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满洲省委对抗日义勇军的组织领导

2016-01-24 16:06张明蕾
世纪桥 2015年12期

张明蕾

摘要:在党中央的指导下,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满洲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英勇顽强地投入组织发动东北人民武装抗日的斗争洪流,使东北几十万义勇军与千百万工农劳苦大众,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关键词:九一八;中共满洲省委;抗日义勇军;组织领导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2-0006-02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共满洲省委立即投入到发动和领导东北民众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共满洲省委第一时间提出收复失地、坚决抗日的正确主张,事变发生后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局势,会后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深刻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旗帜鲜明地号召“工农兵劳苦群众开展英勇的斗争,罢工、罢课、罢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投降卖国的国民党。”同时,中共满洲省委坚决执行党中央指示,武装工农群众,联合一切爱国力量,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1日,中共满洲省委召开会议,作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及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并通电全国。9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按照中央精神,中共满洲省委动员全体党团员,集中一切力量作好宣传及组织发动工作,印发宣言、张贴标语、举办干部训练班,同时将现有的工作人员陆续派到锦州、东边道、辽西、新民、吉林、黑龙江以及南满路、中东路沿线各地去巡视,指导和帮助当地党组织开展抗日救国斗争的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广泛宣传。深刻揭露日本欲将中国东北变为其殖民地的狼子野心,号召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坚决抗日,坚决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的坚定信念。

由于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以来有大批朝鲜爱国者流亡到东北,日本侵略者为削弱中朝人民的抗日力量,大肆挑拨民族关系。因而9月20日中共满洲省委与团省委又共同发出了《告群众书》,号召全满朝鲜工人、农民、学生及一切劳苦的革命群众,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和广大的革命的中国工农兵劳苦群众弟兄们携起手来,直接参加伟大的中国革命,消灭帝国主义国民党”,争取获得解放和革命的最后成功。

1932年初,刚刚组建的以罗登贤为首的中共满洲省委认真学习了周恩来发表在《红旗周报》上的关于组织救国义勇军的文章,并于3月15日和2月6日先后发表了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三、第四次宣言,号召全满工农兵民众,自动武装起来,组织义勇队抗击日军。

1932年春,当辽、吉、黑抗日义勇军广泛兴起之时,中共满洲省委高度评价了东北地区的抗日形势,指出:“千百万工农失业学生群众已开始了自动武装起来成立广大的义勇军。士兵与民众义勇军更继续扩大英勇的反日战争,现在更大规模向着奉天、长春、哈尔滨城市进攻,使日本帝国主义及‘独立政府惊慌失措,不能不承认‘新京被包围之势。”省委在决议中指示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大规模的组织义勇军的工作”,用目前各地的反日战争来动员广大群众建立义勇军组织,尤其是中东线、松花江、辽西、安东、吉林等地方更须以义勇军组织游击队,在敌后方发展游击战争,袭击敌人粮食与运输,解除敌人的武装,用各种方法夺取武器,武装自己。

1932年4月15日,就在国联调查团来到中国,国民政府对和平解决东北问题抱有极大期待的时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

为了加强党对义勇军的领导和支援,除省委领导人如罗登贤、何成湘、金伯阳、杨林等经常到各地巡视指导外,还连续加派党团员到义勇军中进行工作,到1932年上半年,党在义勇军中的工作已有很大发展。

例如,1932年1月,日军进攻哈尔滨前,党在26旅、28旅迫击炮连都开展了工作,并建立了党支部。党的同志除了做士兵的组织发动工作外,还积极参加战斗。在哈尔滨保卫战中,上述部队在党团员的带动下,英勇杀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许多党团员在这次保卫战中牺牲,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党发动的中东路东线工人几乎完全加入了反日红枪会,他们与农民一起边生产边与日军战斗,沿中东路约有两三万人之众,他们还在东线的阿城打败了日本军队,把日军赶到铁甲车上,群众愤怒的用斧子砍、铁锤敲。党组织因势利导,派人到苇沙河、阿什河一带积极帮助改编队伍,作为我党领导红枪会的基础。另外在吉林自卫军和吉林抗日救国军冯占海、宫长海、田霖等部队中也有党员甚至建有党的支部、小组,宫长海部的一个骑兵营就是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该营在会发恒、桶子沟等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

李海青部义勇军主要成分多是农民,最初仅有1000余人,占领扶余、农安等地后,提出了“打倒日本”、“打倒新国家”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学生群众的拥护,入伍十分踊跃,队伍迅速发展到30000余人。李海青感到队伍过大不利于统一指挥,于是派代表找党组织帮助。省委了解情况后,派人与其两次接头,并派出部分党团员到该部工作。在扶余等地党组织帮助下,一批爱国志士和进步青年陆续被输送到该部,成为该部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骨干,其中著名的有柳青庭、粱文丹、孟述先等。该部在党组织的影响和帮助下,该部战斗力大增,成为远近闻名的抗日劲旅。

省委派往吉林救国军王德林部的党团员数量较多,在王德林准备起义过程中,东满特委派胡泽民、王生柏等十余名同志参加发动工作。起义后,延吉县委派李延禄同志到该部加强工作力量,后被任命为参谋长兼补充团团长。党员李光组织了以党团员为骨干的别动队,与补充团成为救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1932年夏在吉林自卫军中工作的省军委书记周保中又被王德林聘任为中国国民救国军总参议、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同时,满洲省委和宁安党组织还派选几十人到王德林、刘万奎部队中担任秘书、宣传部长、小队长等,发挥了领导骨干作用。周保中在救国军中组建了几个兵士支部,发展党的组织;王德林部中国国民救国军的迅速发展,与中共的领导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辽西是“满洲义勇军反日战争发动最早”的地方,义勇军的斗争给日军以很大打击,夺回了日军占据的很多地方。在辽西义勇军兴起时,满洲省委根据中央指示,从驻关内的东北军中选派了一批党团员到辽西去组织发动义勇军。奉天特委也先后派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到义勇军王全一及张海天部及台安、辽中一带义勇军中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1932年1月27日,省委在《满洲工作近况》中作了这样的描述:“辽西一带的农民群众,在反日的愤怒中,自动的武装起来,实行驱逐日本出占领地,并开始实行游击的策略,给日本帝国主义空前的打击。义勇军的数量仅在辽西一带至少亦在50000以上。”

从1931年10月到1932年末,中共满洲省委先后向各地义勇军队伍派出100余名中共党员。著名的抗日将领、共产党员李延禄、周保中曾分别担任“国民救国军”王德林部的参谋长、总参议。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先后派省委军委书记杨林、杨靖宇同志到南满,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童长荣到东满,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到巴彦、珠河,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到汤原,组织和领导创建抗日武装工作。1932年7月底,中共北平市委还派党员冯基平、进步青年李兆麟到辽西抗日救国军中开展工作。

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带领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众支援和参加义勇军,派出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深入到义勇军中,加强力量,组织和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这些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以后组建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坚持并全面开展东北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党中央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满洲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在白色恐怖下,奋不顾身地投身于组织发动东北人民武装抗日的斗争洪流,卓有成效地组织、领导了抗日义勇军的斗争,使东北几十万义勇军与千百万工农劳苦群众紧密团结起来,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北满、南满、中东路的东西线、哈长线、南满线、奉山线、吉海、吉敦、吉长各铁路的沿线,松花江、牡丹江的沿岸集中了无数的义勇军,他们英勇的战斗行为影响着整个满洲。它震撼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满洲铁血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