各因子间的

1)P<0.01

2.3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在婚姻质量因子间的差异检验60岁以下的老年人和70岁以下和70岁以上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业余活动、与亲友的关系等方面分别存在显著差(P<0.05,P<0.01)。其中在性格相容性上年龄大的组得分高于年龄低的组;在经济安排方面说明年龄越大得分越低;在业余活动方面60岁以下的老年人要比70岁以下的老年人得分低,70岁以上老年人比70岁以下老年人得分低。见表3。

2.4不同学历的老年人在婚姻质量因子的差异检验高学历组与低学历组在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式、业余活动等方面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高学历老人得分高于低学历老人;低学历组与高学历组在婚姻质量总分、经济安排、性生活、子女婚姻、与亲友关系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2.5老年人婚姻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除了角色平等性与婚姻质量总分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各因子与婚姻质量总分之间的相关都很显著(P<0.05),经济安排和子女和婚姻的相关系数相对最高。在婚姻质量各因子中与婚姻满意度相关的有解决冲突方式、性生活等(P<0.05)。见表5。

表3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在婚姻质量因子间的差异检验 ± s)

表4 不同学历的老年人在婚姻质量因子间的差异检验 ± s)

表5 老年人婚姻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r值)

3讨论

从中国的国情而言,城市与农村二者在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规范特征上有着巨大的地域性差异〔7〕。城市老年人在受教育程度、收入等方面要优于农村老年人,在生活上城市的各项社会职能会比农村建设的更加完善。夫妻双方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平等,在处理家庭中的事务时,能够尊重对方的观点和建议,注重夫妻间的情感交流。由于经济资源的匮乏和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8〕,农村夫妻相对缺少沟通与交流,有些没有感情基础只是搭伴过日子,因此,会出现本研究的结果。本研究结果与王宇中〔9〕的研究及假设是不一致的。研究提出来性别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在目前尚不明显〔10〕。

学历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婚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历高的老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比较优越,接受的信息也相对丰富,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样化,对业余生活的安排比较有序。

经济安排和子女婚姻是影响老年人的婚姻质量较大的因素之一,其原因还是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造成的。中国是极富家庭传统的国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实行家庭本位,注重婚姻和血缘关系,重视传宗接代,生育、抚育、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代际间双向反馈,以世代同堂为理想的家庭模式等〔11〕,子女的教育及婚嫁就成为老年人在晚年最关切的话题。经济安排就牵扯到了血缘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财产的继承,老人遗产合理分配是家庭关系和睦的关键。

4参考文献

1叶文振,徐安琪.婚姻质量: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启示〔J〕.人口研究,2000;4(24):67-75.

2袁莉敏,许燕,王斐,等.婚姻质量的内涵及测量方法〔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90):85-9.

3程灶火,谭林湘,杨英,等.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3(12):221-30.

4何雪娜.贵阳市居民的婚姻质量分析及提高婚姻质量的心理辅导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2-66.

5贾黎斋.婚姻态度量表(MAS)的编制及其与婚姻质量关系的研究〔J〕.中州学刊,2009;2(7):123-5.

6王宇中,王中杰,贾丽斋,等.婚姻主观量表(MPS)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2-4.

7徐安琪.离婚风险的影响机制——一个综合解释模式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2012;4(2):109-14.

8王宇中.婚姻的两维度多层次匹配理论的构建〔J〕.南京大学学报,2006;2(6):19-24.

9马春华,石金群,李银河,等.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J〕.社会科学研究,2011;2(4):182-213.

10Bowling A,Browne PD.Social networks,health,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mong the oldest old in London〔J〕.Soc Med,1990;31:1003-9.

11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和谐问题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5.

〔2013-12-23修回〕

(编辑赵慧玲/张慧)

猜你喜欢
学历年龄
变小的年龄
忘记年龄
摘下有色眼镜看“第一学历”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膨胀学历
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
年龄歧视
算年龄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