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氟马西尼对行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患者实施催醒的效果研究

2016-01-16 08:56刘洪宾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异丙酚苏醒芬太尼

刘洪宾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麻醉科 重庆 合川 401520)

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1]。临床研究发现,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患者很容易发生苏醒困难的情况[2]。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用氟马西尼对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患者实施催醒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催醒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并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并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的78例患者。这78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1)他们均无癫痫病史、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史和精神疾病史。(2)他们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肺、肝和肾功能不全。(3)他们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这78例患者中,有男性45例,女性33例。他们的年龄在23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6)岁。他们的体重指数在18~23kg/m2之间。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催醒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3]

为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方法是:(1)为患者建立足背静脉通道。(2)对患者的BIS、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HR和MAP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3)使用0.5mg的长托宁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4)使用0.05mg/kg的咪达唑仑、0.3mg/kg的依托咪酯、4μg/kg的芬太尼和0.2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5)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使用4~8mg/(kg·h)的异丙酚和0.25~0.30μg/(kg·min)的瑞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静脉泵注。(6)在手术结束前,为患者服用0.3mg的雷莫司琼,以防止其发生术后呕吐。

1.3 催醒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期间,为催醒组患者使用氟马西尼进行催醒,为对照组患者不使用任何药物,只为其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氟马西尼的使用方法为:在患者的手术切口缝合完成并停止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后,使用0.5mg的氟马西尼对其进行静脉注射。

1.4 观察指标

麻醉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和T5的BIS 、MAP和HR以及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术毕至拔管的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IS、MAP和HR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T0的BIS 、MAP和HR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催醒组患者在T1、T2、T3、T4和T5的BIS 、MAP和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IS、MAP和HR的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BIS、MAP和HR的比较 ( ±s)

指标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BIS 对照组 61.8±1.9 61.5±3.3 60.7±2.0 62.4±4.1 63.3±2.3 76.4±3.5催醒组 60.7±1.4 63.0±2.7 68.4±1.3 69.8±4.4 73.8±1.9 86.2±3.7 MAP(mmHg) 对照组 79.0±8.5 77.5±3.7 77.7±2.5 80.7±4.3 79.5±3.1 90.5±4.0催醒组 78.2±6.8 80.2±3.5 88.5±3.3 91.2±3.0 93.0±3.5 93.7±3.5 HR(次/min) 对照组 70.0±5.5 70.8±3.8 71.0±2.7 72.0±4.8 75.4±4.0 78.5±4.4催醒组 70.5±6.1 72.1±4.4 76.4±4.1 80.1±4.6 80.5±3.4 80.8±3.8

2.2 两组患者的术毕至苏醒时间和术毕至拔管时间的比较

催醒组患者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4.41±2.36)min,其术毕至拔管的时间为(5.34±2.30)min。对照组患者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5.48±3.12)min,其术毕至拔管的时间为(6.61±3.58)min。催醒组患者术毕至苏醒的时间和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用氟马西尼进行催醒的催醒组患者其在T1、T2、T3、T4和T5的BIS 、MAP及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毕至苏醒的时间和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用氟马西尼对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患者实施催醒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缩短其术毕至苏醒的时间和术毕至拔管的时间。此催醒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柯海,赵新生.醒脑静注射液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术后催醒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2014,10(7):97-99.

[2] 王容芬,罗云,楼纪萍.盐酸多沙普仑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催醒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4):517-518.

[3] 李亚莉.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4):83-84.

猜你喜欢
异丙酚苏醒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