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赔本生意”成千万富翁

2016-01-08 14:46致富
大众投资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约瑟芽苗菜直通车

致富

在杭州,朱约瑟绝对是位“牛人”,他最喜欢做别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的“赔本生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傻乎乎的商人,如今却赚到了千万财富,被网友称为“草根经营奇才”。

接个“烂摊子”,赚到200万元

今年49岁的朱约瑟是杭州市萧山区人,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自己打拼,做过木工,卖过鱼虾等。1997年,朱约瑟做水产批发,有时一天就能赚好几千元,一年净利润有50多万元。然而,第二年时,老家的村党支部书记打来一个电话,朱约瑟毅然放弃挣钱的水产生意,回家接手一个别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的“烂摊子”。

原来,当地有一个农贸市场,生意非常冷清。它属于村集体所有,每年仅承包费就要30万元,一旦有摊位闲置,承包人势必亏本。村委会比较头痛,就特别希望朱约瑟回来把这个即将垮掉的农贸市场救活。

朱约瑟毫不犹豫地承包了下来。一上任他就把30米的长条摊位切成了豆腐块,让每个摊位都显得很正规又好看。但是即使生意红火,连空地都被利用起来,朱约瑟承包一年的纯利润最多也才15万元,他到底又图啥呢?

朱约瑟有自己的谋划。他认为农贸市场人流量比较大,周围又有五万居民,如果在这里开家超市,生意肯定错不了。

当时超市在城里还是比较新鲜时尚的玩意,在这里更是独一家。果然,朱约瑟的超市开张后生意火爆异常。之后,朱约瑟乘胜追击,在周边乡镇如法炮制。一年下来,他拥有的农贸市场和三家超市,就净赚200多万元。

朱约瑟说如果光靠这个农贸市场,肯定要赔钱,但没有它带来的人流就不便去开超市。“我一贯的理念就是赚钱不是一对一,有一方面可能会赔钱,但你失去的只是一点小头,大头赚回来了。这就是丢颗芝麻,抱回个西瓜!”

种不赚钱的“摩登菜”,

敲开70多家超市大门

2007年,朱约瑟在农贸市场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经营户越来越多,而自己种菜拿来卖的老百姓却越来越少了,他觉得其中必有商机。这年11月,他走出了令大家惊讶的一步:在萧山区宁围镇新安村,朱约瑟租了103亩地种菜,而且一租就是十年。当时,他来的时候开着一部高档轿车,签完合同刚离开,就有村民断言,几个月后他肯定连小汽车都要亏掉!

朱约瑟为了赶上大棚蔬菜的种植时间,首先快马加鞭地建大棚。当时仅搭棚就花了五六十万元。大家等着看朱约瑟要种些什么高档玩意出来,可谁知,朱约瑟只是在大棚内种上了最普通的蔬菜。他请来技术员,解决了错位上市的技术难题。但是,60个大棚的蔬菜,直到要上市前的一个月,也没找到超市销售。眼看就要火烧眉毛了,朱约瑟却依旧不慌不忙,他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一种不赚钱的芽苗菜上。

芽苗菜被当地人称为“摩登菜”,栽培在盆内,每盆八元钱,但一车却运不了多少盆。而且芽苗菜卖出去后,三元钱一个的托盘是很难回收的,加上人力等成本,这种菜是赚不到钱的。可是朱约瑟明知不挣钱却还像着了魔似的,进行大规模培育。

几天后,朱约瑟带着自己的芽苗菜出现在了杭州的农博会上。刚到现场不久,这种生机盎然的盆栽芽苗菜就吸引了省委书记和几位市领导的眼球,记者也纷纷跟着围到他的摊位前采访。很快,媒体一宣传,朱约瑟的“摩登菜”声名远扬,他想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很快,一家著名超市的采购员慕名找到了朱约瑟的基地,想大批定购芽苗菜。可朱约瑟对采购员却一点都不热情,甚至故意不去接待。朱约瑟到底在想什么?原来,种不挣钱的芽苗菜只是朱约瑟的“诱饵”,他的真正目的是想吸引超市帮他销售60个大棚所有的蔬菜。而在平时,超市都有自己的老客户,供货者要想挤进去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掌握谈判主动权,对方即使提出很多苛刻条件,你也只能咬牙接受。现在,看超市盯着他的芽苗菜,朱约瑟心里有了底。当朱约瑟第三次回绝超市定购芽苗菜后,超市方面只好作出妥协,让朱约瑟每天配送一车芽苗菜和一些常规品种。

通过这一招,朱约瑟蔬菜基地60个大棚的所有蔬菜,很快就成功进入当地70多家超市。反季节错位上市的蔬菜,价位不仅高而且稳定,这一年朱约瑟足足赚了100多万元。这让同行们都颇感惊讶,连称他是经营奇才!

赔钱的“蔬菜直通车”,

让他成了千万富翁

2009年,朱约瑟成立公司。之后他酝酿了一个更惊人的计划。2010年初,朱约瑟向杭州市贸易局提出申请,要在市区做“蔬菜直通车”,开进社区平价卖菜。此举是利农惠民的一件好事,立即得到贸易局的肯定。但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题也同时出现——根据杭州市的交通规范要求,这些运输车辆在市里是不能通行的。朱约瑟心急如焚。几天后,他斗胆做出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把“蔬菜直通车”的计划写成一封长信,直接寄给了杭州市市长。朱约瑟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就得到了市长的批复,交通部门也随之对直通车特意开绿灯。

朱约瑟获得此资格后大喜过望,每辆售价20万元的配送车,他一下就买了22辆,并迅速开进社区。朱约瑟“蔬菜直通车”配送的蔬菜卖价本来就比农贸市场便宜10%,一年做下来要亏很多,可他不但扩大规模,还要求员工卖菜时能便宜就便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卖菜的电子秤上也做足了功课,主要是设置和控制最高限价,只要输入的价格等于或高于最高限价,屏幕上就无法显示,但小于这个数就可以,就是有上限没有下限。朱约瑟笑称“这种傻瓜秤在全国绝无仅有”。这样算下来,“蔬菜直通车”根本赚不了钱。

但朱约瑟的赚钱点并不在“蔬菜直通车”上。2011年底,朱约瑟开始实施一直在酝酿的计划,将基地的蔬菜自产自销,进行网上配送。这时,熟悉电脑的儿子搭建的蔬菜网上交易平台也已经完工,“蔬菜直通车”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原来,如果没有“蔬菜直通车”,网上的一些团购客户,比如像城区的很多学校、银行、工厂等单位,车子根本开不进去,也就没法送菜进去。这次,朱约瑟又运用了一招“借力打力”。

朱约瑟实施了网上配送的会员制。比如一个家庭从朱约瑟这里订了一年的菜,每个礼拜就能收到一箱菜,品种有八个以上,一箱总体的价格比市场价要便宜15%。为了让会员迅速增加,朱约瑟还琢磨出一个好办法:组织社区社工、楼道长到基地来参观。“在我的基地里面吃饭,全是农家菜。回去的时候,每个人拎一袋绿色蔬菜,品尝我们的产品质量到底怎么样”。

社区代表的宣传,给朱约瑟带来了实际的效益,网上会员目前已有7000多名。朱约瑟不仅进行网络配送,还争取到了给杭州20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食堂配送蔬菜,加上超市和农贸市场,2012年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

2013年1月,朱约瑟蔬菜基地的种植面积又迅猛扩大到500亩,1年的纯利润,保守估计会超过1000万元。

猜你喜欢
约瑟芽苗菜直通车
直通车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一定有办法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芽苗菜达人
芽苗菜种植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