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则的流氓还是流氓

2016-01-07 15:50
南方周末 2016-01-07
关键词:炮儿天道潜规则

南方周末评论员 戴志勇

偷钱包的小偷,得把身份证给人寄回去;问路得称“您”;城管或警察“过度执法”打了小贩,要以直报怨打回去;遇见喊别人快点跳楼的,请瞎起哄的人自己跳楼试试……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事事讲个规矩,规矩的背后,是个理。

这个理字,电影主角张大军在教训儿子时,也将之演绎为夺人女友为不仁,划人法拉利为不义。哪怕官二代的法拉利来路不正,一码归一码。

这位以前老北京“顽主”,给了观众以某种颇具人情味的正义想象。一些桥段来源于还透着热乎劲的现实生活,让观影者会心一乐之余,颇有疗愈在现实里受伤的道德情怀之效。

电影里,老炮儿对“理”的坚持,与非富即贵的“三环十二少”飙车党们确有重大区别。后面这些富贵少年的三观,除了物质主义,还包括只许自己打别人,不许别人打自己的蛮横。这跟老北京“混混”们公平茬架定输赢的三观,显然不在一个道上。通过这种今夕对比,观众不难感受电影传达的“混混们一代不如一代”的“现实忧思”。

盗亦有道。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对兄弟有义,对女人有情,与对手决生死,有起码的公平。混出名堂的,甚至会给一方提供基本社会秩序,里面多少包含着“理”。

想起一件真实的事儿。2012年12月25日,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批评:“有些部门、有些干部过去是要有好处才办事,现在就是拿了好处也不办事,喝完了酒,吃完了饭,泡完了脚,屁股一拍就走人,什么事也不办,什么问题也不帮企业解决!”

拿了好处办事,是理;拿了好处,不办事,没理。按规章本来就该办的事,得收了好处才办。这是明规则失效,潜规则大行其道。如果一个社会持续变化到连潜规则也不守,人们就会无规可循。这种社会,没有可持续性。

《老炮儿》要守的,主要还是潜规则。但是,给人寄回身份证,就能对行窃放行?给好处就办事,能给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法治环境?茬架定输赢,符合现代法治?这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在人心里争方寸之正义。

自然,比起朝向没规则演化,坚守潜规则也值得点赞,也距离明规则更近。寄回身份证意味着还有一分恻隐之心;收好处办事还残存一分信用;茬架定输赢,毕竟不同于把另一方手脚绑起来决斗的无赖逻辑。

但是,借用陈亮与朱熹辩论王道与霸道的话来说,靠老炮儿来满足观众对天道人心的期待,毕竟还是“天地亦是架漏过时,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黄钟毁弃,才有瓦釜雷鸣。

即使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也不必承载对天道人心的透彻言说。但既然里面的主题,是老炮儿承载的“规矩”,是“理”,也就需要有对何谓天道人心的认真言说,有对光明正大之明规则的不死期待。

猜你喜欢
炮儿天道潜规则
早春
当代女生交友潜规则
天道
得心应手
漫画
《老炮儿》延期放映1个月 最低票价10元
电竞“老炮儿”
小城老炮儿
潜规则
自作自受的“全民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