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2016-01-08 02:27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24期
关键词:吴晓波柳传志李彦宏

只有那些未裹挟着原罪,在商业层面上运筹帷幄,并最终站上了商业之巅的企业和企业家,才是新商业时代难能可贵的。

在企业史专著《激荡三十年》里,财经作家吴晓波开篇写的就是柳传志。

时间是1978年的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34岁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按时上班。走进办公室前他先到传达室拎了一把热水瓶,跟老保安开了几句玩笑,然后从写着自己名字的信格里取出了当天的《人民日报》,一般来说他整个上午都将在读报中度过。那一天《人民日报》的内容,破天荒地刊登了养牛的文章(吴晓波考证说那篇文章是探讨如何科学养猪的),这让柳传志激动不已。因为,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报纸一登就几乎全是革命和斗争类的社论。而养鸡、种菜都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尾巴而被割掉的。柳传志意识到,气候真是要变了。

后来的故事我们大都有所知晓。1978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元年,神州大地开始万象更新。六年后的1984年,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创办了联想。他们坚信,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大国巨变之时,如柳传志一样的人们看到了时代所蕴藏的难逢的机遇,并能够突破思想与行动的藩篱,最终付诸于行动。他主导的联想系,如今已是中国创新的渊薮,并入围了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联想对于中国企业的符号意义就像上世纪的中关村大街上伫立的广告牌写的那样:“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日前举办的2015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联想的灵魂人物柳传志和互联网的巨擘李彦宏同场对话。柳传志谈到一个细节,说当初李彦宏带着搜索技术来找联想投资,未果。当时,他觉得120万美元的数额太大,最终与百度失之交臂。柳传志自析说他看得不够远。的确,今天的百度是一家市值超过4000亿人民币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

李彦宏之于中国互联网的勃兴,和柳传志之于中国制造崛起的意义自然无法同日而语。他们各自充当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企业家的代表,基于他们所认定的未来而义无反顾。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家应当视变化为健康的标准,他们并不发动变革,但总会寻找到变化,并对它作出反应,转而产生机遇加以利用。”这个层面上,他们都是拥抱机遇与变化的敏锐之人,他们所拥有的气质,便是不可多得的企业家精神。

三十多年前,柳传志预测到了PC的时代,并在这一领域大获成功。十五年前,李彦宏看到了互联网的机会,毅然回国创办了百度。而今天,又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又都有着各自的筹谋,又都希冀着顺应商业的新气候。

《小窗幽记》中有句话这样说:繁花柳密处,拔的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的定,方见脚跟。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之下,同样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新的商业巨变之中,更需要创新者们走到台前,去发掘机会。

当然,只有那些未裹挟着原罪,在商业层面上运筹帷幄,并最终站上了商业之巅的企业和企业家,才是新商业时代难能可贵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吴晓波柳传志李彦宏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周光召的大气度
中国“IT教父”功成身退75岁柳传志告别联想
李彦宏的AI观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 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你喜欢干什么
柳传志也曾脾气大
李彦宏冒险之前先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