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迹”学生心理矫正方法

2016-01-08 03:07尹相君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劣迹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尹相君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07-01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1.学校要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1.1 校园物质建设。学校应打造一流主环境建设,教学楼以崭新、整洁、明亮、美丽为主题,学校的活动场所应当是洁净卫生,充满绿色和生机的场合。学校周围应多种名花异草,各种树木,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1.2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建有文化长廊,布置好名人名句,名师观点等,多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身心,美化生活,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1.3 学校"四风"的建设。学校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提升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使小学生信任学校,喜欢学校,让学校成为他们学习成长和感到温暖快乐的地方。

1.4 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观察了解,树立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目前小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如去年我带的一年级,班里有一个叫宋××的小女孩特别胆小,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她奶奶就到教室里来抱着她,说她害怕声音,不敢听国歌。我了解了一下,她平时上音乐课还有上课间操都不怕声音,为什么升国旗不行呢?于是,我抽时间找她谈话,问她原因,她说唱不好国歌。于是我就鼓励她,给她讲国歌、国旗、国徽的来历,并及时和她母亲取得联系,给予一定的开导。过了一段时间,她就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升旗仪式了,上课回答问题也积极了,作业也比以前写得认真了。

3.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如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语文,经典诵读等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数学、科学等课程可以进行思维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心理健康可以直接与学生心灵对话,直入心底困惑,解除忧虑,疏导障碍。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主题,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4.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4.1 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4.2 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4.3 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5.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去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又有后天的养成。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每一个家庭的文化层次、经济基础、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就像把每一颗种子分别栽到不同的环境里,长出的苗自然也会参差不齐。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脱离了家庭和社会,就是孤立的教育,是行不通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主动搞好配合和必要的辅导。由于家庭间的文化层次不同,部分家长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出现了父母因工作忙,而很少顾及孩子的学业和心理的变化;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随意剥夺孩子的自由,使学生长期生活在家庭成员的多重监督之下,造成孩子在家庭中的压力太大,在他们不堪重负的时候,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抑郁、孤独、厌学甚至欲离家出走等心理疾患,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就应该组织力量,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讲座、交谈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分析"病情",设计治疗方案和有助于学生与家庭成员间情感沟通的"双休日"计划等,同时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分析行为,做到防微杜渐。

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状态、文明程度和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反之,社会环境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心理素质的发展。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古代,孟子的母亲为使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携子三迁家址。古人尚能做到如此,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就更应该给下一代造就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环境优美的学习环境。例如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夏令营的其他校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工厂的车间、农村的田野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和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在改革新形势下的需要,它注重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劣迹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When Stars Collapse
WHEN STARS COLLAPSE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中国大陆禁制所谓“劣迹”明星之现象评析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封杀劣迹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