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在大学生品格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2016-01-04 09:37欧阳伦四
科技视界 2015年35期
关键词:校园网品格大学生

欧阳 伦四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418008)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校园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利用网络在学生品格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克服网络在学生品格教育中的消极影响,不断提高大学生品格教育水平,就成为高校急需研究的一项课题。为此,我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此课题进行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校园网在大学生品格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校园网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服务。校园网的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特点,使其在品格教育中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品格教育的主体性

有人曾对网络有过这样的描述:“今天因特网的触角延伸到了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信息在网上的流通已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任何国家的任何用户的观点,只要上了网,就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可见,开放的网络为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供了可能。在网络中,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学生之间也有更多的相互交流,这些都为大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1.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品格教育的针对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由于学生人数多,师生难以一一交流,判断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内化情况是否一致比较困难。而网络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学生在网上,可通过QQ、E-mail、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形式,以平等的身份、匿名的方式同老师单独进行思想与情感的双向交流与探讨,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

通过网络交流,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品格问题提出发展要求。

1.3 有利于发扬大学生品格教育的民主性

品格教育是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品格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参与教育过程。在传统的品格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而网络的隐蔽性能让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育活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实行灌输的思想权威。他们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2 校园网在大学生品格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自使用网络以来,我国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至今,高校已初步建成了以高校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主的一批大学生品格教育载体以及培养了一批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又能有效地运用网络技术的品格教育工作的队伍。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初始阶段,还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2.1 学生对品格教育类网站关注度不高

网站如果没有学生的点击浏览,就不可能起到任何有效的信息传播和教育作用。目前,大学生品格教育类网站的点击率并不如人意。以教育部所主导并推动的“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为例,其点击率远远低于一些商业性综合服务网站,如“中国大学生在线”每百万人中访问该站的人数近三个月为10.5人,“新浪”每百万人中访问该站的人数近三个月为人1854人,QQ每百万人中访问该站的人数近三个月为32630人[3]。

一些高校建立的品格类教育网站在形式创新、版块设置、内容组织信息更新等方面与“中国大学生在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被关注度就可想而知了。大学生品格教育网站的关注度不高,直接导致了其教育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极大影响了品格教育效果。

2.2 在网络品格教育中师生互动不够

互动性是网络的一大特色。在网络中,大学生不喜欢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要求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希望教师通过QQ、E-mail、微博等形式与他们谈心,探讨学习、人生。但现阶段,大学生品格教育以建立红色网站、思想政治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主,让品格教育的内容“上网”,论坛、及时通讯软件、微博客等网络互动工具利用率不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样,师生很难在网络上发生思想碰撞。教师也就难以把握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抓住教育机会。

2.3 对不良的网络信息监控力度不大

互联网上既有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信息,也有一些低级、下流、庸俗的信息。这让那些辨别力不强,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感到困惑、迷茫。

对这些混乱的网络信息,少数学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多数高校还没有建设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完善的监控网络不良信息的相关条例。更多的高校虽有自己相应的网络管理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但操作性不强。比如怎么控制网站上的黄色信息传播,各高校有一定的措施,但效果不够理想。据华东师大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的比例更是接近一半,为46%[4]。

3 校园网在大学生品格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为更好地发挥校园网在品格教育中积极作用,根据校园网在大学生品格教育中的优势与弊端,以及当前高校利用校园网进行品格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 设计新颖的品格教育网站,增强学生品格学习吸引力

在我国,大学生对品格类教育网站关注不够,使这些网站很多时候成了摆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品格类教育网站不够生动,缺乏亲和力;网站内容少,更新慢,信息面狭窄;网站缺少互动交流的相关链接。

高校品格类教育网站主要服务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年轻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那么网站建设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新颖设计,提高学生的点击率,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为此,网站建设应生动活泼,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引人人胜;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提供全面、及时、精彩、实用的网络信息以及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3.2 强化网络师资队伍,引导学生品格健康发展

校园网中师生难以互动,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高校目前缺乏专业性强且能独立承担网络品格教育的师资队伍。比如:有的高校虽有专职教师从事该工作,但数量很少,完全无法满足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有的高校虽配备了兼职工作人员,但这些人员由于本职工作任务需要完成而对待网络品格教育往往流于形式[5]。

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品格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只有足够数量与质量的网络师资队伍,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好的特点,通过BBS、聊天室、QQ、E-mail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学生品格健康发展。

3.3 构建网络监控体系,降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为减少网络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加大对不良的网络信息的监控力度,构建较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首先高校要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其次,高校要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然后,要成立一支由校园网络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网络监控队伍。让他们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手段对校园网络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一旦发现校园网上有违规违法和粗俗言行及时加以制止,切实保证学生健康文明上网。

[1][4]邹娟.46%大学生曾浏览色情网站[N].东方早报,2005-12-16.

[2]沙其尔.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危害与治理[EB/OL].(2008.05.10)[2015.07.02]http://www.doc88.com/p-259206878281.html

[3]谢振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24.

[5]杨云.中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0:13-14.

猜你喜欢
校园网品格大学生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