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编辑的12条建议

2016-01-19 18:57米加德
出版参考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专业培训学术活动好书

米加德

一年365天,看起来很长;一年12个月,算起来很短。为了帮助新编辑成长,笔者提12条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条,至少订阅一份报刊。出版人,特别是编辑人员,不阅读行业报刊,不了解行业动态,那怎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的市场情况呢?

第二条,至少品读一本图书。出版社的员工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也不少。年轻人刚告别学校生活,走上工作岗位,往往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成为出版社的员工,一年至少要读一本好书。阅读的习惯不能丢,阅读的热情不能减!

第三条,至少出席一次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对打牢个人的思想理论根基,开阔视野,更新知识观念帮助很大。特别是出版社的编辑人员,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不仅能紧跟学术发展,掌握社会潮流,联系作者,还能从中感知有价值的选题。

第四条,至少参加一次专业培训。编辑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肯干肯学,才能进步。专业培训是编辑提高业务最好的途径。外出学习培训效果更好。

第五条,至少发表一篇论文。编辑不写文章,不作研究,编辑工作也不会有多好。没有思想的编辑不是好编辑。一年至少发表一篇理论文章,多年下来,发表的文章就多了。这既是个人的一种思想积淀,也会为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

第六条,至少策划一套选题。无论是老编辑还是新编辑,一年至少要出一本让大家和自己满意的书,对出版社的编辑而言,只要积极肯干,努力工作,很容易做好。

第七条,至少获得一个奖励。奖不在大小,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省市级的,还是本单位的,都需要去争取,去努力。不争取,不准备,不追求,什么都得不到。一个人只要有获奖的追求,就可以促使他进一步把工作做好。一旦获奖,就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有了工作的快乐和动力,还有什么事干不好呢?

第八条,至少开展一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我们的出版物是否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的售后服务跟没跟上,社会的需求是什么,有价值的选题从何而来,兄弟出版社在干什么等,不调研,不了解市场,不了解需求,闭门造车,能编辑出好书吗?能提高服务水平吗?

第九条,至少观看一场演出。作为出版人,观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是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人孤陋寡闻,必然导致思想认识浅薄,文化水准不高,心胸狭窄。这样就很难把出版工作做好。

第十条,至少坚持一项运动。出版人从事的图书出版,是一项智力劳动,活动量小,需要平时注重锻炼身体。身体搞不好,怎么开展工作呢?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锻炼。

第十一条,至少安排一趟旅行。旅行可以调节心情,开阔眼界,和睦家庭,健康身心。国家提倡带薪休假,出版社也支持。

第十二条,至少书写一手好字。现在的工作基本依赖电脑,大家都很少写字。但写好字是个人文化素养的一种外在表现。编辑人员需要跟作者、社会联系,免不了动笔。写字写不好,签名认不到,别人怎么看?写字代表了自己的形象,并且代表了自己一生的形象,自然就很重要了。

做大事的人,一定是从小事做起的。一件小事看上去虽小,但许多小事叠加起来就大了。把所有的小事做好,就成了大事。

荀子在《劝学》中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祝愿大家早日兴“风雨”,成“蛟龙”!

(作者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

猜你喜欢
专业培训学术活动好书
演出及学术活动
推荐一本好书
学术活动
好书共享
涵盖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影音与智能技术的专业培训 2017 CEDIA系列培训杭州中级班报道
我校近期重要演出、学术活动剪影(一)
爬冰卧雪砺精兵
——2017年度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专业培训拉开序幕
澳大利亚 立法早,法律体系完善,重视对交警展开专业培训
2012年其他重要宪法学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