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丁苯酞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6-01-16 02:29李庆和王国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丁苯丹参神经功能

李庆和 王国祥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宜兴 2142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此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溶栓的方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此种疗法的危险性大,而且受到时间窗的限制,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2]。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此疗法的有效性,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这80例患者经CT检查,均被确诊患有急性脑梗死。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①患有脏器功能损伤。②存在出血的症状。③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过敏。④患有精神疾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他们的年龄为60~80岁,其平均年龄为(65.4±1.4)岁。他们的病程为1个小时~2天,其平均病程为(12.2±0.2)个小时。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他们的年龄为62~85岁,其平均年龄为(65.5±1.5)岁。他们的病程为2个小时~3天,其平均病程为(12.4±0.4)个小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进行抗血小板凝聚、调血脂和降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用法是:取8~16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将其加入到浓度为5%的100~500ml葡萄糖溶液中,使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共治疗2周。为实验组患者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的用法相同。丁苯酞注射液的用法是:静脉滴注,100ml/次,2次/天,共治疗2周。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均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使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严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的标准是:①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的幅度大于90.0%。②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的幅度为50.0%~90.0%。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的幅度小于5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为75.0%。实验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x±s)

2.3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0.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脑血管发生阻塞,导致其脑部缺血和缺氧所致。有研究证实,使用神经保护类的药物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可通过对缺血性反应进行干扰,延长患者受损神经元的存活时间,缩小其脑梗死的面积[4],而且不会引发脑出血。丁苯酞注射液属于神经保护类的药物。此药的作用机制[5]是:①通过改善患者脑部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控制谷氨酸的总释放量,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彻底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控制炎性反应,重新建构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系统。②提高患者脑部缺血的承受力度,保护线粒体。③保护患者脑部的神经元,修复其受损神经,降低其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相关的研究证实,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其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与陈军[6]进行研究的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缓解其病情、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赵立华,缪月琴,张鹏,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8):904-906.

[2] 刘立海,艾明华,吕秀东,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2,27(11):983-984.

[3] 王文敏,张宾美.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120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59-61.

[4] 唐鹏,刘玥,刘鹏,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探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3(8):583-586.

[5] 赵月霞,杨笑,庞耀斌,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3):326-328.

[6] 陈军.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5,43(2):62-64.

猜你喜欢
丁苯丹参神经功能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