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中西尔维亚的女性意识解读

2016-01-25 14:06
山花 2015年18期
关键词:女同性恋逃离门罗

引 言

爱丽丝·门罗是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迄今为止已出版14部作品,包括13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逃离》是她的代表作,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获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和英联邦作家奖。《逃离》中女主角为卡拉,在故事中卡拉两次选择逃离。许多国内的学者对卡拉进行了分析,如于艳平(2011年)、陈凤(2010年)等。但小说中还有一位重要的女性是西尔维亚或贾米森太太,可以称为小说中的女配角。这个角色同样非常重要,是逃离在生活中另一女性。但是还鲜有学者对西尔维亚或贾米森太太这一角色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女性意识在这角色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因此本文从女性意识的视角解读《逃离》中的西尔维亚。以下是西尔维亚的一些身份、个性及她的主要思想和行为,这和她的女性意识紧密相关。

女教师

西尔维亚在短篇小说《逃离》中的身份是已故诗人贾米森的妻子,职业是大学教师,是一位知识分子。在此之前,西尔维亚的青春及爱情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她很独立,独自开车去离家四十里的大学城教书,她有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推测作为女性,她在年轻时,一定是有追求的女人,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社会价值。并且为了这一点也曾经努力奋斗,受到过高等教育,最后从事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人才。她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能够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同时她也在思考一些人生的问题。例如在她丈夫贾米森去世后,为了调节心情,她前往希腊旅行。一天她想,念书又为了什么呢?这也是她在丈夫去世后在思考的一些哲学问题,生与死的命题。诗人贾米森可谓是西尔维亚的大丈夫,他比西尔维亚大将近20岁了,可以当她老一辈人了。但他们结为夫妻。结果这位大丈夫早早地离去了,只剩下西尔维亚一个人。是什么使西尔维亚嫁给大丈夫贾米森的呢?或许是因为贾米森的诗吧。现在丈夫已经死去,诗书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从小到大,念了那么多书又为了什么呢?念书并没有阻止自己嫁给这么一位大丈夫,自己注定是要孤独半生的。

女同性恋

西尔维亚和丈夫贾米森没有子女,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子女,也许是年龄的问题,也许妻子西尔维亚是女同性恋。凡是西尔维亚认为值得写的诗,他的丈夫都认为不值得写。她对大学里修植物学课的学生和卡拉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她自己认为也许是因为她们没有孩子,那是一种移位的母爱。但她的女朋友们不这么认为,她们说她“迷恋”上了一个年轻女孩。通过对西尔维亚的心理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西尔维亚总是希望能够尽快见到卡拉,而一旦听到卡拉的脚步声,又感到害羞起来。有一次,卡拉在西尔维亚的头顶吻了一下,表示快活起来吧,或者是活儿快干完了。但自此以后,这一吻却留在了西尔维亚的心里。在西尔维亚看来这吻就像花朵一样,花瓣在她内心张开了,心里乱哄哄的。

而西尔维亚所教的植物学班里聪明勤奋的女生在她周围时,她会渴望她们“无法设想的亲密”。在她看来,卡拉像她初中的某几个女同学,她们聪明又不聪明过头,连快活都是快活得自自然然的。通过所有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推断,西尔维亚是个女同性恋者。她对女性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却对她的丈夫敬而远之。

一个同性恋者嫁给一个异性,大20多岁的老一辈,结果会怎么样呢?在她丈夫死后,她希望摆脱一切跟他丈夫有关的东西,把一切都烧掉。可见,同性恋者西尔维亚也在逃离,不断地逃离与异性的婚姻。在贾米森死后,西尔维亚和她丈夫的卧室早就被扫除和清理,仿佛什么事儿都未曾在这里发生过似的。这次是西尔维亚胜利了,她终于逃离了比她大将近20岁的这个可以当她老一辈人的丈夫。有关他的一切都离开了,他穿过的每一件衣服,他的姐妹送的礼物,全都堆在汽车的后座上拉到廉价二手货铺子去了。他吃的药和没有打开的营养饮品等所有这一切,全都扔到垃圾站去。她甚至不想多看到这些东西一分钟。对于他们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我们可见一斑。

青春与自由

《逃离》出版于2004年,门罗出生在1931年,也就是说门罗73岁时出版了这篇短篇小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的门罗,一定对青春有无限的留恋。任何即将失去或已经失去青春的女人都对自己的青春有无限的留恋。这一点门罗也在自己的小说中有所反应。在《逃离》中,西尔维亚就是一个这样的女人。在小说中西尔维亚没有具体的年龄,但是我们知道他的丈夫已经病死了。至少我们知道她已经不再年轻了。看到年轻人的漂亮有多么感慨呀!岁月太残酷无情了,逝去的青春到哪里去了?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当年轻的卡拉在西尔维亚家帮忙打扫卫生时,西尔维亚看到她感觉她是“如此健康、充满活力”。

