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讯 Information

2016-01-06 13:38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阿通信卫星科工



资 讯 Information

2016年国防科工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13日,国防科工局召开2016年工作会议,表彰2015年度考核优秀单位和个人,总结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部署2016年重点任务。

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主持会议,驻局纪检组组长王双林,副局长张建华、徐占斌出席会议,党组成员王承文通报2015年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绩效、年度考核结果。

许达哲对2015年和“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针对2016年重点任务落实,许达哲要求,局机关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把自身打造成为与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机关,营造形成“干事创业、奋发向上、和谐高效、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打造“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要把准方向,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推动年度重点工作,同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要主动作为,立足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全局,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要团结协作,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集思广益共谋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要狠抓落实,对列入2016年局重点工作计划的事项,根据办结标准和时限,抓好责任落实。

国防科工局机关全体干部,探月工程、高分专项“两总”,局科技委秘书长,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局管有关社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我国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

1月1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设计寿命15年,将有助于白俄罗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并为欧洲、非洲及亚洲东部地区提供通信、电视广播、远程教育等服务。

该星是我国第九个整星出口项目,也是中国航天首次为欧洲用户提供整星在轨交付服务。卫星投入运行后,我国将利用回购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转发器,扩展通信卫星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卫星数据方面的互联互通,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

两院院士评出2015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两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15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长征六号”首飞“一箭多星”创纪录,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首架国产大飞机下线,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获解析,首次发现外尔费米子,首次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新模式等等入选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完成、埃博拉疫苗为接种者提供100%保护、“终极电池”研究获重大进展、最大太阳能飞机首次环球飞行、单个光子“纠缠”3000个原子、新疫苗或有潜力遏制艾滋病感染、全球海洋考察揭示大量新生命形式、人类探测器首次近距离飞过冥王星等获评2015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航天、民用核领域合作写入《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

中国外交部1月13日在其网站发布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涵盖了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全面加强中阿合作、中阿合作论坛和中国与阿拉伯区域组织关系等五部分内容。

在投资贸易领域,《文件》强调了中阿之间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投资合作、贸易、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合作、民用核领域合作、金融合作以及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等十个方面的努力方向。

其中,对中阿未来投资贸易具有导向意见的信息包括:在“一带一路”合作上,中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推动务实合作升级换代。

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全面启动

1月14日,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此次活动是在探月工程接连取得嫦娥一、二、三号的连续圆满成功后,突破性地开放工程资源,针对月球探测后续任务,面向全国大、中学生和科技爱好者征集创意设计。

此次活动由国防科工局、教育部、中科院、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联合主办,旨在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充分发挥探月工程在科技领域的牵引带动作用,激发和激励大、中学生和科技爱好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活动主要征集创新性突出、科普效果好,可用于探测活动、科学实验或技术试验的创意,评审出的优秀创意将在工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交有资质的企业研制,并由嫦娥四号及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搭载到月面工作,到时会有怎样的惊喜表现,的确令人期待。

中国在南极长城站首飞遥感无人机

中国新型遥感无人机“极鹰2号”1月18日在南极长城站成功首飞。至此,中国极地遥感无人机已实现包括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和东南极中山站在内的三种不同极区环境中的成功飞行。

“极鹰2号”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新研发的无人机,它以锂电池为动力,单次作业时间约一小时,噪音小、污染少、作业效率高,飞行高度最高可达1500米,能快速完成大面积遥感拍摄工作此次拍摄无人机经过一小时飞行获取350余幅遥感图片后着陆,图片质量十分清晰。。

据了解,目前有能力使用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在极地开展遥感作业的只有美国、日本、挪威和中国,其他国家用的都是微型无人机或操作简易的旋翼型无人机。

据介绍,中国极地遥感无人机机型完整,且已完成了多种不同极区环境的成功飞行,具备了应付极区复杂环境完成任务的实力。

中船重工与中广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25日,中船重工在集团公司总部与中广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船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中船重工坚持供给侧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中船重工与中广核从2012年大亚湾核电站项目建设开始,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将双方的合作范围由核电领域向风电、水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等方向拓展,由单一产品拓展到系统集成和装备供应等方面,促进双方合作迈上,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中阿通信卫星科工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中国航天科工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多型新品亮相航展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诞生记
中阿关系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7周年
“寻宝”航天科工军民融合成果
中阿再携手 硕果满枝头
中国通信卫星发射三十年学术报告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