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分析

2016-01-15 00:50龙智焘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创业创新孵化器

摘 要: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在推动创业创新中,孵化器通过提供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帮助科技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科技企业的行业科技含量高、相关产业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孵化器的完善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尝试为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创业创新;孵化器;广西科技企业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被尊称为"中国孵化器之父"的印度人鲁斯坦·拉卡卡看来,是一个系统:为扶持科技企业的创业创新而专门设计并运作的体系。孵化器为科技企业的创业创新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服务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降低科技企业创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帮助科技企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壮大;同时不断积聚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培训、资金等方面支持,帮助创业创新人才强化自身的科技力量,提高他们创业创新的发生率和成功率,从而产生更多科技企业。

作为落后地区的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尤为重要。

一、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了孵化和培育一大批的新创企业。这些科技企业成功转化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不断凝聚着大批的科技人才,也持续刺激着所在地的经济不断增长,拉动了相关创业,新增社会就业岗位,促进地区产业升级。

以2009年为例。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在孵企业1065家(比2007年增长43.9%),新增孵化企业202家(比2007年增长29.5%),毕业企业67家(比2007年增长71.8%)中的51家企业毕业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总数的76.1%。按企业来源分,广西区外的企业占比约40%;按技术领域分,毕业企业达67家,电子信息领域的占44%,生物医药的占18%、光电一体化的占13%、新材料领域的占9%。引进技术共253项(比2007年增长80.7%);从技术来源来看,国内其他省市的占92.6%,国外的占7.4%。在孵的新创企业共申请专利282件(比2007年增长33.6%),获得专利授权212件(比2007年增长32.2%)。比2007年引进了更多的专家学者(多了52.4%),共为314人,其中42.6%的专家学者常驻为科技企业服务。孵化资金2943.99万元(比2007年增长19.66%),其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占62.4%。在孵企业创利税2.6亿元(比2007年增长36.8%)。

2010年,广西科技厅根据长期孵化的实践和时代发展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整理修改出了最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新办法规范了孵化器管理,完善了孵化器的系列扶持举措,降低了可支配场地、在孵企业数等方面的认定标准。新办法实施后,效果明显:不仅新增了更多的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还使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各个个体规模实现了增长,入驻孵化器的企业行业范围出现了扩大;更多的市县区域内建设了科技企业孵化器,从设区的城市发展至县城;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产生了更多的专利申请,在孵的科技企业利用专利进行经营和通过专利授权获取收益的情况发展喜人。在发展过程中,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但追求数量重视规模,而且努力完善服务体系和提升服务质量:从初期只能简单提供一般性服务,如优惠政策、优良公共服务环境服务、市场信息反馈、免费低价的厂房和办公室、相关优惠配套设施;现在孵化服务已经深化发展,可以为科技企业的创业创新提供更充足、及时、针对性的市场服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同成长,共发展。

二、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存在问题

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由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以及在孵企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评价所衡量其成功程度及其贡献大小。根据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发现了如下问题。

1.相对全国而言,孵化器数量少,发展比较落后。截止2010年,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4家为国家级)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玉林等区内经济强市,而在百色、河池等经济落后的地市还没有建设有孵化器。专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更是稀少,数量、规模和发展水平远远落后国内。

2.孵化器提供人才支持的能力不足。由于孵化器的人力资源紧张和培训人员自身素质不足,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尤其对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得不理想。人才小高地建设难以满足初创企业的需求,人才结构单一,还是在人才的发展环境较差。专业孵化器服务不到位,未体现出分工专业化的优势。企业信息的交流成本和学习成本过高,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没有很好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3.孵化器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中,孵化器的资金不仅可以依靠政府和银行,还可以吸纳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但是各个孵化器基本不具备现代化的融资能力,缺少社会市场融资的成功实例,孵化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自然孵化资金规模小。在孵化资金的运作上,孵化器自身运营能力差,不能实现孵化资金的快速保值升值。在向孵化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机制建设落后,往往简单的把钱“一投了之”,投资意识不强,没有根据各个科技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完整的资金支持服务:制定资金计划,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引入股权投资方案。

4.孵化器的自主经营管理意识缺乏,往往没有“做强做大”的发展期望。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身份设置上,往往是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缺乏盈利动机;孵化器的管理工作人员,由于薪酬设计和人事制度的设计等原因,个人福利前途与孵化器发展好坏相关性不强,这就导致了:许多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差和工作效率低,没有把个人事业追求和孵化器建设挂钩,严重的更是会出现腐败犯罪。

三、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完善建议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应该提供一个公共服务平台:集合各种社会资源要素,促进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方便科技企业创业创新,高效转化科技成果,实现科技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发展效益的有机结合;还要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实现在孵企业不断增多和不停发展,为了高效地提升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的转化数量和转化效率,一方面要改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另一方面要自觉实现自身组织的能力提高和实力壮大。按照以上这些组织属性和运作要求,可以为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多种社会主体来多重参与。无论是市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地方政府,还是各大型企业。只要条件充足就可以依照广西重点产业的战略需求布局规划,结合自身情况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些各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的参与,充分实现各自的科技资源能够优化配置,满足广西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形成科技产业链。尤其要注重建设专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形成专业行业的企业群不仅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还可以促进广西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广西战略新兴产业的建立。

2.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实现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增强。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推动契机,通过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使面向科技企业孵化实现降低成本、简化程序和远程可操作,利用网络系统和信息工程充分做到服务精准和效果辐射;通过孵化器协会和各个孵化器联网,整合资源,深化各个孵化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孵化效果提升。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科技创业培训中心,充分挖掘其人力资源,培训和提升孵化器管理营运服务人才的服务能力,使管理营运服务人员适应孵化器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和多样性相结合的人才需求。孵化器必须坚持专业孵化,建立创业导师专业团队,引入更多的天使投资,推动孵化器实现服务更为专业化精细化,力争面向科技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性服务功能(如信息交流、研发支撑、成果商业化、产业关联度和协同发展分析等)。

3.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必须设立资金充足的创业创新基金,并实现资金支持市场化现代化。创业创新基金在积极利用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扶持的基础上,要积极吸纳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市场资金重点;基金的设立和运作要充分遵守股权激励制度和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化管理基金,企业化发放资金的原则,选择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帮助其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资金渠道获得不同市场的资金应对资金短缺。在科技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实现联络员预先知晓,辅导员全程辅助,导师不断指导。

4.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对孵化的模式、体制和操作推进创新力度,力争更为有效适宜。前文提到的多种主体建立孵化器,必然应该在法律制度上为盈利性的孵化器提供许可。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在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型孵化器的企业化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借鉴财务平衡、项目顾问、持股孵化和集群孵化等模式)。整合专业型孵化器的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并匹配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促进政府、院所、市场、中介、产业、金融、人才和在孵企业等共同完成预孵化筛选、孵化器培育、加速器完善、产业园进驻这一完整的科技企业孵化培育过程,利用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有效捆绑来畅通孵化道路。孵化器的发展要以“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目标,要根据本地产业现有优势和发展趋势,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来保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的创业创新,使孵化服务更专业,服务的科技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璐,王凤霞.国外企业孵化器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贸论坛,2006(12).

[2]韦小华.改革开放30年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2):10-12.

[3]吴贻康.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之路[J].中国高新区,2008(1).

作者简介:龙智焘(1984- ),男,湖南邵东人,硕士,讲师,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金融、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创业创新孵化器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山西省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的政策执行效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创业创新: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边疆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怎样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热情
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