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凝时忆旧京

2016-01-16 16:31朱万章
中国收藏 2016年1期
关键词:风貌风俗画家

朱万章

在20世纪末以来的新北京人眼里,看到的北京城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北京是有天壤之别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化大都市都能见到,而老北京的胡同、牌楼、四合院、风土人情等则只能在北京城才有。不无遗憾的是,这种颇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建筑和风情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的日新月异以及不可逆转的潮流演进,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可喜的是,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画家,在仅存的遗迹和残存的记忆中,用自己五彩的笔触和充满激情的生命意志,绘制出老北京百科全书式的市井风俗画,为我们了解老北京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这位守望传统的土著画家便是盛锡珊。

盛锡珊(1925年至2015年)祖籍河北昌平,出生于北京。他在幼年(即上世纪30年代)便在中国画学研究会从画家周肇祥(1880年至1954年)、祁昆(1901年至1944年)等人习山水、人物,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1949年以后,他在文工团、剧院或电影剧组从事舞美设计。他以画风俗画和历史故事插图著称,同时兼擅水粉、水彩画,出版有《老北京·市井风情画》、《中国历史故事》(插图)、《风筝》、《晴雯》、《紧箍咒》等。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盛锡珊晚年以其日积月累的无数北京风情及历史景观粉本,创作了数百幅北京风俗系列画,并一度在北京的报纸连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包括老北京的城池街市、胡同百业、世象风俗和店堂楼苑等在内的风俗画卷,在盛锡珊笔下得到生动再现。他施之以水彩或水粉,赋色淡雅,尽量忠实于原来的风貌。人物的服饰、造型,牌楼、匾额等各式建筑,无一不跃然纸上。无论自然景观,抑或人文风景,均很好地传递了20世纪上半叶的旧京风貌。这是一段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更是很多老北京人魂牵梦萦的集体回忆。所以,当文物鉴藏家王世襄(1914年至2009年)看到这些欲说还休的画面时,禁不住赋诗歌咏:“万春亭上迎朝旭,银淀桥头揽夕岚。胜迹京华余几许,画图待与梦同参。”而另一文物鉴藏家朱家溍(1914年至2003年)则认为盛锡珊“能够把我们说不出的梦境展现给读者及后人看,当然是难能可贵又可喜可贺了”。他们都道出了长期居住在北京、对老北京怀有深厚感情的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盛锡珊的画大多为小品,但小中见大,咫尺之间见乾坤。无论是永定门、前门大街、天安门、地安门、庙宇等气势宏伟的建筑,还是戏院、店铺、澡堂、客舍等微观场所,或者是办堂会、祭月、耍龙的、拜年、祭财神、打更、买卖等民俗或生活场景,都能以不同的笔致,以微缩景观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他的绘画中西结合,将西画的材料与中国画技法水乳交融,写实而不拘泥于形似,细致而不生硬。一般说来,画家描绘一地风俗景观的难处在于,太似则易流于呆板,堕入俗境;不似则无法再现历史,偏离主题。盛锡珊恰恰有效地规避两难之境,在形似中不乏写意,写意中不忘肖形。以故读其画,清新自然,不流于俗,在雅俗之间找到一种平静之美。长期以来,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其原因之一便是该画为我们认识12世纪汴京的城市风俗与历史情境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无疑,若干年后,盛锡珊的北京风俗系列画也可称得上是另一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成为后人认识20世纪前期北京世貌风情的重要图像之一。

清代画家唐岱(1673年至1752年后)曾在其《绘事发微》中说:“能画者品四时之景物,分南北之风俗,明乎物理,察乎人事。”纵览盛锡珊系列画作,正可印证其正是这样的“能画者”。他的“明乎物理,察乎人事”,为我们留住了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毋庸置疑,北京城的风貌正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如四合院、城墙),还是非物质的生活状态,都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我们即便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穿越到燕京风貌,领略城南旧事。如今,惟有盛锡珊风俗画,将旧时月色定格,成为一段永恒的回忆。

或许,这便是盛锡珊绘画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风貌风俗画家
包裹的一切
酷炫小画家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跟踪导练(四)4
库车城市风貌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
新休闲主义风貌
泥火的实验和表达理念的个人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