西尔维亚的女性意识很强,如帮助无助的卡拉出逃去寻找自由和幸福。在西尔维亚家,当年轻的卡拉想到自己的丈夫克拉克时,她很痛苦,连脸都有点肿了。她放声大哭起来,鼻涕眼泪都一起出来了。这时候,西尔维亚赶紧安慰她。作为一个年长的女性,当得知卡拉是受不了自己的丈夫时,有着强烈女性意识的西尔维亚认为卡拉是不幸福的,是没有自由的,她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下定决心帮助这个自己怀有复杂感情的年轻女人:卡拉。西尔维亚尽力启发卡拉,想想怎么办?卡拉说自己想出走,但是没有钱,也没有可以投奔的亲戚。卡拉怕影响将来自己家的生意,除非被打得遍体鳞伤,否则不会去妇女庇护所。卡拉的情况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她哭得那样绝望。在这种情况下,西尔维亚决心帮助绝望的卡拉。她拿出自己年轻时的衣服和自己的钱资助卡拉出逃,并且举杯庆祝卡拉获得自由。为了卡拉的安全着想,西尔维亚建议卡拉住到自己在多伦多的一个朋友那里,等找到工作后再搬出去。在载着卡拉的大巴走远了之后,西尔维亚还帮助卡拉放了一张纸条在卡拉丈夫克拉克家的信箱里,告诉他卡拉已经走了。在卡拉走后,西尔维亚还打电话给在多伦多的朋友问卡拉是否已经到达。

但是,卡拉经过一路的思考,发现并不是简单的逃离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了,因而选择回归到克拉克身边。她可以改变原来的生活,如换地理位置好一些的农场等。她想克拉克也不是那么坏,另外除了克拉克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代替他的挑战呢?卡拉的女性意识也使她不再逃避而是选择承担婚姻的责任,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这样一来,最后西尔维亚却成了卡拉丈夫克拉克上门来谴责的对象,西尔维亚反驳说:“她还是个人呢,不光是你的老婆。”在西尔维亚看来,卡拉作为女人,作为一个人,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是她帮助卡拉的原因。但是据克拉克而言,卡拉也开始对她没有好印象了。西尔维亚感觉这是非常有戏剧性的。不管怎么样,西尔维亚帮助卡拉出走这件事促进了卡拉的成长。卡拉的出逃成功与否都是对她原来生活的改善,卡拉精神上的和他们夫妻关系的改善。

结 语

作为女性作家,爱丽丝·门罗以女性的敏感和角度探索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逃离》是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西尔维亚是小说中的女配角,在西尔维亚这个角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充分体现。在年轻时,她是一个有价值追求的女人。并且为了这一点也曾经努力奋斗,从而受到高等教育,能够从事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人才。她能够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她很独立,独自开车去离家四十里的大学城教书,她有自己的事业。但作为女人和妻子,她没有孩子,也许妻子西尔维亚是女同性恋。她对大学里修植物学课的学生和卡拉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她自己认为也许是因为她们没有孩子,那是一种移位的母爱。但她的女朋友们不这么认为,她们说她“迷恋”上了一个年轻女孩。一个同性恋者嫁给一个异性,大20多岁的老一辈,结果会怎么样呢?在她丈夫死后,她马上烧掉丈夫的一切东西,没有一点留恋。可见,在西尔维亚身上,她也在逃离,一个女同性恋其实也在不断地逃离与异性的婚姻。门罗73岁时出版了这篇短篇小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的门罗,一定对青春有无限的留恋。而在西尔维亚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留恋。西尔维亚帮助无助的卡拉出逃去寻找自由和幸福。在西尔维亚看来,卡拉作为女人,作为一个人,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是她帮助卡拉的原因。

[1]艾丽丝·门罗.逃离[M].李文俊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陈凤.无法逃离的人生境遇——艾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命运探析[J].文学界,2010,(7):64-65.

[3]郭和英.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8,(1):157-158.

[4]于艳平.《逃离》的背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9-112.

猜你喜欢
女同性恋逃离门罗
酷儿电影新浪潮中的女性主义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高房价逼韩国人“逃离”首尔
中国商人正在“逃离”迪拜(海外日记)
年轻人“逃离”心态值得关注
难以容身:女同性恋文论中国行*
近10年来我国女同性恋研究述评*
门罗,一个家庭主妇的完美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