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R如何成为高清视频存储中的新宠?

2015-12-31 11:36厉斌
中国公共安全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清硬盘摄像头

文/厉斌

存储之于视频监控系统,好比心脏之于人一样重要。几年前,当DVR在视频监控存储一统天下的时候,NVR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还是个概念产品,被认为是监控厂商宣传的“噱头”。可随着国内网络快速普及,在以海康威视DVR为代表的企业,全面进军NVR领域之后,“NVR+IPC”的高清视频监控网络方案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越来越多功能丰富、性能稳定的NVR产品层出不穷。NVR不仅成功借机“上位”,还逐渐占据了视频监控存储的半壁江山。

如今,NVR融合了诸如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发展成了一款集视频预览、存储、检索、转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后端存储产品。NVR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本文就从产品的应用优势和功能技术来介绍NVR如何成为视频监控行业的新宠儿。

NVR应用优势

视频高清智能

在视频监控领域,以前满足于“看得见”,现在普及“看得清”,将来实现“智能化”,这是时代的潮流。

传统DVR采用的是BNC接口的CVBS信号输入,这种复合视频信号的最大分辨率只能达到4CIF,相当于几十万像素。由于技术的瓶颈限制,传统DVR在清晰度上很难突破。反观NVR,130万像素、200万像素、300万像素、500万像素、800万像素、1200万像素分辨率层出不穷,在视频高清化上玩得风生水起。虽然如今国内主流监控厂商纷纷推出了同轴高清模拟方案,但这都是NVR抓住契机,快速普及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了。即使同轴高清也只能达到1080P的效果,相比于动则300万像素、500万像素分辨率的网络高清方案,显然DVR已经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另一方面,智能算法对硬件性能、像素点等要求颇高,这使得DVR无法同时对多路视频进行智能分析。而NVR对接IPC,编码算法由前端高清IPC完成,智能前移,从而免除了中心智能分析所带来的高性能、高成本要求。

可以说,市场对视频高清化、智能化需求是NVR迅速崛起的最主要的推手,没有之一。

布控简单灵活

以DVR为存储核心的传统模拟方案,前端的监控摄像头离DVR最远不过100米,否则信号的衰减可能会导致监控视频信号丢失,极大地限制了布控范围。想象一下,DVR放置在监控中心用于录像存储,要监控的摄像头却安装在150米开外的大门口,此时是一种无言的尴尬。这就像一匹被栓在100米绳子上的马,吃不到100米以外嫩草一样。难受!

以NVR为存储核心的高清网络方案,由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作为数据传输节点,将一个小区、一个城市,甚至整个世界的监控点连成一张网,视频监控数据通过网络层层传输,远距离存储不在话下。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可以在连成片的广阔草原上尽情奔跑。

此外,由于NVR采用的是网络传输,音频、报警、控制信号等均可通过同一根网线传输,省去了一大堆布线成本。可见,在布控以及成本控制上DVR输的不是一点点。

功能配置简单

对DVR而言,NVR的配置便捷性其实不占优势。由于需要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NVR在操作便捷性上反而处在劣势。但是随着海康威视NVR“即插即用”的推广,一些对网络不熟悉的用户已经无需担心设置IP的麻烦。即插即用的NVR只要将摄像头与NVR用网线连上,即可实现自动搜索摄像头、自动修改IP地址、自动添加摄像头、自动显示监控画面。甚至NVR可以给支持Poe功能的摄像头供电,是一款名副其实全自动的产品。所以在安装配置上,NVR与DVR打了个平手。辩证来讲,弥补劣势,其实也是一种优势。

协议兼容开放

早几年,NVR接入第三方厂家的IPC,平台管理第三方厂家的NVR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各个监控厂商都是通过私有SDK接入自家产品为主,在项目运作,系统集成上带来不小麻烦。随着标准Onvif协议、Pisa协议、GB28181协议的大力推广与完善,NVR和IPC、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日益减少。现在主流监控厂商的NVR、IPC、平台软件都可以通过标准协议互相对接。

