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6-01-07 12:23张海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有一定保护作用[1]。

本研究以患者为主体,通过患者对三伏贴的临床疗效自评及满意度调查,从患者角度进一步评价三伏贴的疗效。结果表明,多数患者认为“冬病夏治”三伏贴对预防冬季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减少用药有一定的疗效,满意度较高,与我们前期临床研究中医生评价结果相符[1],进一步印证了三伏贴的临床疗效。三伏贴通常要求连续贴敷3年疗效最佳,本研究因为时间所限,仅观察了贴敷半年的近期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伏贴的临床疗效,有待于进一步延长观察随访时间。

三伏贴作为一种中药外治法,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贴敷疗效,减少和预防贴敷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作用[7,8]。本研究药物主要组成:川芎、薤白、冰片等。其中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又入血分,寓行气、活血、止痛等功能于一体,可达通脉活络、散瘀止痛之功;薤白辛温微苦,通阳散寒、行气导滞,辛散可消体内之痼疾,温通能解日久之寒滞;冰片辛凉开散,长于通诸窍、活血散郁,方中运用既可刺激经穴,又可防辛温药伤阴耗气之弊。诸药合用,共奏通阳散寒,活血止痛之功。三味药物均为临床常用中药,相对安全,对皮肤刺激小,加上本研究合理的宣教与护理措施,因此不良反应很少,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患者对三伏贴较高的满意度和良好的自评疗效进一步证实了三伏贴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美丽,胡晓美,徐浩.“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9): 1086 1089.

[2]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标准诊断.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79(6):3

[3] 陈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6 159.

[4] 周炜,王丽平,张树源.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 2006,12(26):899 903.

[5] 陈豫.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52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4):448.

[6] 宋婷婷,武跃华,刘颐,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7):816 817.

[7] 何玉梅.提高三伏贴贴敷效果的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107 108.

[8] 杨丽娟.穴位贴敷特色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2014(8):242.

(本文编辑郭怀印)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张海燕

摘要: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行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常规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2次/日,共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 proBNP)及最大代谢当量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对CH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检验指标,其疗效优于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

收稿日期:(2015 08 16) (2015 03 18)

中图分类号:R541.6 R289.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2.020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2-1411-0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河南开封475003),E mail:3224193085@qq.com

我国慢性心力衰竭(CHF)患病率约为0.9%,且呈上升趋势[1]。CHF治疗一直是临床、实验研究的重点、热点。本研究应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治疗CHF患者,观察其对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最大代谢当量(MAX MET)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老年病科住院的121例心功能Ⅱ级~Ⅳ级CHF患者,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中的有关标准,排除肺部疾患、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脑血管疾病、痴呆、抑郁状态。随机分为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组(对照组)和心脉隆注射液+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组(治疗组)。治疗组67 例,男36例,女31例,年龄63岁~86岁;对照组54 例,男30例,女24例,58岁~8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CHF病程、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2007年中华医学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行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常规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 mg/kg加入等渗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输注,使用前做皮试阴性,滴速统一为3 mL/min,2次/日,共10 d。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3.1 LVEF 由同一操作熟练的技师用simPson方法操作,治疗前后均用美国LOGIQ E9多普勒仪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正常LVEF>50%,LVEF≤40%为收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1.3.2NT proBNP 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4 mL,用南京基蛋白生物科技公司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血清NT proBNP含量。NT proBNP< 300 ng/L可排除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入选标准:年龄< 50岁为>450 ng/L;年龄50岁~75岁为>900 ng/L;年龄>75岁为>1 800 ng/L。

1.3.3MAX MET 参照标准[2]:在平坦坚硬的楼区以4.8 km/h行走时消耗能量为3.3 METs,若走路30 min,当量为9 9 METs(3 . 3 METs×3 0 min = 9 9 METs/min)。地点:我院干部病房一段平整笔直走廊,长度为60 m,穿着舒适,准备工作:签署知情同意,测试前患者睡眠充足,停止吸氧1 h,清场闲杂人,备急救车。按下计时器同时,嘱患者以4.8 km/h匀速行走,待患者感觉不适、不能耐受该速度时,立即停止计时,记录运动时间。

1.3.4 安全性观察 观察输液中、输液后有无皮疹、疼痛、瘙痒,有无胸闷、心悸、头晕,监测心率、血压、体温,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凝血五项。

1.4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效果,显效:临床NYHA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Ⅰ级或改善2级;有效:临床NYHA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Ⅰ级心功能;无效:用药前后心功能分级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LVEF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x±s) %

2.3 两组治疗前后NT proBNP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T proBNP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T proBNP比较(x±s)ng/L

2.4 两组治疗前后MAX MET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AX MET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2.5 安全性 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AX MET比较(x±s)

3 讨 论

西医认为CHF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低下[1],特征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目前公认发病基本机制为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细胞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改变,即心室重构[3]。在初始心肌损伤以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室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

CHF稳定期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急性期强化强心、利尿治疗,多巴酚酊胺、托拉塞米、呋塞米是最常用的药物。多巴酚酊胺是具有拟交感活性的正性肌力药物,能刺激心脏的肾上腺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选择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心功能。多巴酚酊胺能通过自身调节作用降低冠脉阻力,并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有利于心肌做功。托拉塞米是磺酰脲吡啶类制剂,属于一种新型长效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是FDA批准的唯一高效利尿剂,由于其作用时间长,利尿效果显著,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4]。呋塞米是传统的袢利尿剂,临床使用广泛,作用强烈,但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利尿剂抵抗等[5]。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呋塞米[6]。

CHF属中医学的胸痹、心悸、喘症、水肿痰饮范围。心之阳气是推动血运、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心之阳气亏虚,鼓动无力,血行缓滞,血脉瘀阻,阴邪水饮积聚。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虚乏,心阳式微亏虚为本,瘀血水饮阻滞为标。治疗应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心脉隆注射液具有益气活血,通阳利水的作用,由美洲大蠊经由多层工艺提取而成。具有多靶向作用[7 9]:①强心作用,促进心肌细胞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②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损伤。心脉隆通过增加冠脉供血,提高血氧含量,抑制酸中毒及增加三磷酸腺苷合成,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充血状态,降低室壁张力;③心脉隆注射液可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体动脉压;④纠正神经内分泌失衡,增加血浆降钙素基因肽(CGRP)含量,抑制内皮素(ET)的分泌;⑤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利尿;⑥心脉隆含有活性氨基酸、核苷酸、肌苷,可为心肌提供营养支持,并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损伤。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LVEF。

本研究证实,CHF患者接受心脉隆注射液+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短期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LVEF、NT proBNP、MAX MET指标有显著改善,与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治疗CHF疗效显著优于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推荐临床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相对小,期待大样本循证,评价其近期、远期疗效。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 1094.

[2] 林妍霞,齐国先.体力活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2):164 167.

[3] Colucci WS.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failure[J].Am J Cardiol,1997,80(11A):15L 25L.

[4] 陈清群.托拉塞米辅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183 184.

[5] 张悟棠,李保,王敬萍.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2):1461.

[6] 张君瑞.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用药指南,2014,12(11):7273.

[7] 庄智伟,鲍逸民,杨永青.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脂变化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337.

[8] 杨静,陈光辉,蒋博,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2,9(14):9394.

[9] 胡长军.心脉隆注射液的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27(4):8485.

(本文编辑郭怀印)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曲美他嗪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