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训练指导的效果研究

2016-01-16 08:58潘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缩唇训练组稳定期

潘玲玲

(福建泉州市第一医院十八区 福建 泉州 36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可出现胸闷、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训练指导可有效地提高其FEV1、FEV1/预计值、FEV/FVC和6MWT的评分,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减少其病情急性加重的次数。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这11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1)其病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规定的慢阻肺稳定期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3]。(2)他们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他们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和神经系统疾病。(4)他们均未患有大泡性肺气肿、气胸及其他影响肺功能的慢性疾病。我们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在训练组55例患者中,有男性45例,女性10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59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4±6.5)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8年至1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6±5.2)年。在常规组55例患者中,有男性43例,女性12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57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7.9)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6年至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5±5.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为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3)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和用药护理。

1.2.2 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训练组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训练指导,进行缩唇式呼吸训练指导的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2)指导患者使用闭口经鼻吸气法进行吸气,并指导其在吸气后鼓起上腹屏气1~2s,然后将其嘴唇缩成鱼嘴状或吹口哨状进行呼气,以便使其呼出的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缓地呼出。(3)指导患者尽量将呼气的时间保持在10s以上,并指导其做到深吸慢呼。(4)每天训练2~4次,每次训练10~20min。

1.3 观察指标[4]

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其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MWT的评分、住院的时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其病情出现急性加重的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5]

我们使用SPSS20.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和6MWT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FEV/FVC和6MWT的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FEV/FVC和6MWT的评分均较接受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训练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FEV1、FEV1/预计值、FEV/FVC和6MWT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和6MWT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其病情出现急性加重次数的比较

训练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训练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其病情出现急性加重的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其病情出现急性加重次数的比较

3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缩唇式呼吸训练指导的训练组患者其接受护理后FEV1、FEV1/预计值、FEV/FVC和6MWT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其病情出现急性加重的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这与沈君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6]。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训练指导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其FEV1、FEV1/预计值、FEV/FVC和6MWT的评分,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减少其病情出现急性加重的次数。

[1] 张兴彩,蔡余力,张伟,等.二十四式太极拳及呼吸功能训练辅助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22):1937-1941.

[2] 施春娜,丁群力,丁云,等.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6):521-523.

[3] 高天敏,周全昌,黄仕聪,等.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32):4514-4516.

[4] 余艳,韩金辉,蒋春燕,等.改良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 15,29(10A):3508-3511.

[5] 孟立波,张影,刘哲,等.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792-3795.

[6] 沈君,韩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方式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0):68-70.

猜你喜欢
缩唇训练组稳定期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缩唇呼吸:肺气肿患者最好的呼吸方式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音乐疗法联合缩唇-腹式呼吸法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超早期吞咽训练对胃管拔出时间影响分析
定量阻力呼气与缩唇呼吸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对比研究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