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宁眩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07 12:23高政涛,郑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医证候

九子宁眩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

高政涛1,郑 刚1,2

摘要:目的 观察九子宁眩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确诊为1级~2级高血压病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口服阿司匹林片、拉西地平片、替米沙坦片;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九子宁眩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和血压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 ,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 ,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九子宁眩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九子宁眩汤;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44.1 R289.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2.016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2-1403-02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研究基地项目(No.JDZX2012144);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No.2013KTCQ03 05)

通讯作者:郑刚,E mail:gaozhengtao99@126.com

收稿日期:(2015 01 19)

作者单位: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研究所

2014年5月—2014年8月,我院采用九子宁眩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4年8月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和病房确诊并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43例。高血压病1级~2级,中医诊断和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证型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西医诊断依据《2013年欧洲高血压病管理指南介绍》的诊断标准[2],即收缩压>140 mmHg(1 mmHg= 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年龄45岁~60岁,男女不限;符合《2013年欧洲高血压病管理指南介绍》的诊断标准[2],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络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患者;高血压病3级者;肿瘤和癌症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 20130078)100 mg,每日1 次,晚上服用;拉西地坪片(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80)4 mg,每日1次;替米沙坦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85)4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九子宁眩汤,方药:车前子15 g,青葙子20 g,栀子15 g,枳椇子10 g,枸杞子15 g,女贞子10 g,菟丝子10 g,沙苑子10 g,决明子10 g,粉防己10 g,桑寄生10 g,鹿衔草10 g,青木香10 g,钩藤10 g,天冬15 g,龙骨20 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口服,两组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

1.5 血压监测 依据《2013年欧洲高血压病管理指南介绍》可知[2],高血压病患者每日血压动态波动存在着昼夜节律变化,其中有两个高峰位于每天09:00时或19:00时,故而两组治疗前的血压值为入院第1天3个时段(晨起血压+09:00+19:00)所测的血压的平均值,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值为治疗最后1 d 2个时段(晨起血压+09:00+19:00)所测血压的平均值。

1.6 疗效评定标准

1.6.1 降压疗效 参照卫生部制定的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 mmHg~19 mmHg;无效:血压下降

未达上述标准。

1.6.2 中医证候疗效 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体震颤,腰膝酸软,健忘,乏力,两面干涩,视力减退,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眩或数等临床症状轻重程度,采取0分~5分半定量积分。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70%;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30%~70%;无效:治疗后积分<30%或加重者。

1.7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x±s) mmHg

2.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2.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3],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已逐渐凸显出来,并与高血压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4],单纯的西药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满意。

高血压病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中眩晕的范畴[5],中医学理论认为眩晕的病位在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故治疗以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为大法,自拟九子宁眩汤用决明子、钩藤、龙骨可平抑上亢之肝阳,使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肢体震颤、舌红苔黄、脉眩数得解;枸杞子、女贞子、天冬、菟丝子、沙苑子、桑寄生、鹿衔草可补肝肾之阴,肝肾之阴得补,使肝木不亢、腰膝酸软、颜面潮红、健忘、乏力、两面干涩、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缓解;青葙子、栀子、青木香、枳椇子、粉防己、车前子可清亢阳所化之火,口苦可除。全方共奏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之功。现代药理研究青葙子、栀子、青木香、枳椇子、粉防己、车前子具有抗炎,抗脂质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6]。

综上所述,自拟九子宁眩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良效,且具有安全性。由于本研究是小样本研究,有其局限性,有待进一步采取大样本研究资料验证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8 80;156 162.

[2] 王鸿懿,孙宁玲.2013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介绍[J].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2013,5(6):4862.

[3]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5.

[4] Vaziri ND,Rodriguez Iturbe B.Mechanisms of disease: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J].Nat Clin Pract Nephro,2006,2(10):582 593.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5.

[6]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

(本文编辑郭怀印)

猜你喜欢
中医证候
中医证候理念的更新者张震研究员
帕罗西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抑郁症42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双唑泰棉栓联合中药冲洗、定君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毒瘀虚”诊断结合的研究
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毒瘀虚”诊断结合的研究
对于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度抑郁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