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精铸燃烧室机匣后支承工艺研究

2016-01-12 15:29王中良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43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19期
关键词:表针压盖喷丸

王中良(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43)

某精铸燃烧室机匣后支承工艺研究

王中良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43)

该零件是某型发动机燃烧室机匣后支承,是发动机与飞机连结的重要零件。该零件毛坯为Inconel718精铸材料,属于难加工的高温合计材料,国内对应牌号为GH4169。该零件结构复杂,加工过程极易变形,是一个对加工过程要求较高的零件。该零件的所有孔加工受关键零件的孔加工控制,所有的加工要素均受外方严格控制。

高温合金;精铸;关键零件的孔加工

1 引言

该零件由A1、A2、A3三处凸台确定的基准平面A,B1、B2、B3三处直径内壁点确定的中心线基准B,和柱状突起C1确定的角向基准C组成,其余尺寸全部通过三处基准加工确定。由于3处基准全部为精铸表面,所以对于零件加工时的定位影响很大,零件自由状态和装夹状态变形较大,技术条件较难保证。

2 简介

该零件是某型发动机燃烧室机匣后支承,材料为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718,毛坯为异形精铸件,存在三处柱状凸台,其中一处凸台为角向基准。毛坯定位基准为六点定位,刚性较差易变形。存在3组精度较高的同轴孔,之间位置度为0.0254,是较难加工的精铸类零件。

3 技术难点

3.1工艺流程

由于零件毛坯为精铸零件,所以零件不安排粗加工,全部为精加工。而最先需要形成的就是零件转换基准,通过定位A、B、C三个基准,可以先将最终基准D、E、F加工完毕后再进行其他加工,所以具体工艺路线安排如下:

精车基准→铣基准孔→铣凸台→钻大端孔。

3.2车加工

由于零件底面定位面仅为三处定位凸台,其余部位全部悬空,所以车加工夹具在每个定位凸台中间设计了一个弹性辅助支撑,但是由于零件全部表面为铸造表面,导致压板压紧部位都存在一定斜度,压板一旦压紧就会将零件压变形,在压紧状态车加工完毕的平面和直径,自由状态就会变形0.2mm~0.3mm,0.1mm的跳动更无法保证。通过进行加工试验,加工时,新件研制时采取了多次松开压板和辅助支撑的方式,释放加工应力,并且再次压紧时,尽量保证与自由状态一直,经过多达7次的释放过程,终于保证了零件的尺寸要求和技术条件要求。

由于铸件内部组织不够致密,存在大量硬质点,所以两件在切削完毕后,表面会形成橘皮和波纹,而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在Ra1.6,根本无法保证。通过对不同刀尖R、前角、材质的车刀片和加工参数进行试验,最终选择了使用肯纳VBMT160408LFKC5010刀片和一套固定的加工参数,粗加工转速S=30R/min,进给F=0.24mm/R;精加工转速S=20R/min,进给F=0.18mm/R;光刀转速S=20R/min,进给F=0.12mm/R。这样成功解决了零件表面橘皮现象,而且保证了零件1.6粗糙度要求。

车加工安装边下沿时,宽度空间仅17mm,初期加工时,使用长片夹的车刀和4mm宽R0.4槽刀片N123H2-0400-0004-TF1105加工,加工部位存在严重的振纹,让刀也比较严重。通过更换特殊形状的车刀杆890100272L2916和车刀片DCGT070208HPKC5010,不仅成功解决了振纹和让刀问题,同时满足了1.6的粗糙度要求。

3.3孔加工

该零件的所有孔加工受关键零件的孔加工控制,所有的加工要素需要向外方报批。而该件的加工难点集中在3组位置度为0.0254的精密孔,每组孔由一个φ15.8775±0.00762和一个φ18.4150±0.0127组成。由于两组孔之间距离约50mm,如果一次装夹加工的话,加工下部孔会让刀严重,无法保证孔直径公差,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两次装夹进行加工。

对于深孔部位找正,我厂一直使用普通杠杆表加自制长表针(自行车条或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由于人为加长了表针,所以实际杠杆表盘所指示的读数并不是真实的数值,无法保证零件0.025的同轴度。通过使用专用的深孔加长杠杠表,解决了该问题。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3.3.1找正过程需要使用专业长表针杠杆表,自己改造的长表针读数不准。

3.3.2加工过程中,尽量少移动工作台,避免因为重复定位误差导致的椭圆形孔。

3.3.3尽可能保持孔余量的均匀,不要在初期加工时,先镗一点下去,测量后,继续镗,这样形成的锥度很难完全去除。

3.3.4通过反复松开锁紧镗头螺钉,可以微量上刀。

3.4解决的其他问题

3.4.1喷丸保护

零件同轴孔在组合加工后,非装配孔需要进行补喷丸,而为了避免补喷丸伤害到装配孔,需要使用专门的喷丸保护胶布对局部进行保护,但是该胶布价格昂贵且保护时间较长,所以通过自制塑料保护塞。既避免误喷,由避免色差。减少零件喷丸保护时间。

3.4.2夹具优化

铣加工夹具使用铝制压盖结构,由于零件为精铸零件,而压盖压紧面为不加工的毛坯面,存在一个渐变的斜度,所以压盖压紧时,无法完全贴合零件表面,造成局部受力,影响了零件的加工质量。应用外方提供的三维模型,在UG中,选择九处较平整部位,将压盖结构更改为压板结构,压板与零件接触部分设计为粘结胶皮结构,既满足了零件均匀压紧的要求,减少了零件变形,又避免了压伤零件,提高了零件质量。

4 结果讨论与分析

通过新件研制的加工,事实证明,所确定的工艺流程正确可行,加工过程中各种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结语

通过对零件结构的认真分析,解决了零件加工中变形、零件表面橘皮褶皱振纹、关键零件的孔加工、精密孔的加工,并且解决了夹具结构不合理、喷丸保护效率过低等问题,最终顺利完成了零件加工,为以后加工类似精密铸造零件提供了宝贵的加工经验。

[1]肯纳刀具切削手册[Z].肯纳金属公司.

[2]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航空材料学与金属加工工艺[Z].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TG249

A

猜你喜欢
表针压盖喷丸
可收线型多功能万用表的研制
基于ANSYS的油膜轴承压盖外轮廓改进分析研究
浅谈分体式压盖在核桃壳搅拌器上的尝试
激光喷丸与机械喷丸复合强化对2124-T851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针自动码垛系统
齿条喷丸变形控制的研究
基于喷丸随机模型的表面覆盖率计算方法
表面喷丸处理对轴用42CrMo钢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
装配用压盖模具的结构改进
12点得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