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隐裂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2016-01-16 02:30蒋宇男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牙尖上颌磨牙

蒋宇男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牙隐裂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该病患者的患齿上会出现细微的、不易被察觉的裂纹,这些裂纹可深入其牙本质,且具有渐进性、隐匿性及不可复性等特点,是导致患者牙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该病在发病初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检查出来,因此临床上需要对隐裂牙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以明确其好发的牙位,提高对该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隐裂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的方法,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隐裂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隐裂牙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隐裂牙的诊断标准,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疼痛、咬合不适等症状。其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28~62岁,平均年龄为(44.6±6.9)岁。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及结果 指导患者用牙尖紧咬棉签棍,然后突然松口,如果其牙齿出现撕裂样疼痛,则将该牙齿标记为疑似隐裂牙,然后用3%的碘酊涂抹在其疑似隐裂牙的牙颌面上,如果该牙齿的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纹,则可诊断其为隐裂牙。

对这30例患者进行上述检查后共查出52颗隐裂牙。其中,上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以及上颌前磨牙为隐裂牙的好发牙位。详见表1。

表1 52颗隐裂牙的牙位分布情况(n,%)

1.2.2 治疗方法 对于无根尖周炎或牙髓炎等并发症的患者,要磨除其患齿上的裂纹,然后用丁香油粘固粉对其裂纹进行暂时封闭,如果患者在2周后其患齿无不适的症状,则使用永久性的材料对其患齿上的裂纹进行填充。对于有根尖周炎或牙髓炎等并发症的患者,要首先调和其牙颌,将其患齿的陡牙尖磨平,降低其牙尖的斜度与高度,以减少其患齿在咬合时的侧向分力。然后磨除患者患齿上的裂纹,用丁香油粘固粉对其裂纹进行暂时封闭,如果患者在2周后其患齿无不适的症状,则使用永久性的材料对其患齿上的裂纹进行填充。对于需要进行开髓治疗的患者,应首先用钢丝对其隐裂牙进行结扎固定,然后对其进行局部麻醉,拔除其牙髓,并对其牙根管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存在牙冠折裂的情况,则应对其进行全冠修复治疗,以恢复其患齿的咀嚼功能[2]。

1.3 疗效评定标准

我院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患齿的疼痛症状消失,其患齿的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患齿存在轻微的疼痛感,其患齿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经治疗后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这52颗隐裂牙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1%,在接受治疗6个月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详见表2。

表2 52颗隐裂牙的治疗效果[n(%)]

3 讨论

隐裂牙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中,牙齿结构存在缺陷是导致患者出现隐裂牙的主要原因。患者的牙釉质结构存在缺陷,就会使其牙齿的营养代谢出现障碍,从而导致其牙齿出现裂痕。当患者在咬合较硬的食物时,就会使该裂痕扩大,从而使该牙齿出现隐裂,最终使其产生隐裂牙[3]。另外,患者牙尖的斜面过高或过陡,也会导致其出现牙隐裂。因为牙尖过高或过陡会使患者的牙窝沟底部同时受到两个反方向劈裂力的压迫,从而导致其出现牙隐裂[4-5]。隐裂牙在发病的初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检查出来,因此临床上要对隐裂牙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以明确其好发的牙位。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上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以及上颌前磨牙为隐裂牙的好发牙位。经对这52颗隐裂牙经进行牙颌调和、开髓及全冠修复等治疗3个月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1%,经治疗6个月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这与张耀祖[6]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见,多数隐裂牙均有一定的好发牙位,因此临床医生应准确地掌握隐裂牙的好发牙位,以提高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沈培民.72例隐裂牙的诊断与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口腔医学 ,2012,32(4):250-251.

[2] 汪世超,葛宇.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牙及隐裂纹的对称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5,21(3):45-48.

[3] 吴纲,王春风,张苏娜等.根据牙髓状态采取不同措施治疗隐裂牙的临床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4,(3):264-266,283.

[4] 燕小勤,范媛,段义峰等.156例隐裂牙治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口腔医学 ,2012,32(8):509-510.

[5] 沈培民.72例隐裂牙的诊断与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口腔医学 ,2012,32(4):250-251.

[6] 张耀祖,各冬华.早期隐裂牙60颗两种治疗方法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203-1204.

猜你喜欢
牙尖上颌磨牙
WK-10型电铲防防止铲齿丢失影像监控改进与应用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风只有一只脚(6)
“牙尖”相声不止牙尖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