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2016-01-20 03:59李艳军卢龙县中医院河北秦皇岛66400
关键词:螺旋杆菌萎缩性螺杆菌

李艳军(卢龙县中医院,河北 秦皇岛 66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李艳军
(卢龙县中医院,河北 秦皇岛 664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41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21例与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取替普瑞酮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胃复春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疗效,血清中IL-6β、ICAM-1和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2%高于对照组的77.50%,IL-6β、ICAM-1及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慢性萎缩性胃炎;替普瑞酮;胃复春;疗效

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多,5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数占到一半[1]。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的炎症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反酸等症状,多数患者还会出现食欲降低。同时,也是胃癌前疾病的关键阶段[2]。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有中医中药疗法、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最好[3-4]。基于此,本研究对替普瑞酮联合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41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21例与对照组120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试验组男62例,女59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6.8±3.7)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5.2±2.3)年。对照组男63例,女57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6.7±3.6)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病程(5.1±2.4)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三联疗法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肘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β(白细胞介素)、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和CRP(C-反应蛋白)的表达量。对照组采取替普瑞酮治疗方案,给予饭后口服替普瑞酮胶囊进行治疗,50 mg/次,3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胃复春治疗方案,给予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连续治疗半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

1.4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病症明显好转,良好预后;(2)好转:病症缓解,良好预后情况得到改善;(3)无效:病症无缓解,良好预后情况无改善。IL-6β、ICAM-1和CRP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 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2%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IL-6β、ICAM-1及CRP变化情况

T1(T1:治疗前,T0治疗后)时刻,试验组IL-6β、ICAM-1及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L-6β、ICAM-1及CRP变化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刻 IL-6β(pg/ml) CRP(mg/L) ICAM-1(ng/ml)试验组 T0 491.71±33.25 3.45±1.13 14.43±2.01 T1 263.43±26.47* 0.98±0.24* 4.88±1.39*对照组 T0 491.73±33.42 3.47±1.14 14.44±2.03 T1 372.22±29.55 2.52±0.76 10.39±2.17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胃黏膜损害性疾病[5]。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具体的发病机制有待探究,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等有一定的关系[6]。有报道称,替普瑞酮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不佳[7]。中药制剂胃复春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发挥益气健脾,解毒等功效。此外,两者联合还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促进细胞再生和抑制炎症反应[8]。本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方案显著改善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不良病症同时能够有效抑制IL-6β、ICAM-1及CRP等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对组织的损伤,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吴万丰,刘新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3):58-60.

[2]徐亚熙,胡海青,魏夫荣,等.应用定标活检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替普瑞酮和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学的疗效[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109-112.

[3]杨齐华,王伯军,周浩杰,等.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对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远期转归65例临床研究[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17(1):64-65.

[4]刁 鹏,夏李明,廖纬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1161-1164.

[5]谢 杰.替普瑞酮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6):46-49.

[6]方燕飞,赵 岚,林正铧,等.应用定标活检技术优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疗程[J].中华内科杂志,2014,20(34):210-212.

[7]朱红树,魏 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4):3679-3681.

[8]贾 民.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35(11):3035-303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73.3

B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萎缩性螺杆菌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