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6-01-16 02:29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肌瘤我院切口

蒋 敏

(广西全州县人民医院 广西 桂林 5415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1]。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排尿困难以及出现继发性贫血、腹部包块等[2],可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疗法治疗该病。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进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这些患者经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均被确诊患有子宫肌瘤,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且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患者中,排除存在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她们的年龄为31~49岁,平均年龄为(41.3±6.4)岁。其中,患有阔韧带肌瘤的患者有21例,患有肌壁间肌瘤的患者有38例,患有子宫颈肌瘤的患者有26例,患有浆膜下肌瘤的患者有9例,患有多发性肌瘤的患者有36例。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前要协助其进行各项检查,并指导其完成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记录其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并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我院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具体的方法是:

1.2.1 进行手术前的护理 ①进行心理护理: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麻醉与治疗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并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从而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进行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要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并保持病房内有适宜的温度、湿度与采光。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的医疗环境,从而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③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要详细为其讲解进行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安全性以及疗效,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2.2 进行手术中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并配合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同时,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其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注意对其进行保暖。

1.2.3 进行手术后的护理 ①进行体位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其在呕吐时发生误吸的情况。在手术结束2h后要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半卧位,以利于对其进行盆腔引流和排痰。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护理人员每隔2h帮助其翻身一次,并对其受压的部位进行按摩,以免其发生压疮。②进行引流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等,一旦发现其引流液的量出现明显的减少或增多,其引流液的颜色或性状发生明显的改变,要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另外,护理人员要定时挤捏引流管,以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发生折叠、扭曲、滑脱等情况。③进行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叮嘱其在2个月内不得进行性生活和盆浴,要告知其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另外,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告知其一旦出现阴道流血、反复发热及腹痛等症状时,要立即到院就诊。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①我院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护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抑郁的程度越严重。②我院将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分为0~3级四个等级。0级:患者在手术后其手术切口不疼痛。1级:患者在手术后其手术切口出现轻微的疼痛,但可以忍受。2级:患者在手术后其手术切口出现明显的疼痛,勉强可以忍受。3级:患者在手术后其手术切口出现剧烈的疼痛,无法忍受。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及术中的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与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103.4±125.7)min与(70.3±123.1)ml,对照组患者手术的用时与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125.6±148.3)min与(87.7±144.5)ml。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与术中的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SDS与S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SDS与SAS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SDS与SAS评分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SDS与SAS评分的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SDS SAS观察组 65 31.5±5.9* 29.0±6.1*对照组 65 43.2±7.2 38.6±6.3

2.3 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疼痛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护后,观察组中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为0级的患者有0例,为1级的患者有47例(72.31%),为2级的患者有16例(24.62%),为3级的患者有2例(3.08%)。对照组中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为0级的患者有0例,为1级的患者有26例(40%),为2级的患者有29例(44.62%),为3级的患者有10例(15.38%)。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子宫肌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子宫切除术与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该病。有研究表明,对进行手术的该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手术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以及SDS与SAS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邵艳梅[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见,对进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其手术用时,并能减轻其术后手术切口的疼痛感,缓解其不良的情绪。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俞水娣.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2,27(21):2014-2015.

[2] 莫建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39-40.

[3] 宋雪花.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14,(11):1743-1744.

[4] 李兰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4,11(2):129-131.

[5] 邵艳梅.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14,(10):1586-1587.

猜你喜欢
肌瘤我院切口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