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6-01-16 08:57周院卫张义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空心踝关节螺钉

周院卫 张义敏

(1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柏树乡卫生院 河南 洛阳 471200;2 河南省汝阳县人民医院 河南 洛阳 471200)

踝关节是人体最为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导致此部位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有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暴力、积累性劳损和病理因素等。近年来,临床上多使用内固定手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内固定手术是指采用克氏针、张力带、螺钉、锁定板等[1]医疗器械对此病患者的骨折灶进行内固定治疗,以达到复位其骨折部位、促进其骨组织自我修复的目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固定术。为进一步探讨此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汝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汝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患有踝关节骨折,而且排除了其发生粉碎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的可能。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7例。他们的年龄为18~69岁,其平均年龄为(35.3±6.5)岁。其中,有57例患者的左踝发生骨折,有51例患者的右踝发生骨折。他们中有47例患者因摔跌伤导致踝关节骨折,有55例患者因交通事故伤导致踝关节骨折,有5例患者因运动伤导致踝关节骨折,有1例患者因殴斗导致踝关节骨折。按照Weber-AO分型标准对这些患者踝关节骨折的类型进行划分:有18例A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有81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有9例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实施腰部麻醉。患者若为内踝骨折,应在其内踝的前外侧做一个长度为4~5cm的弧形切口,切口的方向为下行向后绕过内踝的远端。患者若为外踝骨折,手术切口应在与其腓骨下段的前缘绕过外踝的下端。然后,将患者踝关节处的皮瓣向后翻,暴露其骨折灶。患者的骨折灶若无法充分暴露,可使用巾钳将其骨折块夹住并进行牵引,以充分暴露其关节腔,再将其关节腔内的血肿及散碎的骨组织清理干净。对患者骨折灶的内部进行观察,将嵌入到软组织中的碎骨进行分离并取出。由手术助手在一旁协助手术医生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牵引,手术医生用巾钳将其骨折块夹住并实施复位,再用螺钉将其大骨折块进行妥善的固定,用克氏针将其小骨折块进行固定。在C臂X线机的导视下,观察患者骨折处复位的情况。在确定其骨折处复位的情况良好后,对其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并实施加压和包扎,同时使用U形踝关节石膏托对其踝关节进行辅助外固定。②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为患者实施腰部麻醉。在C臂X线机的监视下,对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处实施手法牵引复位术,即对其骨折处进行牵引的方向与损伤受力的方向相反,对其骨折处的骨块实施推压和复位。按照内踝、外踝、后踝的顺序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患者的骨块若比较难复位,可使用8mm克氏针在C臂X线机监视下对其骨块实施撬拨复位术,并使其错位的骨结构最大程度上地接近或符合解剖复位。然后,对患者的踝关节面实施平整处理,并用2枚8mm克氏针对其踝关节的骨折处进行复位固定,再选取规格合适的加压空心螺钉顺着克氏针拧入到其骨内部并进行内固定。加压螺钉的使用数量应根据患者骨折块的面积及进行复位固定后的骨折灶稳定性的状态而定。最后,使用C臂X线机对患者踝关节骨折处复位的情况进行观察,在确定其骨折处复位的情况良好后,对其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并实施加压和包扎,同时使用U形踝关节石膏托对其踝关节进行辅助外固定。术后6~8周,可指导患者进行谨慎性的踝关节负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并比较其骨折部位愈合的时间。应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后足评分量表[2]对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评估。此评分量表的满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在90分以上,说明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优。患者的评分为75~89分,说明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良。患者的评分为60~74分,说明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可,患者的评分小于60分,说明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差。统计两组患者AOFAS足踝评分的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正负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其骨折部位愈合时间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其骨折部位愈合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其骨折部位愈合时间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的优良率为87.04%,对照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的优良率为70.37%,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的对比

3 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最为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主要行使足部的屈伸功能,能够使人体承受的垂直重力转移至足弓状平面[3]。关节内骨折是踝关节骨折的常见类型。临床上若不能妥善地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复位,可使患者容易患上慢性创伤性踝关节炎,即使其能够站立行走,其受伤的踝部仍然会出现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行走困难的症状。因此,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对其踝关节实施复位重建,使其骨折部位恢复至正常的解剖结构,这对促进其踝关节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其中,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引起的外科创伤较大,而且容易破坏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灶周围的软组织及骨膜,尤其会对骨膜上丰富血管网产生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患者踝关节愈合的质量及愈合的速度。此外,该手术方式还具有手术切口大、术后手术瘢痕明显、内固定物容易外露等缺点[4],因此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近年来,进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中。采用此种手术方法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会破坏其骨膜,可保障其骨折灶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术后其骨折组织的营养供给和自我修复。此种手术方法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用时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或皮瓣坏死的几率低等优点[5],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使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而且能减轻此病患者受到的手术创伤,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此种手术方法可作为踝关节骨折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1] 刘斌,魏尧森,张立岩,等.经皮双侧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6):650-651.

[2] 汤志辉,张俊,王良勇,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2):227.

[3] 赵春海.钢板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1):113.

[4] 冯青,许效坤,曹希武,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6):520-523.

[5] 杨国玉.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20例[J].当代医学,2010,16(14):83.

猜你喜欢
空心踝关节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地球是空心的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空心人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空心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空心针治疗胫腓神经联合损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