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6-01-16 02:29郑丽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小儿护理人员

李 艳 郑丽娜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漯河 462000)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好发生于年龄在3岁以下的儿童[1]。本病的临床特点及症状类似于肺炎,且多由病原体感染而引起,因此病情进展为支气管肺炎的风险极高,可对患儿的生理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2]。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其中男性患儿有49例,女性患儿有31例,他们的年龄为2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5±0.9)岁,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我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吸氧护理、抗心力衰竭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并发症护理及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2.1 心理干预 由于支气管炎患儿年龄较小,在生病后极易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地安抚患儿的情绪,并主动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进行鼓励和安慰,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1.2.2 呼吸道护理 由于婴幼儿的支气管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发生支气管炎后极易出现呼吸不畅、呼吸道堵塞等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吸痰处理,若在吸痰过程中患儿哭闹不止,则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为患儿进行治疗;对于不会咳嗽或咳嗽无力的患儿,应及时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软化、稀释痰液,便于痰液顺利排出。

1.2.3 口腔护理及发热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患儿家长在对患儿进行哺乳后,多给其喂水,以保持其口腔的清洁,降低口腔炎的发生率。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对于体温>38.5℃的患儿,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或药物降温措施对其进行退热处理,以免其发生高热惊厥。

1.2.4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让其对该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以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1.2.5 饮食干预 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让其多进食高维生素、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并嘱患儿家长在给患儿喂食时要保持动作轻柔、小心谨慎,以免患儿发生呛咳、窒息。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患儿的支气管炎症完全吸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患儿的支气管炎症明显吸收,临床症状显著减轻。③无效:患儿的支气管炎症及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

表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2.0±0.3)d,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4.1±0.4)d,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t=26.56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因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常见的易感病原体主要包括:腺病毒、流感杆菌、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3]。该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喘鸣音、咳嗽、喘憋、发热等,部分患儿还伴有下呼吸道梗阻、肺部哮鸣音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发生通气障碍,可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4]。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心理干预、呼吸道护理、健康教育及饮食干预等多方面的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笔者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邱美霞[5]等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徐翠英.8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9):50.

[2] 吕翠媚.小儿支气管炎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9):202-203.

[3] 邵晓莉.对多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的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21-21.

[4] 刘俊蕾.小儿支气管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策略研究[J].医学信息 ,2014,(30):138-138.

[5] 邱美霞,徐宗萍.浅谈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855-2856.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小儿护理人员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