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观察

2016-01-12 03:31姚文山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观察

姚文山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医疗护理分院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①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②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③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在总治疗率上,观察组以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压、血脂的下降速度上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吲达帕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 54[文献标识码]B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引发其它并发症,如冠心病等[1]。冠心病发病急、病情严重,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寻求高效的药物来缓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症状,减少致病致残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53~80岁,平均(63.23±5.74)岁;高血压病史6~21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52~79岁,平均(63.64±5.69)岁;高血压病史6~2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史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别(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即坐位舒张压>95mmHg,坐位收缩压>160mmHg;近2周每周心绞痛发作超过3次等。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等患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2次/d,20mg/次,持续7周。观察组:口服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前者1次/d,2.5mg/次;后者1次/d,10mg/次;持续7周[2]。当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加服硝酸甘油片,每次0.3~0.6mg,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变化。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压、血脂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压、血脂趋于正常,硝酸甘油片的使用量减少一半以上;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本实验中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5.0分析和处理,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表示组间差距;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效果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其效果有所不同。观察组中,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中,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0.4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效果对比[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情况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三酰甘油水平没有明显差别,治疗后,观察组在此3种指标水平上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情况对比

注:两组治疗后对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临床数据统计发现,高血压呈现出高增长状态,且进一步年轻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是普遍的并发症,致残致死率极高[3]。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要给予及时的治疗,尽最大限度降低血压,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我院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其效果对比差异明显。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以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压血脂的下降速度上明显快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达帕胺能够抑制小管皮质部的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效果,另一方面,它能通过调节钙离子的运转而使血压平滑肌得以松弛,以此来进行降压[4]。氨氯地平也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血管平滑肌起到一定的舒张作用,能有效降低血压。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能够将药效发挥到最大,在降低血压方面效果明显,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物质的过度摄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使得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上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平衡膳食,防止营养过剩,并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提高身体免疫力[6]。

综上所述,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压,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在临床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属于多发疾病,治愈较难,因此必须不断探寻更有效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致残致死率[7]。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还要做好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玉霞,武刚.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3,06:640-641+644

[2]庹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4:15-16

[3]李淑梅,张贵新,闫慧.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9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2:224-225

[4]吴子承.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8:79-80

[5]赵秀平.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19:2987-2988

[6]王开侠.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24:35-36

[7]谷晓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1:151-152

(2015-05-25收稿)(王一伊编辑)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