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境界

2016-01-08 19:04王文槐
甘肃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百合花语文课境界

王文槐,中学高级教师,西北师大附中副校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甘肃省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编著了《中华学生作文书系》《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考试要点》《学生古汉语字典》《中学生论点论据手册》《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等书籍。

课堂是学生成才成长、教师成功成就的主阵地,教育教学的奇迹发生在课堂。因此语文教学要如行云流水,轻松愉悦,自然和谐;如春风化雨,滋兰树蕙,润物无声;如细雨湿衣,耳濡目染,春温秋肃。语文课堂教学要追求境界高远,情真意浓,学问结合,使学生情为之所系,心为之所动,意为之所变。

境界高远

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启人心智、陶冶性情、为人的精神生命奠基的课程。一位语文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我讲《百合花开》,课要上完的时候,一个孩子从桌子里取出一枝百合花送给了我。我有点诧异,也有点小小的欢喜,就问他:“你怎么想起带一枝百合花来呢?”他腼腆地回答:“是我姥爷让我带来的。一是让同学看看百合花是什么样的;二是可以送给辛苦上课的老师。”我打趣说:“你姥爷可真好!他是不是姓毕啊?”台下的老师会心地笑起来,孩子们却一脸茫然,他极认真地说:“我姥爷姓刘。”面对孩子如此单纯的眼神和庄重的表情,我突然感到羞愧万分。自以为幽默的我,拿孩子和老人的真情做调侃,我算什么好老师?从那以后的每节课我都提醒自己:不说无谓的话,不做无谓的事。

教育者应该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自己。“不说无谓的话,不做无谓的事”,作为“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自己干干净净的灵魂来”,这就是一位语文老师心清如水的精神世界!教师的精神境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境界,课堂教学的境界决定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目标要高远一点,要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诗意地栖息”,成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天下事的大器高雅之人。

情真意浓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的学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情”,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选文字字句句几乎都是“情”的结晶。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披“文”入“情”,以“真情”动人。《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梁实秋回忆梁任公先生讲课时写道:“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高明的大师们无不将自己高远的济世忧民真性情酣畅淋漓地体现于学生之前,使语文成为一门人生艺术课。语文老师要向大师们学习讲授语文课的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戒虚情假意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以真情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

学问结合

语文课本质上就是语言课,语言、言语是思维的直接显现。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能力,发展学生言语表达水平和基于语文素养的智慧结构,提高学生理性思维水平。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把问题分成主问题、次问题等不同的层级,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之中有所收获。余映潮老师在《论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一文说:“主问题是解读课文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是对课文阅读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主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内在的牵引力,能够一线串珠,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抵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语文教学虽然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识字、写字、写文章和做人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教学不能没有追求;我们追求的境界不一定能够达到,但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史记·孔子世家》有言:“《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百合花语文课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百合花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一朵百合花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百合花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