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初探

2016-01-04 09:37方聪聪叶海勇
科技视界 2015年35期
关键词:素质法治法律

方聪聪 方 静 鞠 颂 叶海勇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大学生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在校非法律专业学生了解法律相关知识及技能,内容涉及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意识养成及法律能力提高等几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增加其法治意识能够有效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1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践行;其次,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建设;再次,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最后,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2 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目标定位不清是法治教育存在的体制性问题

法治教育存在的体制性问题是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清,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课堂法律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法律素质提升。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将法律知识的学习看做被动的思政教育,缺乏对法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法治教学的考核以书面考试为主,无法有效的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法治理念、行为模式和应用能力等技能的提升。因此,法治教育应该由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知识教育,转变到更加强调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2.2 教育形式单一是法治教育存在的实践性问题

法治教育存在的实践性问题是法治教育形式的单一,高校的法治教育拘泥于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学。教师枯燥地讲,学生单调地记,即使引入一些相关的案例教学,也存在案例陈旧、讲解乏味等通病,法治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变成学生死记硬背地应付考试。同时,法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实际遇到的法律问题脱节严重,导致学生缺乏心理体验而无法产生课堂共鸣。

2.3 重道德轻法律是法治教育存在的观念性问题

法治教育存在的观念性问题是现有教育重道德轻法律,从小学开始就开设“思想与品德”课程,却缺乏法治课程的教育。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存在重道德品质教育轻法律法治教育的现象,教师更多关注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较为忽视法律素质与其之间的联系和衔接,这就导致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律法治教育的协同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由于法治素质的欠缺,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短板,对其求学、就业都存在很大的不利影响。

2.4 教师素质不高是法治教育存在的组织性问题

法治教育存在的组织性问题是现有教师队伍的法治教育资质及能力欠缺,法治教育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这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式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现有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般由一位老师执教,这就很难保证其专业性和针对性。

3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见建议

3.1 建立灵活的工作运行机制

在现有的法治教育的基础上,要建立灵活的工作运行机制。从过去的以书面考试为主向能力考核转变。同时,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与社会团体的协调机制,统筹各项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高校法治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要增加高校与家长的法治沟通机制,把家庭法治教育纳入高校的法治教育体系中来。

3.2 进行有效的教育课程改革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法治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应该改良现有的教材,增加教材中符合现有社会实际的案例部分的比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掌握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其维权意识和能力。于此同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拓展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教学。

3.3 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习得和养成。因此,加快高校的依法治校进程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的开展。同时,在高校内要增加法治文化建设,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开展各项法治类竞赛活动,及时将学生学到的法治理论得以运用和实践。

3.4 加强源头的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落地需要加强源头的师资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教师自身的法治素质及教学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法治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法治素质,才能在教法、守法、用法、护法过程中以身作则,因此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及业务能力提高迫在眉睫。

[1]贺佐成.大学法治教育的问题与建议[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0:56-58.

[2]杨健燕.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8:35-36.

[3]董升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12-14.

[4]董升太.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01:109-111.

[5]李全文,胡鹤玖,杨新宇.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4:180-181.

[6]江雪松.迈向文化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创新[J].江苏高教,2015,01:90-92.

[7]袁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182-183.

[8]宋立娥.论大学生法治教育[D].上海交通大学,2004.

[9]普玉松.高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及改进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10]王蕴慧.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67-68.

猜你喜欢
素质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