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6-01-15 08:08熊发堂
绿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发展思路现状调查

熊发堂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林业局,云南 兰坪 671400)

兰坪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熊发堂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林业局,云南 兰坪 671400)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土流失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无论是水土流失范围还是水土流失程度都进一步恶化,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影响较大。在这一环境下我国必须对水土流失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的危害,进而根治水土流失问题,防止水土流失情况进一步恶化。结合兰坪县森林防水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发展思路及其效果。

关键词:兰坪县;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发展思路

1兰坪县森林资源概况

在解决水土流失过程中,生物工程特别是森林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坡地植被覆盖率可以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因此,要重视森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北接维西僳僳族自治县,东北连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南靠剑川县,南邻云龙县,西与泸水县、福贡县接壤。国土面积4372km2,辖4乡4镇,总人口21万人,是滇西四地十县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和主要入口。兰坪森林、生物资源丰富,但是乱砍滥伐是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而水土流失又是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原因。

2兰坪县森林防水现状调查

2.1 水土流失起因

早期林木采伐、炼山造林、森林开发、种植经济林以及野外频繁用火,森林火灾不断的发生等等,造成森林植被和森林破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加快、长期雨水冲刷、土壤肥力流失、立地质量严重退化、植物锐减,森林系统逆向演替向针叶化、单层化发展,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2.2 土壤侵蚀程度

2000年森林用地水土流失面积11923hm2,其中轻度3927hm2占流失总面积的32.94%、中度4656hm2占流失总面积的39.05%、强度2750hm2占流失总面积的23.06%、极强度546hm2占流失总面积的4.58%、剧烈44hm2占流失总面积的0.37%。

3森林技术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的作用

3.1 有效调节地表水源

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采用森林技术可以有效调节所在地的地表水源,保护当地水质。一般来说,某一地区如果植被覆盖率高,则对暴雨的抵御能力就强,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几率会大大减少。因此,要想治理好水土流失问题,就要提高各地的植被覆盖率。另外,植物的根系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能够进一步保护土壤。

图1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情况

3.2 有效防止土壤被侵蚀

在治理水土流失时选择森林技术可以有效的凝结土壤防止土壤被侵蚀。虽然木本植物和牧草植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其庞大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但是这种植物的根系比较浅,只能固定表层土壤,很容易被暴雨冲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所以,在治理水土流失时尽可能要种植大木植物,比如灌木。这种植物的根系比较强大而且扎根能力强,可以深入到土层内部,要比草本植物更有优势。种植这种植物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被侵蚀,从而实现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目标,从根本上逐渐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3.3 能够调节当地气候条件

运用森林技术措施来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还能够有效改善生态气候条件。具体分析,森林覆盖范围中总的绝对蒸发量要远远高于无林的地带,通过森林技术措施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森林覆盖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空气湿度,从而有效调节气温,降低水量的蒸发,保障各种作物的顺利成长。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时要注意森林技术的应用。

4深化水土流失防治的思考

兰坪县的水土流失治理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治理发展不平衡,治理容易的区域基本得到了治理,但治理难度大的区域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与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沟道工程措施相对薄弱,急需建设一批控制性的沟道骨干工程,以有效控制局部地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由于探矿、修路等建设生产活动,局部人为水土流失呈现越演越烈趋势,加强监督管理紧迫而艰巨;四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缺失,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低,综合效益难以发挥。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水土流失防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

4.1 强化沟道水土流失防控

根据最新的水土保持普查成果,选择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小流域,新上一批控制性骨干工程,加强沟道坝系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植物措施为主;农田基本建设与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以保土耕作措施为主的方法,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以坡耕地改造为基础,以控制面源污染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4.2 充分利用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加强植被建设

要加强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对于人烟稀少、自然植被相对较差、潜在水土流失的区域,划定为重点预防保护区,树立封禁标志,严禁放牧、开矿、林木采伐等人为活动,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对于人口密集、自然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划定为重点治理区,严格控制毁林开荒和25°以上坡耕地种植农作物,在保护好现有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基础上,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加强造林预整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4.3 扎实开展水土保持新技术推广

建立水土保持协调机构和民间水土保持组织,对现有水土保持专业队伍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注重引进外地最新的小流域治理先进技术,切实加强高新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水平与效益。县政府应制定系列的水土保持优惠政策,提高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水土保持的动力,以拓宽水土保持投资、融资渠道和领域,建立稳定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保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4.4 把水土保持法制与监督管理作为重头戏来抓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执法、守法、懂法、普法队伍,切实加强《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法制观念,以法制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持续发展。与环保、森林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力度查处一批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同时,要加强对建设生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实施管理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提高建设生产项目业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意识,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4.5 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的水土保持责任

兰坪县政府,应把年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政绩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树立“不抓水土保持不能当干部、抓不好水土保持不是好干部”的意识,健全领导干部任期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督促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推进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快速实现。

5兰坪县森林防水治理效果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兰坪县就开始造林补植治理,开展了兰坪县的“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封山育林和澜沧江绿化治理工程。2010年以来结合兰坪县大力植树造林,对水土流失区进行造林补植,针对水土流失地形特点和林分结构进行了林分修复,重点营造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以促进生态恢复与改善。造林补植主要树种有黑荆树、山黄麻、云南松、墨西哥柏、桉树等。

5.1 土壤侵蚀分析

从图2可见水土流失森林的郁闭度大部都在0.5以下,郁闭度<0.2占7.03%,主要是经济林、未成林造林地,郁闭度0.2~0.5占55.6%,主要是稀疏林分、低质低效经济林和竹林。植被盖度较小,植被盖度<60%占39.02%。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裸露的土壤极易受到雨水冲刷,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从图1可见土壤侵蚀形式主要是面蚀,侵蚀程度主要为中度侵蚀级别。土壤表面腐质层流失严重,土壤深度侵蚀,理化性质变劣,给林木生长带来极大危害。

图2 2000年流失区植被盖度与郁闭度相关情况

5.2 治理措施效果分折

从表2可见2000年的林分树种结构以针叶树为主,其中针叶纯林比重偏大占森林面积的58.44%,且大部分是低质低效林分比重占7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经过20多年的植树造林、林分修复,林分结构有很大的改善,针阔混交林比例从2000年只占22.81%增长到2012年的40.77%,上升了17.96%。水土流失面不断减少,2000年是11923 hm2,2006年为11127 hm2,2012年降为9969 hm2。土壤侵蚀程度也明显减少,到2012年轻度侵蚀占流失总面积的比例增长19.92%、中度侵蚀占流失总面积的比例下降4.24%、强度侵蚀占流失总面积的比例下降14.40%、极强度侵蚀占流失总面积的比例下降1.13%、剧烈侵蚀占流失总面积的比例下降了0.15%。

6结语

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不仅要运用森林方面的技术措施,同时也必须在农耕、生物以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1-0017-03

作者简介:熊发堂(1967—),男,云南兰坪人,傈僳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收稿日期:2014-08-19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发展思路现状调查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