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016-01-15 00:15张闻卫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独立性内部审计

摘 要: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内部的评价监督手段,对企业的运营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它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方针,财务管理策略等方方面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价值。然而,内部审计被股东和经营者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却没有相应的地位来顺利地开展审计工作。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若是失去了独立性,内部审计便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内部审计部门也是形同虚设。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必须尽力提高其独立性。管理层要进一步思考内部审计工作的制约因素,以便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切实完善内部审计的工作机制。内部审计在我国还待进一步的发展,要多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企业发展实践,最终促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

一、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低

我国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或者说归属同国际上类似,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内审机构受董事会辖下的审计委员会领导,比公司管理层高一个级别,显然这种领导方式是最具独立性的;二是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管理层的直接领导,这种方式的独立性显然下降了许多,但是使用范围确是最广的,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很便利的同管理层沟通,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财务总监的领导,在这种方式下显然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是最低的,目前已几乎没有企业使用了。

2.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不强

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作为企业员工,这一点本身就提高了其职业目标的实现的难度。内审人员处于企业内部,对其他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评价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就以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来说,内审人员与企业的财务人员级别相同且非常熟悉,这就提高了工作难度。同级部门尚且如此,那么对于管理层的审计监督就更加艰难,面对比你高几级的领导,我内部审计人员想大部分时候都很难客观公正的对其进行评价,此时内部审计就变得十分无力。此外在内部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时,报告的内容显然会受到各方制约,比如受到领导人的反对等等,从而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和作用。

此外,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显然不足。就目前来看,从事企业内部审计的人员有70%的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而其他专业的就非常之少了,然而内部审计显然不仅仅包含财务这一个方面,对企业经营决策,人事任免都需要给出专业的建议,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所在企业从事的行业相关知识体系都有所涉猎,而且对个别方面还要达到精通的程度才能够提出专业的且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一位审计人员处于商贸行业,那么经济效益的审计就需要及其丰富的市场营销知识。

3.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力和义务不对等

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运营可以起到的作用显然非常之大,对于组织内部控制,战略设定,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能给予很大的支持力度。但是,股东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监督评价作用期望如此之高,却没有给予他相应的地位,即权力和义务完全不是对等的。管理层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其下,如此这般就失去了大部分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作为内审机构却没有相对应的独立性,那么它就根本无法来对组织作出本身该有的贡献。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

1.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内部审计在我国缺少法律法规,从本质上就降低了其独立性。国家审计有审计法,社会审计有注册会计师法,但是却没有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只有审计师协会发布的一些规定。从企业来看,内部缺少关于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这种现状导致我国的内部审计无法可依,也使其在企业内部没有地位和权威性,更何论对各个职能部门和管理层的监督。

2.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充分的独立性

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没有应有的重视,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在政府的强制干预下设立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机构的归属方式,即受董事会的领导,相比管理层高一个或半个级别,我国大部分内部审计机构都隶属于管理层,独立性本身就较低,再加上管理层的不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常常形同虚。内部审计部门对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没有任何的威慑,就会导致其他部门也对内部审计不予重视,更甚者都会抵制内部审计,这其对于企业运营的作用显然也难以发挥出来。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者级别越高,其独立性就越能得到保证。所以不论股东还是管理层要想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就用该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层级。

3.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充分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高层的组织下开展审计工作,这是审计署对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这种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也并不高。原因在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待遇、员工福利甚至是任免的权力都掌握在管理层的手中,这就大大限制了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各类问题监督评价的范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会受制于领导者的切身利益,面对职业操守和领导人的权威,内部审计人员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之中。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1.完善法规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在既保证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又提高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形象一点来说,法律法规就是审计人员的武器。若是在这方面得不到充分保证,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可依,就像被拔了牙齿的老虎。显然就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失去了威慑。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相关法律又可以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行为,尽量杜绝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出现贪污受贿的问题,最大化内部审计对于企业所能发挥的作用。

2.强化领导

内部审计部门要实现其义务,首先需要相应的权力。公司管理层要对内部审计部门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的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全称开绿灯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内部审计报告。管理层尤其是核心领导人要大力支持内部审计的工作,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足够宽广。所以企业应该多提供给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执业水平。公司在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作出具体经营决策时应该准许内部审计人员的参与,使他们更加了解企业的同时也能从他们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3.准确定位

内部审计部门的归属在国际上区分为三种,具体此处不再重复。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做法一般是使内部审计部门受董事会领导,或最高领导人即总经理来管辖,这样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比较高的。我国企业应该多多向发达国家的企业学习,以提高组织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和独立性,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受其领导人地位的高低影响。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又管辖审计委员会。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置于审计委员会之下,是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最高的做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来说,“独立性”这一概念被阐明为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一种属性,它是建立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在经过多次金融危机后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也相应的得到了提升。国家和企业都应该给予内部审计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我国内部审计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峰.审计实务[J].审计广角,2012(11).

[2]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Z],2012.

[3]黄道远.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财经纵览,2010(21).

[4]王凌云,但文化.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7).

[5]张洪阳.论内部审计组织保证体系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

[6]张莹.论如何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

作者简介:张闻卫(1982.08- ),女,甘肃兰州,宁夏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会计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财务报表审计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独立性内部审计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