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评析

2016-01-16 02:29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口病皮疹

曹 嫚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儿科 湖南 衡阳 421002)

手足口病是指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患儿多为3岁以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有发热、四肢出现皮疹等,病情严重时其会发生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等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主要是进行抗病毒等常规西医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我院对收治的57例手足口病患儿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这114例患儿的病情均符合2005年《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规定的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即除患儿的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外,还需满足以下诊断标准中的一点:①患儿有意识状态异常、嗜睡、易惊等临床症状。②患儿出现肢体运动异常、肌张力减低、肢体麻痹无力等症状。③患儿存在脑膜炎刺激征,如呕吐、颈项强直等体征。④患儿出现抽搐的症状。⑤患儿进行腰脑脊液检测、脑电图检查或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表现。将这11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7例患儿。在对照组的57例患儿中,有男性34例,女性23例。他们的年龄在7个月~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2岁。这些患儿的病程为2~4d,平均病程为2.7±0.7d。在观察组的57例患儿中,有男性32例,女性25例。他们的年龄在8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1岁。这些患儿的病程为3~5d,平均病程为2.8±0.5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进行治疗的方法为:①用125ml的甘露醇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以降低其颅内压。甘露醇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32025228。②用10mg/kg体重的利巴韦林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由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51023508。③为患儿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降温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加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丙种球蛋白的使用方法为:用2g/kg体重的丙种球蛋白对患儿进行静脉推注,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次。丙种球蛋白由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S19994004。

1.3 疗效评定标准

结合相关的文献标准[1]将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在用药的48h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其疱疹开始结痂,且无新皮疹出现,其精神症状好转,易惊的症状消失。②有效:在用药的48h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③无效:在用药的48h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将调查统计的内容作为变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46%,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9%。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持续发热被控制的时间、口腔疼痛减轻的时间、退热的时间、惊跳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神经症状改善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组 别 例数 持续发热被控制的时间口腔疼痛减轻的时间退热的时间惊跳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神经症状改善的时间对照组 57 3.54±1.34 6.23±2.12 6.71±1.23 3.42±1.04 10.42±3.13 6.12±0.94 2.73±0.67观察组 57 1.73±0.98 4.11±1.34 4.26±0.84 2.14±0.86 7.13±1.34 3.26±0.74 1.62±0.53 X2 5.256 6.148 6.137 7.858 6.136 4.584 5.148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所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主要是进行抑制全身免疫炎症反应和抗病毒治疗。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此药具有抗病毒、抗细菌等多种作用。丙种球蛋白可抑制未成熟T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从而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2]。有研究表明[3],丙种球蛋白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中和病毒,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丙种球蛋白可抑制手足口病患儿的炎症反应,消除其水肿的症状,恢复其血脑屏障,改善其神经的生理效应和传导功能[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持续发热被控制的时间、口腔疼痛减轻的时间、退热的时间、惊跳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神经症状改善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此研究结果与黄烈华[5]的研究结果相符。另外,有研究[6]表明,使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但本次研究未将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剂量纳入研究的范围,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进行治疗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1] 孔卫乾,王金华,黄洁兴等.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14-416.

[2] 王泳霞.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6(31):102-103.

[3] 李明,苏维.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8(4):486-488.

[4] 郑蓉.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3):60-62.

[5] 黄烈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4):668-669.

[6] 程红球,黄彩华,刘卫东等.丙种球蛋白对手足口病患儿血循环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3):546-548.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口病皮疹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