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2016-01-20 03:59崔桂杰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6700山东省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山东潍坊6700
关键词:厌食症西医小儿

崔桂杰,曾 苓(.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6700;.山东省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山东 潍坊 67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崔桂杰1,曾 苓2
(1.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2.山东省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 探讨小儿厌食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实际治疗疗效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厌食症小儿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与疾病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差距,最终对比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厌食症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并不能实现根治,虽然从表上看有明显成效,但西医药物对患者的肠胃系统损伤较大,甚至破坏患者的自我消化系统,而中医治疗方法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中药药物对患者的机体进行调节,有助于患者后期康复,因此,该种治疗方法的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小儿厌食症;中西医结合;葡萄糖酸锌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成长期经常出现的病理性症状,一般表现为儿童长时间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拒食的现象,主要出现在6岁以下群体中,如果该症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会引发营养失衡而出现各种健康问题,轻则发育受限,免疫力下降,重则器官衰竭、脱水,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常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但西医药物对儿童的身体造成的损伤较大,不利于儿童后期成长,而中药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抵消西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消化系统运转,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有效治疗手段,基于此,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以近一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患有厌食症的小儿病患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并分析针对小儿厌食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实际治疗疗效与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厌食症小儿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实验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3.7±1.8)岁;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2±1.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与疾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给患者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次/d,4岁以上儿童服用2次/d,以1个月为1疗程,同时给予酸梭菌活菌片,服用2次/d,以1个月为1疗程[1]。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中医药物进行治疗,配制专门的中医药物,药物成分主要包括:仓术、山楂、柴胡;茯苓等,如果患者的体质偏虚则增加乌梅、花粉等药物,如果患者体质偏湿则增加厚朴等药物,水煎熬制100 mL,服用10 mL/次,以1个月为1疗程。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病理学将厌食症定义为患者长时间对事物产生排斥、厌恶情绪,日进食量异常减少的一种异常摄食行为,患者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包括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现代西医理论研究后称,厌食症的成因相对比较复杂,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是解决厌食症的切入点。现代医学研究普遍性认为厌食症出现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患者患有胃肠道类疾病,以及其它身体部位的器质性疾病,如肝炎、肠炎等引发的腹泻;第二,体内微量元素的不平衡与欠缺也是造成该种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缺锌会影响味觉功能,从而影响进食,因此,治疗该种疾病是首先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充微量元素;第三,儿童在成长阶段会因家长因素而产生饮食结构偏差,容易引起偏食习惯;第四,父母意愿强制饮食,长此以往形成条件性厌食;第五,儿童运动量不足,胃肠消化功能滞后引发消化功能退化;第六,过量补充维生素而导致饮食结构失调,出现厌食。

从中医学理论来看,小儿厌食属于“恶食”范畴,由饮食不节、脾胃不和所致,同时,患者还会伴随出现运动不健而饮食不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厌食症状[3]。因此,中药方剂中胡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木香、枳壳、陈皮、青皮消积调气运脾,莪术、三棱行气化瘀,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消食开胃导滞。诸药共奏燥湿健脾、行气消滞的功效[4]。同时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胡黄连具有促进消化腺分泌作用,木香、枳壳、青皮具有兴奋胃肠、道以及增强其收缩力作用,莱菔子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麦芽、谷芽可助消化[5]。因此,针对该种病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实现本虚标治,其最终治疗疗效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厌食症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并不能实现根治,虽然从表上看有明显成效,但西医药物对患者的肠胃系统损伤较大,甚至破坏患者的自我消化系统,而中医治疗方法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中药药物对患者的机体进行调节,有助于患者后期康复,因此,该种治疗方法的治疗疗效更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袁 斌,孙轶秋,韩新民,朱先康,李 辉,杨 江.调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9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0,02:27-29.

[2]张健林,肖 萍.小儿厌食症的研究和中西医治疗[J].医学综述,2010,08:1198-1201.

[3]王亚萍,李江全.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4:335-337.

[4]王素梅,陈美娟,郝宏文,郑 军,李荣辉,田建东,吴力群,张 虹,崔 霞.辨证取穴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12:925-927.

[5]张志巧,夏以琳.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近况[J].中医学报,2012,01:88-90.

本文编辑:王 琦

R723

B

ISSN.2095-6681.2016.09.126.02

猜你喜欢
厌食症西医小儿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夜盗小儿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小儿涵之三事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