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下属学院的六大特点

2016-01-14 05:57冯华威
祖国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代会教职工办学

冯华威

中国的社会转型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以我国高等学校为例,目前的高校改革既不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学校办学模式,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办学学校,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而高校下属学院体现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特色。

集体领导的特色

学院不具有事业法人资格,在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学院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按照“重大事项共同决策,具体工作分工负责”的原则,学院行政和党组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共同承担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责任。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制,院长是行政负责人。学院行政领导全面负责本单位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党组织在本单位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并全力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学院领导运行机制:一是学院党政联席会作为决策机构,规范集体领导,履行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二是院务会作为执行机构,在院长领导下实行院长分工负责制,履行执行权;三是学院党组织作为保障机构负责履行对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实施、执行结果检查监督,同时做好配合协调、拾漏补缺、保驾护航的保障权;四是在学院党组织领导下,实行学院党员大会(或党代会)和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制度,履行并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权的落实。

突出学科的特色

学院承担着教学、科研、行政、党务工作,是学生、教师的管理机构。学院坚持 “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调动教职工尤其是重点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院的设立与调整,是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把相关性较强的学科集中到一起,以一个一级学科或若干个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的。消除专业、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优势互补与学术资源共享,从而凭借学科群和大学科优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和强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为实现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奠定基础。大学学术性的本质属性,要求学院必须坚持以学术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纽带,带动和促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重要举措。

教授作用的特色

学科和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办学特色和水平,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学科的承载主体是学院,学科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而教学科研人员中的教授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参与者,是高校高水平教师和学科权威的代表,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和高校学科建设的支柱,在学科建设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学院发挥教授作用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的机制。教授委员会有利于教授群体集思广益,发挥教授群体的聪明才智;教授委员会能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便于一致推行教学、科研计划;教授委员会便于相互学习,互相监督,有利于促进教风和学风。教授委员会可主要由院系的学科带头人组成,一般由院长(主任)担任主任委员,集体决策学院重大事项。教授委员会可以补救行政决策缺乏权威性的缺陷,改变不担任学院领导的教授无权参与管理的状况,成为决定学院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决定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的决策机构。

责任目标的特色

高校目标管理是:发动所有机构及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在实现学校方针的全过程中建立起“纵到头、横到边”的责任目标,制定措施,安排进度,组织实施,并有效地完成和严格考查其效果。高校目标管理的出发点就是使教职员工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一致,并以目标明确教学、科研、管理的工作方向,激发个人的热情,挖掘个人的潜能,大大增强办学的活力和生机,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按目标分权与自我控制,这是大学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

学院目标管理包括:学院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学院发展规模与层次、师资结构及学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同类型学院相比所处的地位等;教学质量目标,确保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制度措施;提出科研目标,确保多出成果和出好成绩的措施。学院管理工作措施:主要是教风、学风、工作作风诸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及执行情况。认真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搞好学院整体规划,推进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效能。

公开办学的特色

按照上级规定,实行院(系)务公开。在法律、法规和教代会条例规定的范围内,学院在行政过程中,通过教代会等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及改革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和情况,适时、规范、如实地向教职工予以公布。院务公开有利于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文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

通过院务公开,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学院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聚集更多的智慧,赢得更多的支持与信任;发现学院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使公共权力执行者以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院务公开的内容除真实可靠外,还要达到鼓舞士气、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目的。从院务工作实际出发,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学院建设的重要事项。具体地说,一是学院决策中的重大事项,包括学院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学院改革方案等;二是学院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如奖惩办法、人事调配、人才引进等。第二,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比如对于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奖、教工福利等事项,都应将相关政策、结果向全体教职工公布。第三,财务及分配问题。按照教代会通过的分配条例进行分配,对学院收入和支出进行审计,并将结果向教职工公布。第四,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事项。如关于学生的评优评奖、党员发展、学费减免等事项均应进行公示。

民主管理的特色

学院教代会是学校教代会的延伸,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主建设的好形式,是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的组织保证。以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落实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的教代会,能够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增强凝聚力。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学院教代会要做到:第一,保证学院教代会成员的素质,学院可通过有效组织形式选举教代会成员,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代会成员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以便更好地发挥学院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第二,建立健全学院教代会的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具体工作的方法和内容。建立和完善教代会提案工作、财务监督工作、民主评议工作、督察和调研等工作小组,并在学院教代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提案处理和落实、学院经费审查、民主评议和监督学院领导干部、检查监督教代会决议的落实等项工作。第三,建立学院教代会例会制度,由院长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体现代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综上所述的特色,体现“教学以培育人才为宗旨、以教师为根本,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载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代会教职工办学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学院2019年工作会议暨二届三次教代会召开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我校顺利召开第五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二次会议
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有效途径初探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基于治理理论的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