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2016-01-26 15:24刘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桂哌马来酸蛛网膜

刘洋

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刘洋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行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显效13例, 有效10例, 总有效率为60.53%。结论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可靠, 但其安全问题仍需相关部门给予重视。

脑血管痉挛;马来酸桂派齐特;蛛网膜下腔出血

据报道,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病率可达到30%~90%, 严重影响脑组织的血供, 造成缺血缺氧[1], 甚至继发性缺血性卒中, 最终导致残疾或死亡[2]。本文观察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3月本院行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38例,其中男23例, 女15例, 年龄18~73岁, 平均年龄35.2岁。临床症状:头痛19例, 头晕12例, 头痛头晕同时存在4例,肢体麻木3例。诊断依据[3]: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稳定;②意识在嗜睡与昏睡状态之间, 呈波动状态;③原因不明的高热;④腰穿脑脊液再无血型改变。确诊需具备前3项之一同时加上最后1项。纳入标准:①术前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5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5分;②有脑外伤史。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可能妊娠者;②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等可能影响疗效疾病者。

1.2治疗 患者入院后伴原发病者给予积极降压、降糖等治疗, 38例患者均行马来酸桂派齐特注射液320 mg, 溶于500 ml 0.9%氯化钠中静脉滴注, 1次/d, 起始剂量为2 mg/h,连用7 d。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调整用药滴速。

1.3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血管痉挛状态解除, 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血流速度较用药前明显下降, 无痉挛状态,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存在血管痉挛状态, 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临床症状稍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患者在用药3 d后症状逐渐减轻, 显效13例, 有效10例,无效15例, 总有效率为60.53%。治疗时, 1例患者存在恶心现象, 未中断以及减少药物用量, 减慢滴速后, 症状逐渐缓解。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药物是临床医生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措施。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2 d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高,可达30%~70%, 其中约25%的患者有临床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外科常见急症, 其原因多为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病理变化为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对脑膜、血管和神经根等组织产生影响, 引起无菌性的脑膜炎。脑血管痉挛指颅内的动脉血管痉挛而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痉挛后可发生呕吐、头痛、眼底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症状, 意识障碍加重, 患者由清醒转为昏迷或嗜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血液粘稠和管径狭窄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但只有当管径狭窄到原来的1/3以上才会导致脑血流量的减少。

马来酸桂派齐特的商品名是克林澳, 于2002年在中国上市, 是新研制出来的具有弱钙拮抗作用的内源性腺苷增效剂, 可促进细胞的营养代谢和扩张血管[4], 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栓塞、脑动脉硬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形成等副作用低, 临床应用有效、安全。研究表明, 马来酸桂派齐特具有如下药理作用[5]:①扩血管:其可通过组织钙离子进入到平滑肌细胞, 松弛平滑肌, 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和脑血管, 解除血管的痉挛状态,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血流量, 对脑血管、外周血管和冠脉血管都有着良好的扩张和解挛作用;②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中性粒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区划, 增加细胞的变形和韧性能力, 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微循环状态;马来酸桂派齐特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降低中性粒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趋化作用, 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柔韧性, 进而改善微循环灌注, 提高脑组织的血流量, 改善脑组织的代谢;③腺苷增效作用:通过对细胞的阻滞, 达到腺苷重吸收和抑制腺苷脱氨酶的活性作用, 延缓腺苷的代谢过程,增强内源性腺苷的作用。有学者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表明, 实验组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静脉滴注, 1次/d, 15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应用丹参灭菌粉末400 mg, 两组均不用脑血管扩张药物、脑代谢药物以及钙离子拮抗剂。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学者将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组, 评价患者的GCS评分、脑脊液测压、意识觉醒时间等, 表明马来酸桂哌齐特可显著缩短意识觉醒的时间,在用药的10 d内, 患者转清醒率显著提高。张坚洪等[6]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改善脑梗死后的肢体运动功能, 表明马来酸桂哌齐特可恢复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另外, 还有研究表明, 马来酸桂哌齐特可减少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危象。而且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还可保护脊髓的神经, 提高脊髓供血, 减轻水肿。

本研究表明, 马来酸桂派齐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较高的疗效, 不良反应轻,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然而, 国外曾报道, 马来酸桂哌齐特用药后有导致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风险, 而国内对此方面报道不多[7], 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目前, 马来酸桂哌齐特在国内广泛应用, 其安全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同时,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血液和临床不良反应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以保证马来酸桂哌齐特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1]范议方, 韩如泉.大鼠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建立.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4):468-472.

[2]赵旭东, 史继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2):218-222.

[3]韩仲岩.临床脑血管病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203-204.

[4]朱荣清.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海峡药学, 2007, 19(1):681.

[5]王爱敏.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8):27-29.

[6]张坚洪, 陈兴活, 陈汉文, 等.马来酸桂哌齐特改善脑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19):8015.

[7]张娜.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致急性粒细胞缺乏.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2):146-1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26

2015-11-02]

110021 沈阳维康医院

猜你喜欢
桂哌马来酸蛛网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光照对静脉滴注过程中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马来酸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文献概述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腺苷激酶的影响
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