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对比分析

2016-01-05 01:11姚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SWOT分析

姚霞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别针对本科生和高职生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展开SWOT战略分析,探讨当前高等教育形态下的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及机遇,并探究相应的培养方略,着力构建当代社会形态下大学生毕业生更好的创业、就业前景。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SWOT分析;就业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1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首次将本科和高职高专分两个版本公布了近两年来就业路较低的高校红、黄、绿牌专业,有关大学生就业率的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密切关注。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建设中急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最大程度的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顺利的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全国各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都会遇到的矛盾。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改善当前毕业生就业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2014年,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50万增至727万,十年间几乎翻了3倍。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9万人,又创历史最高。其中,专科毕业生的增幅最大,一些地方的高职毕业生甚至已经超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人数,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同样取决于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较前两年相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升学的比例提高,另一方面在政府提出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鼓舞下,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持续也在增加。有关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从上届的10.8%上升到了11.7%,高职高专读本的比例由上届的3.8%上升到了4.2%;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比例由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4届的2.9%,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3%,高于本科生1.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作为刚踏入就业市场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的创业以及就业能力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如何帮助高职毕业生以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创业狂流中客观的定位,以及把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引起社会各界专家人士的广泛热议。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从当前高等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人手,从客观到主观,宏观到微观多方面展开讨论,分析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及挑战,探究相应的发展方向。

二、创业、就业能力SWOT分析对比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K·J安德鲁斯提出的一种分析战略,是决策者根据被研究对象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来确定自身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趋利避害的评价,从而选择最佳处理方略。将该思想运用于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能更好的帮助其在求职、创业过程中对自身素质有正确的认识,清楚自己在所从事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做到运筹帷幄。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创业SWOT分析

1.Strengths——优势

本科毕业生受益于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培养,以及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课堂的改革,大多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就业市场能较好的满足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和英语、计算机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他们有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及迅速学习的爆发力。

2.Weakness——劣势

从主观层面来讲,当前大学生大多为90后,单纯的校园成长环境和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呵护,导致其心智尚不十分健全,对就业市场的竞争性缺乏明确的认识,即使可能在大学期间有过一些就业实习,也距离真正的创业、就业经历相差甚远。

3.Opportunity——机会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大学生教育目标为教育导向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与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再加上国家近期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以及部分税费减免等四项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机会。

4.Threats——威胁

不可否认,在国家创业扶持的诱因以及当前就业的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加入创业大潮的想法带有盲目性,这势必会造成他们应对竞争压力和坚持的信念不足,一旦遇到挫折,极易产生消极挫败的想法。同时大学生对于就业、创业的竞争性以及应对经验都不成熟,更没有对业务和客户开发的全面认知,也会给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兴趣带来威胁。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SWOT分析

Srengths——优势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秉承实用性和服务性宗旨,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实际需要;其次,

在专业技能方面,高职毕业生比本科生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具有相当强大的优势;再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期望值不高,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时会从实际出发,建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就业观趋于现实合理性。

2.Weakness——劣势

从主观层面来讲,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较本科院校学生会差一些,在校期间学习压力较小,自我约束力很难形成必然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掌握;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水平要求较低,理论知识不足成为就业短板,其中代表工具学科的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水平往往成为用人单位考察求职者能力的重要条件。endprint

从客观层面来讲,用人单位盲目的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使得高职毕业生一定程度上缺失公平的就业环境,再加上高职毕业生自我感觉不如本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与用人单位接洽是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在求职过程中是非常不利的。

3.Opponunity——机会

首先,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其次,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私企及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再者,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措施,以及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如,深入企业对企业用工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建立企业档案,加强校企合作,邀请知名企业走进校园开展毕业生供需招聘会)以及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

4.Threats——威胁

就外部环境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威胁来自两方面:第一,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猛增,本科毕业生很大程度上挤占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第二,企业改制、兼并、重组过程中,大量富余职工需要重新上岗再就业,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加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

三、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考研、出国;高职院校则大多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高等教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毕业生们所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其中,就业能力的养成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们在跨出校门前应该必修的一门功课。

(一)本科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建议

结合SWOT分析,本科院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要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心理素质过硬,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和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作以下几方面努力:

1.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位,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学校教学与用人单位岗位间的零距离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予自身准确定位,为即将步入社会建立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

(二)本科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建议

结合SWOT分析,高职院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要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意识、环境应变能力强、个性鲜明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作以下几方面努力:

1.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用良好的职业修养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

2.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弥补学历的不足。

3.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发掘能力。

(责任编辑:章樊)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毕业生SWOT分析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探究高职毕业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