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特种所:执改革之笔 绘报国蓝图

2016-01-06 13:38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天线罩特种研究



中航工业特种所:执改革之笔 绘报国蓝图

中航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特种所”)是我国高性能电磁窗专业化研发基地。自1970年创业以来,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民用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等研发和制造了大量雷达天线罩配套产品。

“十二五”期间,特种所全所干部员工铭记“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充分发扬“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凝聚,特别能奉献”的特种所精神,抓住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拉动式计划,走自主创新道路,取得了辉煌成绩,为跻身世界同行业前三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5年来,特种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提升与创新工作快速稳步开展。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圆满地完成了各型雷达天线罩的研制攻关任务,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承担的国家重点型号任务按节点完成。交付的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5年来,预先研究和基础研究获得丰硕成果。着眼武器装备未来发展方向和新概念武器装备对雷达罩的技术需求,重点在超材料天线罩、共形天线罩和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了前沿和基础研究。通过开展“十二五”预先研究,特种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电磁场与微波、透波复合材料与工艺、电磁窗结构与强度、先进加工与制造等四大核心专业取得了技术突破。

5年来,特种所主要经济指标取得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员工收入大幅增长。通过内部改革调整,组织结构更趋合理,分配机制更趋效率和公平,员工干事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保证了特种所在“十二五”期间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并逐步地做大做强。

展望“十三五”,特种所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特种所全所干部员工将着力于“一专、二保、三发展”的发展战略,为实现特种所“打造一流电磁窗优异中心,跻身世界同业三强”的愿景而努力奋斗。

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加强科研基础管理。进一步细化科研管理,立标准、建体系。加大知识管理力度,制订知识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专项计划。加大已有知识积累和梳理的力度,工艺规范编制要具有可操作、可执行性,满足标准化要求;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特种所内部的基础知识库、创新知识库、产品知识库等。建立和完善特种所知识共享平台,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各类情报资料、专利、成果、标准、规范等内容。不断补充完善特种所技术体系并实现其显性化管理,不断提高知识共享服务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和情报保障。

建立创新体系,塑造创新文化。引导鼓励科研人员充分发扬“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凝聚、特别能奉献”的特种所精神,培育宽松自由的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学术自由、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奇思妙想的环境氛围,加快形成创新人才茁壮成长、创新成果喷涌而出的良好局面。做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重点,梳理确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项目,加强项目前期策划、方案论证和计划工作。分析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和现有能力差距,明确能力提升所需的建设目标。分析研究雷达罩技术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推进开放合作、引智攻关、客座访问、人才培养等形式的合作交流工作。

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研制效率效果。建立多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项目的组织、计划、执行、控制和资源保障;合理规划研制周期,加强项目的计划分解、执行、协调和节点控制。加强基础研究及技术攻关工作,增加研发试验,提高技术成熟度。建设基于全所资源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围绕关键资源统一协调、合理安排、优化组合、加强控制,解决科研生产中的资源冲突问题。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考核机制。成立专职科研团队,不断创建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开发进展和创新性工作的运行环境。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科研项目,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加强雷达天线罩专业领域技术体系各级专家、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领军人物的培育和塑造。

猜你喜欢
天线罩特种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多孔氮化硅陶瓷天线罩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特种侦察游骑兵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具有抑制谐波辐射特性的频选天线罩设计*
邯郸新兴特种管材有限公司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