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症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2016-01-16 02:29张婉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冠心病护理人员

张婉斌 杨 聃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81)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潜在的和已有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1]。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突然发作时可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其病情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发生危重的并发症[2]。因此,医护人员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护的过程中应为其采取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为了分析对重症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我科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比分析其在置管期间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100例患者均为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重症冠心病患者,其病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其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71.5±2.5)岁,其病程为 5~10 年,平均病程为(7.5±1.5)年。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其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72.5±2.5)岁,其病程为5~10年,平均病程为(7.5±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对科内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科技能培训及相关的考核,提高其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在科内定期开展关于如何防范护理风险的研讨会,对科内出现的护理问题和护理风险进行整改、分析和总结,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②护理人员在巡查病房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置入气管的变化情况,保证其各种置入管道的稳固性和畅通性,并按计划为其拔管。加强对中高危患者进行病房巡查的力度,在进行夜间病房巡查时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和失眠等情况,若发现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率、心律、血压检测,将其病情报告给值班医生,并配合值班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科内实施组长责任制和病床责任制,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③安排专职人员管理科内的医疗器械,设置医疗器械使用登记表,保证相关仪器设备的功能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努力提高操作医疗仪器的能力及应对相关意外事件的能力。④护理人员要熟悉并准确掌握各种药品的使用途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并采用五常法或颜色标识法妥善管理患者所用的药物,保证其进行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气管插管、置入导尿管期间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的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分析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分析n/%]

2.2 对两组患者在置管期间发生非计划拔管情况的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66%。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在置管期间发生非计划拔管情况的分析[n/%]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突然发作时可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其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其病情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发生危重的并发症[2]。因此,医护人员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护的过程中应为其采取以下的风险管理措施:①为老年患者的病床设置护床栏,以防止其发生坠床,在其病房的卫生间增设扶手。②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对其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及药物知识的培训。③由专职人员采用五常法或颜色标识法对患者所用的药物进行管理,以准确地区分并保存其所用的药物。④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在为其静脉输注药物时发生药液静脉外渗等)预先设计合理的干预计划及护理方案。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其在置管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1] 胡柳.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7,7(9):55-56,58.

[2] 王惠明,张建凤,贾娟娟等.合肥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53-854,862.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