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颅脑外伤急性期血清C型利钠多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2015-12-30 09:06任光辉,任坚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颅脑外伤

老年颅脑外伤急性期血清C型利钠多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任光辉任坚锋

(洛阳东方医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目的观察颅脑外伤老年患者急性期血清中C型利钠多肽(C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4例确诊为颅脑外伤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70例同期体验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分析CNP、IGF-Ⅱ和P-selectin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两组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与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NP和IGF-Ⅱ具有正相关性。结论颅脑外伤老年患者血清中CNP和IGF-Ⅱ低表达、P-selectin高表达,对病变进展有明显促进作用。CNP和IGF-Ⅱ在病变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正向作用。

关键词〔〕颅脑外伤;C型利钠多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P-选择素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任光辉(1978-),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颅脑外伤、脑出血、脑积水研究。

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及炎症反应是引起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病变进展中可以引起相关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1〕。C型利钠多肽(C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在神经细胞中可能作为保护性因子起作用,而P-选择素(selectin)主要参与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对病变进展可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4〕。本研究关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特点,关注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我院诊治的颅脑外伤老年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严重内脏器官疾病;②恶性肿瘤;③颅脑手术史。其中男54例,女50例;年龄60~79岁,平均68.7岁。同时选择70例同期于我院体验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60~70岁,平均66.5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CNP、IGF-Ⅱ和P-selectin检测方法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试剂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均于确诊后的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中待检,CNP、IGF-Ⅱ和P-selectin的检测应用ELISA法。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严格质控,减少人为误差。

1.3病变程度分组病变程度分组应用CT评分法分为轻、中、重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两组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表达量的比较两组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表达量的比较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随访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表达量的比较不同预后分组患者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1 两组血清中CNP、IGF-Ⅱ和P-selectin

表2 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中CNP、IGF-Ⅱ和

表3 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中CNP、IGF-Ⅱ和

3讨论

由于老年人伴有一些退行性改变,尤其是多伴有脑萎缩,因而使老年人急性颅脑外伤病变进展的机制更趋复杂。临床上确诊急性颅脑外伤的重要手段是CT和磁共振成像(MRI),同时借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的预后,这些指标更为直接,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患者在病变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血清和脑脊液中多种蛋白的表达均失调,对病变的进展及治疗的全过程均有不同的影响。CNP是心钠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广泛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内,在脑组织中也广泛存在〔5,6〕。也有研究显示CNP释放入血后,对血管的平滑肌有一定的舒张作用,此过程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的调节相关〔7〕。由于内皮素被证实为促进血管收缩的重要调节因子,而CNP被认为与内皮素的对抗作用明显,在此过程中CNP刺激机体相关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使细胞达到超极化状态而形成明显扩张血管的作用〔8,9〕。P-selectin是机体黏附分子的重要成员,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质与间质黏附的蛋白,也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0,11〕,此时机体血液的黏附性增高,纤维蛋白原生成增多,对脑梗死病变的进展起明显的促进作用。P-selectin可通过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明显诱发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损伤。也有研究认为P-selectin能有效介导中性粒细胞在损伤神经细胞的聚集、黏附和浸润过程,改变脑血流的程度,进而释放炎性介质等,破坏血脑屏障,诱发脑水肿〔12〕。IGF-Ⅱ是一种67肽,脑内有IGF-Ⅱ分布,通过IGF-Ⅱ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在富含血管的区域如脑室脉络丛、海马、丘脑中存在〔13〕。在创伤早期的局部神经组织和血清中IGF-Ⅱ均表达升高,并可以迅速移到损伤的神经间质中〔14〕。此时IGF-Ⅱ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内源性调节及保护因子,并使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修复〔15〕。

本实验提示急性颅脑外伤老年患者血清中CNP和IGF-Ⅱ低表达,而P-selectin高表达,提示三者异常表达可以有效促进病变的发生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增强有关。P-selectin的升高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和吞噬细胞的反映改变有关,也可能与损伤后溶解的神经细胞有关。P-selectin的水平变化反映了P-selectin在细胞膜上表达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selectin在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变化。本文结果提示CNP、IGF-Ⅱ和P-selectin三种蛋白参与肿瘤的进展过程,也提示早期联合检测CNP、IGF-Ⅱ和P-selectin的表达可在以一定程度上判断病变程度和患者的预后,即CNP、IGF-Ⅱ低表达、而P-selectin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差。因此,相关治疗方法有效升高CNP、IGF-Ⅱ的含量,有效降低P-selectin的含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且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观察指标。本文提示CNP和IGF-Ⅱ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急性颅脑外伤后出现全身应激反应时,机体的血管紧张素和精氨酸加压素迅速升高,同时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可以有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脑神经组织释放大量内皮素,而CNP和IGF-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内皮素的生成,因此CNP和IGF-Ⅱ高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16〕。而CNP和IGF-Ⅱ的下降预示着此种保护作用的下降,也使神经细胞损伤持续存在。综上,颅脑外伤老年患者血清中CNP和IGF-Ⅱ低表达、P-selectin高表达,对病变进展有明显促进作用。CNP和IGF-Ⅱ在病变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正向作用。

4参考文献

1刘骥.血清中CRP和NSE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79-80.

2姚加平,陈德忠,齐华国,等.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NOS和CNP测定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3):182-3.

3冯杰,杨晓明,冯贵龙,等.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6):696-7.

4陈波.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SE及血浆ET、IGF-Ⅱ、CNP水平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5):488-90.

5陈立侠,孙玉真.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浆CNP和脑脊液乳酸测定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6):337-8.

6Vuckovic A,Hasan MA,Fraser M,etal.Dynamic oscillatory signatures of central neuropathic pain in spinal cord injury〔J〕.J Pain,2014;15(6):645-55.

7Yi X,Jin G,Zhang X,etal.Cortical endogenic neural regeneration of adult rat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J〕.PLoS One,2013;8(7):e70306.

8徐继来,番利平,张宝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IL-8和C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5):506-8.

9Murata A,Agematsu K,Korotcova L,etal.Rodent brain slic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white matter injury〔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3;146(6):1526-33.

10米慧.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后血清P-选择素、TNF-α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035-6.

11张荣军,王晓峰,刘建新,等.银杏叶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selectin的影响〔J〕.中药材,2010;33(5):837-9.

12路长宇,杨晓明,冯杰,等.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12):1199-200.

13Johanson C,Stopa E,Baird A,etal.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recovery mechanisms:peptide modulation of periventricular neurogenic regions by the choroid plexus-CSF nexus〔J〕.J Neural Transm,2011;118(1):115-33.

14Dikkes P,Hawkes C,Kar S,etal.Effect of kainic acid treatment o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receptors in the IGF2-deficient adult mouse brain〔J〕.Brain Res,2007;1131(1):77-87.

15Leal-Cerro A,Flores JM,Rincon M,etal.Prevalence of hypopituitarism an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in adults long-term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Clin Endocrinol(Oxf),2005;62(5):525-32.

16张新路,刘则刚,程光华.急性颅脑损伤早期C型利钠多肽的实验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2;15(6):333-5.

〔2013-11-07修回〕

(编辑苑云杰)

猜你喜欢
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引发的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
颅脑外伤脑疝开颅去骨减压术后合并脑梗死治疗分析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患者早期、远期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