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2016-01-15 04:46孟凯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信息化

孟凯

摘 要:统计信息化是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积极拓展统计功能,实现统计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统计技术咨询以及统计数据信息的处理正成为当前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统计信息化建设,介绍了统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分析了当前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强化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相关概述

统计信息化是指在统计工作中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强化统计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推动统计信息的质量和共享,促进统计工作的改革发展,切实提升统计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统计信息化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实施统计信息化建设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主要包括建立完善跟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统计工作方式、推动统计信息管理的标准化以及建成统计信息建设工程等。

统计的基本职能就是依靠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调查,及时提供统计咨询信息和意见,实施统计监督,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统计信息化就是要围绕统计核心业务,充分运用信息科学以及现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手段,实现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使用和发布等全程的信息化。统计信息化的实质就是统计工作的网络化、统计工作的数字化,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和表达,推动统计信息的共享,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统计部门都建立了不同的统计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积极依托统计内部信息网站、外部网站实现统计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这不仅改变了原先的统计数据发布方式和手段,同时也丰富了统计信息的内容,极大提升了统计工作的效益和效率。但是在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和影响了统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统计信息应用系统在开发利用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当前一些部门在统计工作中对于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上不充分,这就会导致在统计信息应用系统开发利用中的经费投入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硬件以及软件的投入不够,制约了统计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统计软件开发部门跟统计软件使用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相互之间配合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一些统计人员对于统计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缺乏充分的了解,难以在统计软件开发之前提供详细的功能需求和分析,致使统计软件信息系统在后续使用中需要反复修改,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也难以提供测试和修改意见。与此同时,软件设计人员对于统计工作的内容、流程以及功能需求也缺少充分了解,致使统计信息应用系统在开发后跟实际管理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

2.统计信息化在信息安全以及网络安全上需要进一步强化

信息安全是统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统计信息化的质量。由于我国统计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上起步相对比较晚一些,同时信息安全技术力量和手段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这些都会影响到统计信息安全。除此之外,由于统计安全法律法规还需要健全,相关的统计信息监管体系也不够完善,这些也是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我国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在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上需要加强,既要防范网络黑客对于统计信息安全的攻击,也要防止不法分子使用信息系统管理漏洞依靠木马盗用等手段进行网络犯罪活动。统计信息安全以及统计信息应用系统的完善性都是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3.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信息化专业技能人员短缺的问题

统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因素,专业的高素质统计人才是实现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强化对统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益和效率才能够提高信息化手段在统计实践中的应用。当前,我国不少统计部门,尤其是基层统计部门在统计工作中都缺少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统计信息化的进程和质量。不少统计工作人员由于对统计信息系统了解不够,在应用中不够熟练,功能难以充分发挥,这不仅导致统计软件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较低,同时也会影响到统计任务的顺利完成,不利于统计信息化的发展和推进。

三、进一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伴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统计信息化建设也刻不容缓。在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法规制度完善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结合我国的统计实际,合理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统计信息化相关的法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在统计数据发布、统计数据管理、统计数据保密、网络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制度的贯彻执行力,进一步强化统计执法力度,积极培养良好的统计工作法制环境,以此为保障切实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2.强化统计信息化软件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统计网站服务功能

在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统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占据了重要位置。要实现统计信息化建设就需要重视对统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在原先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软件开发工具以及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确保其先进性。依靠项目管理模式,采用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独立开发等方式加快统计软间的开发速度。在统计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重视数据资源管理业务的核心作用,将数据库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依靠网络应用手段,实现统计生产力的提升。并结合统计业务实际需求,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确保统计软件开发计划的切实可行。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统计网站的建设,将其作为统计信息发布的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目录的对象化、层次性,并逐步实现检索方式、内容分类、数据查询以及网站浏览的一体化,积极发挥其信息发布、数据采集、政务管理的作用,在统计网站基础上实现统计下属单位的数据直报和管理。

3.强化统计信息的安全管理

统计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得统计信息成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会受到攻击和入侵,这对于统计信息系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这就要求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重视信息安全管理。一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策略制定、安全等级设定、安全项目规划、人员职责分工、安全审计评价、网络技术运用以及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强化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并加强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避免因为统计信息系统使用者缺乏安全知识造成统计安全出现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当制定和完善统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统计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恢复系统、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病毒防护系统,依靠多层次的信息安全管理手段,切实保障信息内容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

4.重视统计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信息化专业技能

统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因素,专业的高素质统计人才是实现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要积极培养懂技术的专业技术骨干,充分了解统计行业,丰富自身统计经验,逐步适应统计信息化趋势和发展潮流。制定和完善有助于稳定统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吸引人才的管理机制和政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统筹规划,积极培养适应统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队伍。同时,强化对统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益和效率,并提高信息化手段在统计实践中的应用。依靠信息化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懂统计业务,熟悉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复合型统计人才队伍。

总的来讲,统计信息化是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普及对于统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统计部门需要积极调整自身角色,顺应信息化潮流和趋势,转变统计工作模式和统计信息管理流程。推动统计信息的质量和共享,促进统计工作的改革发展,切实提升统计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统计信息化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明确的是,统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统计部门需要合理制定统计信息化发展目标,优化统计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升统计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切实推动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职能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统计信息化发展及问题研究[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

[2]张凤琴.统计信息化建设对统计管理模式的影响与促进研究[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2.

[3]郑丽伟.有关统计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A].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信息化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