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95后”高职学生特点——以浙江某高职为

2016-01-04 09:37汤海萍
科技视界 2015年35期
关键词:生源院校高职

吕 希 汤海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95后”是指1995以后出生的中国公民(李悦,2014)。从当前的高校生源情况来看,“95后”已经全面进入大学学习。而他们无论在生活习性、思维方式还是价值取向都有与“80后”、“90后”不同的新特点。因此正确了解掌握该批学生的特点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关键。

1 生源复杂,文化基础薄弱

由图1可知,浙江金融学院国际商务系2014级学生(下文简称为浙金院国商系2014级学生)生源分为三个类别。根据高考报考录取相关制度,高职院校属于第三批招生单位。在保底选择等报考原则下,高职院校成为不少学生成功进入高校的“安全牌”。因此高职学校的普高生源文化课成绩较一二批院校的学生而言较差。另外高职院校中的单考单招生源,高中时期重技能学习轻文化教育,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的第三类生源来自学校自行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通过对部分浙金院国商系2014级自主招生生源的访问可知,多数受访学生因高中时期文化课成绩差,早已确定进入职业院校的想法且不倾向参加高考,所以选择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提前确定就读的学校。因此,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较普通高等学校的生源更加复杂,文化基础也因招生原因更加薄弱。

2 知识面广但粗浅

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很多“95后”学生获得才艺学习的机会。仅浙金院国商系2014级学生中具有才艺的共196人,占该年纪总人数的35.9%。教育改革的推动也促使教师更加有效结合课堂教与学,提升教学质量,扩大教学知识面。2012年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改方案》指出,高中课程的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提高到33.3%。这一改革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在相同教育时间下学习的知识深度也相应变浅。

互联网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途径之一。网络信息以“爆炸”的速度增长,截止2013年年底互联网上网人数达61758万人(中国统计年鉴,2014)。95%的学生有5-7年网龄,绝大多数同学拥有自己的电脑(胡芳,李丹,2014)。“95后”大学生的平均上网时间为5小时(包括手机上网)(李恩广,凌文秀和赵殷,2014)。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网络扩大,但网络上的知识信息不够深入、权威且存在许多错误。若学生未对信息进行验证,获取错误信息的概率边会加大。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只求了解不求深入,因此学生的知识面在扩大的同时,他们的知识深入程度并没有同比增长。

3 自我意识强

随着物质环境日益优化,精神环境日趋丰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正发生改变。以考上大学为目的的培养模式正在被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模式取代。这一培养模式使“95后”思想上自信、独立,看待问题有主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达,更多来自国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学生传播。在中外思想相互碰撞的时代,中国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在变化。渴望自由,追求民主,崇尚个性是他们比较明显的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5后”自我意识强,自我特征丰富。

然而自我意识强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父母的教育在强化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也弱化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承压能力。过于自信、独立、自我中心会造成学生很难融入团队生活。过度学习、吸收西方思想有时会使学生过于注重物质享受,过度追求自由,激化不满社会情绪。

4 个人理想务实

“95后”学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而自媒体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社交方式。胡芳和李丹(2014)的调查显示,“95后”学生深受“网络化”影响。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多元化,体现出了多种不同的价值观,其中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95后”学生或多或少被错误理念引导,使他们在择友、恋爱、消费观念上出现某些偏差。只和对自己有利的人交往、追求奢侈的生活等都是“95后”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现象。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也为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传播打下社会基础。“95后”学生仍然处在身心不成熟阶段,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存在盲目跟从现象(李敏,2013),所以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更加直接。功利主义主张实效、实际利益,对“95后”学生的影响有多个方面。首先,功利主义影响“95后”的社会价值观形成。不少同学社会服务意识减弱,不愿主动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但以获得奖状和实践加分为目的的社会服务活动却较为愿意参与。他们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他人提供帮助,但是也要看自身是否可以在这类事件中得到利益。第二,“95后”的学习观发生变化。78%的教师认为“95后”高职学生是功利的一代,学习上奉行实用主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却在公选课上马虎过关(胡芳和李丹,2014)。当老师明确表示某门课程对于就业有巨大帮助时学生会对该课程表示关注。但在一些大学公共课上他们就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态度。

5 人际交往能力差

过度依赖网络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从“80后”到“90后”甚至“00后”,大家花在移动PC上的时间正在日益剧增。相对的,和朋友、长辈面对面的交流却在不断减少。面对面交流是人际交往的基础环节,缺乏语言上的交流必然会造成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95后”学生多数是“低头族”,忽略与周围人的交往,再加上许多的高职院校没有设置语文课,这使得学生的语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都在下降。因此“95后”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正在减弱。

6 政治意识薄弱但政治参与度上升

“95后”学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们真正享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而经济发展、国家强大、文化沟通自由等外在表现因素却模糊了“95后”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虽然这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但是时政关注度锐减,某篇关于时政关注度的文章中显示在所调查的川北医学院学生中只有25%经常关注时政新闻(昝雪琴,余萌,陈宵等,2014)。尽管“95后”大学生政治意识有些淡薄,但参与度有所上升。如今网络政治参与模式正在被广泛运用,各类形式的投票、采访、跟帖、评论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全网开展。但杂乱的网络信息会造成大学生参政失范,出现政治认知模糊。网络评论的匿名性也会造成大学生参政的非理性行为,甚至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

7 自卑迷茫心理明显

“95后”高职学生存在一定自卑心理,面对学习生活和未来感到迷茫。如前文所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为普高学生,他们大多经历过高考的失败,因此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面对学习缺乏自信,觉得所读学校“不体面”、自卑。另一部分三校生一直在意自身和普高生的区别。在平时的交流、评选活动中时常会因为三校生的身份不敢勇敢竞争。大学学习主张自主性,与高中学习完全不同,这给初进大学校园的同学带来困扰,尤其是高职的学生。由于他们文化课成绩不好,且多数学生专业的选择甚至学校的选择都由父母决定,这些学生对开放的大学学习难免感到迷茫。在“95后”的学生中还有一批非谋生目的就业的人群。他们家庭条件好,没有就业压力,因此也就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加之,多数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老师、家长安慰只要考上大学就没有压力。这导致有一部分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没有目标,长期处于对学业、对未来迷茫的状态。

8 总结

“95后”高职学生正在全面进入大学学习,他们自身带有时代明确的烙印。务实、理性、开放、独立、孤独、冲突成为大家形容他们的词语。“80后”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李悦,2014)、优势引导学生正面、积极发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探讨,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信心。运用网络新媒体,增加学生管理的敏锐度及时发现学生问题给予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学生管理应结合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激发“95后”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融入学校、班级活动,培养出学生集体意识。奖惩制度明确,物质奖励与言语鼓励并轨打造出新的学生管理体系,在鼓励个体差异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权威意识、服从意识。

[1]胡芳,李丹.自媒体环境下“90中”高职学生特点实证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4).

[2]李悦.80后班级导师如何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J].科技教育,2014(16).

[3]李广恩,凌文秀,赵殷.基于“95”后大学生特点的辅导员胜任能力研究[J].高教探索,2014,9.

[4]李敏.浅谈高职学生功利主义行为[J].高校论坛.2013(10).

[5]昝雪琴,余萌,陈宵,骆梦倩,罗乐,李微微.大学生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查与思考——以川北医学院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14(5).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生源院校高职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