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尼可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病的效果分析

2016-01-16 08:59梅永现张平安杨柳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通心络尼可地尔病患者

梅永现 张平安 杨柳鑫

(元氏县医院 河北 元氏 051130)

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是除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或扩张、心肌病及瓣膜病以外的一种动脉疾病。此病的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内皮发生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及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随着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的确诊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常伴有心绞痛、非典型胸痛等症状,且其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冠状动脉远端供血延迟等现象[1]。以往,在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主要是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我院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这4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患者的病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等检查后,被确诊患有冠状动脉慢血流病。②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其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均低于40%。③患者均未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肝肾功能性疾病等。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在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8例。他们的年龄在44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2岁。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10例。他们的年龄在42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进行治疗的方法为:①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g/次,1次/d。②让患者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③让患者服用欣康,20mg/次,2次/d。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尼可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进行治疗的方法为 :①让患者服用尼可地尔,每次服用5㎎,每天服2次。②让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每次服用2粒,每天服3次。两组患者均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的1 d同时开始服药,且均进行6个月的治疗。在患者服药期间,观察其CTFC帧数、APN水平及hs-CRP水平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胸痛的症状明显改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5%。在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胸痛的症状明显改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CTFC帧数、APN水平和hs-CRP水平的比较

经过治疗,校正后的TIMI血流计数显示,对照组患者的CTFC平均为35.21±8.35帧,观察组患者的CTFC平均为20.13±7.23帧。观察组患者的CTFC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APN的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APN的平均水平为4.82±0.63 ug/ml,观察组患者APN的平均水平为7.31±0.77ug/ml。观察组患者APN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hs-CRP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hs-CRP的平均水平为3.57±0.65 ug/L,观察组患者hs-CRP的平均水平为2.18±0.81ug/L。观察组患者hs-CRP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TFC帧数、APN水平及hs-CRP水平的比较(`x±s)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非典型胸痛为主,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冠状动脉血流的速度明显降低[2]。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与患者冠状动脉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血管舒缩物质失衡、发生粥样硬化、血小板活动性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3]。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进行治疗,但临床效果不够理想。尼可地尔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血浆APN的水平,有效地降低其血浆hs-CRP的水平。通心络胶囊具有保护患者血管内皮的作用,并可促进其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及保护其心肌微血管的完整性,改善其心肌内微循环的功能,提高其血流灌注的速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CTFC帧数、APN的水平和hs-CRP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此研究结果与刘笃等人[4]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尼可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胸痛的症状,降低其血浆hs-CRP的水平,提高其血浆APN的水平。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危小良,陈柏荣,朱晓丽.脂联素及髓样过氧化物酶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7(6):154

[2] 王世勋,谭蕾.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清 ET-1、hs-CRP 水平的影响.《山东医药》.2015,4(9):325

[3] 徐朝(综述),王胜煌(审校).冠状动脉慢血流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 .2015,9(1):344

[4] 刘笃,秋夏,中华潘迪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实用医学杂志》.2015,3(6):428

猜你喜欢
通心络尼可地尔病患者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尼可地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