另外,目前国内主流监控厂商研发实力不容小觑,具备了开发定制私有协议的能力,并且在各自主推产品上标配了诸多第三方私有协议。

网络接入协议所引起的壁垒,也随着技术的突破,协议的完善而变得不复存在。这无疑给全面普及中的NVR铺平了道路。

NVR技术特点

兼容H.265码流

前端IPC都已经提升到1200万甚至更高的像素,码率随之陡增,如果还沿用传统的H.264编码算法,那意味用户将面临着巨大的存储成本。作为理论上可以降低一半码率的新一代编码算法,H.265已经势不可挡。如何更好地接入、存储、解码、转发H.265码流成了众多NVR厂商面前的头等大事。兼容H.265码流,势必将成为主流NVR的基本门槛。

4K超清输出

4K,单从分辨率上看,可以达到3820*2160约800万个像素点。相较于传统高清1920*1080输出,4K输出画面无疑更加细腻,视觉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样前端相机500万像素、8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也才更有意义。

智能应用

未来的监控是属于智能的。随着高清的普及,“看得清”已逐渐不再是问题,“智能化”反而成了某些用户对NVR最迫切的需求。区域入侵、越界侦测、车辆检测、人脸识别、物品遗留、徘徊、音频异常、客流量统计、热度图等一些智能功能都已经逐渐成熟。特别是车辆检测,已经很好地应用于小区、道路上对进出、来往车辆进行抓拍、检索、联动报警等功能。

断网补录

对于监控而言,录像视频无疑是最宝贵的。如何尽可能确保录像的安全,是NVR厂商一直致力于研发的一个方向,断网补录就是其中的一项技术成果。当IPC与NVR之间网络故障时,断网补录技术可以将录像暂时存储于IPC的SD卡,当网络经过检修恢复后,可以将SD的录像补录到NVR的硬盘上。

N+1热备

在录像的安全性上,N+1热备也可谓是一项不可多得的技术亮点。当多台工作机其中一台工作故障时,N+1热备技术可唤醒一台热备机接管故障机上的IPC进行录像,待故障机检修恢复后,将录像文件回传到原先NVR上。热备机就像球场上的候补队员一样,虽然上场时间不多,却能够极大地保障整个系统安全可靠。

硬盘管理技术

硬盘作为承载录像的主要载体,对其的管理技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款NVR的科技含量。RAID技术将多块硬盘合成一个存储池的概念,读写更加高效,同时通过奇偶校验信息,可恢复某块异常硬盘的数据,确保录像数据更加安全。硬盘休眠技术可使一定时间内没有读写任务的硬盘进入休眠状态,有读写任务再快速唤醒。节能的同时,也有效延长了硬盘的使用寿命。其他,还有诸如硬盘预分配、盘组/配额管理、RAID纠错等一系列硬盘管理技术,已经成为了一款主流NVR的标配功能。

网络安全技术

不可否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NVR包括对接IPC在内的许多功能均依赖于网络,所以NVR的网络安全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对前端IPC码流进行加密,即使截获视频数据也无从解析,确保用户隐私。针对公安这种安全等级极高的用户需求,采用双网卡物理隔离技术,可有效防止网络通过NVR实施恶意攻击。

结束语

NVR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整个安防市场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借助了网络快速普及的东风。

绝对的应用优势、多样性的产品功能,都彰显着NVR具备了长远发展的动力。

可以预见,未来各行业视频监控系统对NVR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广泛。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市场需求,推出功能更加强大、操作更加人性化、价格更加亲民的产品,将成为NVR能否快速普及化的决定因素。

猜你喜欢
高清硬盘摄像头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浙江首试公路非现场执法新型摄像头
摄像头连接器可提供360°视角图像
HiFi级4K硬盘播放机 亿格瑞A15
Egreat(亿格瑞)A10二代 4K硬盘播放机
服务器更换硬盘后的同步问题
教你玩转AV设备(一):4K高清播放机使用指南
安防慧眼——高清镜头发展趋势
奔驰360°摄像头系统介绍
视听与高清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