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6-01-20 03:59王学文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关键词:降血糖针灸胰岛素

王学文(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糖尿病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学文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糖尿病;中西医;研究

糖尿病在中医里被称为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药治疗消渴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善于早期干预,在稳定血糖方面有独到的方法。而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苔脉情况来辨证用药,并不是像西医一样标准化,根据不同情况辨证论治更具有科学性。同时在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处,除了传统的中药汤剂外,还可以根据病人病情,具体制定诸如针灸、按摩、理疗及养生调护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并发症方面有明显效果。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传统医学也在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的进步,取得各个方面的新进展,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亦是如此。本文将细致论述中西医在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性进展。

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治疗的研究

糖尿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生活环境与肥胖等。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控制血糖,治疗方式主要分包括药物治疗、患者教育、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即大体分为药物疗法或非药物疗法。

1.1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常用药物有:①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可以保护胰岛,但副作用较大;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主要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常使用的主要有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②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双胍类;③胰岛素类: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米格列醇,米格列醇⑤肠促胰岛素及DPPIL抑制剂。以上药物具有疗效明显的优点,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血糖,但长期服用对于肝脏和肾脏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1.2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治疗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应该综合治疗:①糖尿病教育:做好基础知识的宣教,贯彻三级预防,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对糖尿病的治疗尤为重要。②运动治疗:坚持适当的中强度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③饮食治疗:糖尿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并避免进食含糖食物,食用低盐低脂的食物,少食多餐。非药物治疗疗效明显且没有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2 中医对糖尿病治疗的研究

消渴多以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为病因,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为病机。因此,治疗上因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疗原则,注意血脉瘀滞、阴损及阳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并针对病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辨证论治

冯文才认为气虚导致精血不化,后天之精不足难以充养五脏六腑,就出现如李东垣说的“脾气弱则肌肉削”的现象,也就解释了糖尿病人中后期面色憔悴、消瘦[1]。赵杰根据阴亏虚程度的不同,将阴虚分为脾阴独虚,气阴两虚,脾气下脱3个阶段;认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大法是滋阴清热,而滋阴的关键是滋脾阴[2]。孙立从痰湿认识糖尿病,认为糖尿病是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渗注脉中,是津停气阻,津亏血瘀,水湿痰饮与瘀血交阻的具体表现[3]。雷根平认为湿热病机的形成对糖尿病的发病和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李怡认为糖尿病因“毒”而生,其发病与外邪侵袭和机体的遗传易感性、机体清除内外邪毒的能力有关[5]。总结各医家的思想,都是从气阴两虚、痰湿热毒着手来辩证施治,以期提高疗效。

2.2单味中药、中成药的治疗

中药可以有效地治疗消渴并发症,吕景娣运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功效中2种功效的中药来降血糖取得了良好的疗效[6]。陈吉生利用中药房资源,获得治疗糖尿病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了解到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益气养阴为主,其治疗主要包括单味中药治疗、基本方治疗、中成药治疗,得出中药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发挥了中医在预防、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的结论[7]。姚芳为总结中成药治疗的疗效,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予以渴乐宁胶囊、六味地黄丸、愈三消胶囊等治疗。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在疗效之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得出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建议推广的结论[8]。

2.3针灸及穴位注射的治疗

针灸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是非药物疗法干预人体血糖的重要手段。刘美君为观察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以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对选中的患者85例,选取膻中、气海、足三里、脾俞、章门等穴位进行治疗,得出针灸对气阴两虚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糖、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具有良性调整作用的结论[9]。王姣芳为探究与分析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运用随机数字表法从糖尿病患者112例选取患者56例常规西药治疗;患者56例取穴于太溪穴、三焦俞穴、劳宫穴、厥阴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治疗,结果中医针灸组的总有效率较常规西医组明显提升,得出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显著的结论[10]。王开成为探究穴位注射对糖尿病的疗效,选取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选用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比后得出治疗组能有效纠正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状况,改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及胰岛β细胞功能、在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11]。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中药降血糖效果虽不及西药,但疗效持久而缓和;西药降血糖作用快速而效强,但存在副作用。因此,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常常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何强成为探究中西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选取患者197例为观察组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另197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9%,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能更好的改善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并发症的结论[12]。

4 结 语

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早发现、坚持治疗、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控制饮食都对疾病的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医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西医在降血糖上疗效迅速且诊断更加明确,因此坚持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可以扬长避短,对取得最佳的糖尿病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1]冯文才.糖尿病中、后期病机多以气虚为本[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2):147-148.

[2]赵 杰.糖尿病从脾阴虚辨治体会[J].中医杂志,2001,42(10):592-593.

[3]孙 立.多虚实因素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6):134-136.

[4]雷根平.论湿热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11(6):7-8.

[5]李 怡.从“毒”而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2):119-120.

[6]吕景娣,苗艳艳,苗明三.单味中药降血糖作用特点分析[J].中医学报,2012,27(10):1314-1318.

[7]陈吉生,郑 聪.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3):276-278.

[8]姚 芳.中成药治疗78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64.

[9]刘美君,刘志诚,徐 斌.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3022-3025.

[10]王姣芳.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56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12(1):85.

[11]王开成,任益江,陈金余.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作用[J].天津中医药,2012,29(2):149-152.

[12]何强成,曹俊杰.中西结合治疗197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J].维吾尔医药,2013,(2):88-89.

本文编辑:刘帅帅

R587.1

A

ISSN.2095-6681.2016.09.180.02

猜你喜欢
降血糖针灸胰岛素
吃素无法降血糖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规律运动,巧降血糖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苦瓜能降血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