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1-26 18:29张炳烈张会中蔡桂英云南省鹤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6715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产业化畜牧业奶牛

张炳烈 张会中 蔡桂英 (云南省鹤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671500)

鹤庆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炳烈 张会中 蔡桂英 (云南省鹤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671500)

阐述了鹤庆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提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畜牧业;产业化;现状;对策;鹤庆县

畜牧业产业化是一种生产经营体制,是畜牧业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畜牧业产业化是指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或流通企业为依托,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为基础,加大科技推广应用,把产前、产中与产后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畜牧业形成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畜牧业产业化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引进科技与科研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畜牧业、调整养殖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1 鹤庆县畜牧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鹤庆县非常重视畜牧业生产,认真落实能繁母猪和奶牛的补贴、保险工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积极做好畜禽品种改良,稳定养殖区域规模,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金墩、草海、云鹤、辛屯镇为主的奶牛养殖区,松桂为主的奶水牛养殖区,松桂、六合、龙开口、黄坪、西邑五个乡镇为主的肉牛养殖区和肉羊养殖区,形成 “山区牛羊坝区猪”的生产格局。2014年末,鹤庆县大家畜存栏7.0669万头匹,其中肉牛存栏35746头、奶牛存栏3429头、马骡驴7914匹,山羊存养14.1195万只、绵羊存栏1.2312万只、生猪存栏29.1241万头、家禽存栏69.2881万只。生猪出栏54.856万头、肉牛出栏3.4398万头、羊出栏13.9643万只,肉类产量54990吨,牛奶产量9312吨,禽蛋产量3008吨,畜牧业产值113698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8712万元的52%,比 “十一五”末2010年的65748万元增加47950万元,鹤庆县畜牧业产值和畜禽出栏数量一直保持连续增长趋势,鹤庆县畜牧业生产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2 畜牧业产业化的现状

2.1 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2.1.1 生猪基地建设

截止到目前,鹤庆县有年出栏肉猪50头生猪规模养殖户280多户,生猪生产逐步向规模化发展,鹤庆县年出栏肉猪100~300头的猪场68个,年出栏300~500头猪场26个,年出栏肉猪500~1000头猪场18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猪场9个,初步形成了具有生猪产业化经营雏形,这些规模养殖户通过规模经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就鹤庆县的规模养殖户看,其经营管理仍较粗放,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完善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大多以单家独户闯市场,龙头企业拉动作用较小。从2007年开始,鹤庆县累计向省、州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741万元,猪舍标准化改造66416m2,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自动饮水器、产床、保育栏、限喂栏、雾化消毒设备、化尸池等设施设备,为生猪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猪产业发展迅速,生猪年出栏连续增加,并通过各方面努力,鹤庆县2012、2013、2014年分别被云南省农业厅确定为云南省生猪调出大县,通过3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生猪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1.2 奶源基地建设

鹤庆县奶牛养殖是从2004年开始,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到2014年奶牛存栏3429头,牛奶产量9312吨,奶牛养殖是鹤庆县的新兴产业,养殖利润空间大,农户通过养殖奶牛得到了实惠,鹤庆县奶牛数量逐步增加,但由于奶牛的价格高、疾病多,养殖风险大,农户养殖奶牛的数量多数为5头左右,没有形成规模养殖,养殖环境条件差,通过省、州扶持资金的扶持,在奶牛养殖集中的乡村建设奶牛养殖小区,改善了奶牛养殖环境和条件,奶牛数量不断增加,牛奶产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鲜奶的安全卫生质量,通过向省、州申报,分别在如意、建邑、邑头、北溪、和邑、康福、积德8个村建设机械化挤奶站9个,在松桂村建设了1个奶水牛机械化挤奶站,为进一步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为奶制品生产企业提供更多优质鲜奶。

2.2 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

2.2.1 云南新登生猪交易有限公司

于1998年建成投入运营,原名为鹤庆县新登肥猪交易市场,建场初期每天肥猪交易量只有几十头,占地面积仅有1.5亩,通过18年的经营、改造和扩建,目前云南新登生猪交易有限公司占地面积已达42亩,交易场地9000m2,周转圈舍1000m2,综合业务用房1400m2,并有相应的检疫、水电、餐饮、停车等设施设备。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场管理和服务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为客商营造了一个合法经营、文明经商、公平交易的优良环境,形成了一条猪源广、销售广、销售量大的生猪流通渠道,2005年12月被认定为农业部定点生猪交易市场。每天上市交易量达750头左右,年交易量达27万多头,是鹤庆县肥猪交易的主市场,也是滇西北最大的肥猪交易市场,生猪通过客户销往省内的丽江、迪庆、兰坪、福贡,四川的德荣、乡城、稻城、巴塘等县,西藏的昌都、林芝地区,2000年以来,广东汕头、汕尾市、潮州市、斗门市,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区部分县市客商纷纷慕名而至采购商品猪。

2.2.2 鹤庆县中宝种植养殖场

始建于2011年7月,位于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占地70亩,现有2736m2的蛋鸡舍8幢,480m2的育雏室2间,280m2的蛋库2间,职工宿舍15间1823m2,并有相应的消毒室、兽医室、疫苗药品房,现存栏蛋鸡8万羽。2013年鹤庆县中宝种植养殖场的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被云南省农业厅确定为扶持 “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申请到省级财政扶持资金30万元。

2.2.3 现代精品农业庄园

由大理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在鹤庆县投资新建现代精品农业庄园,该建设项目得到州、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完成可研、环评、土地租赁、土地平整等工作,并已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项目占地1500亩,拟建设8个功能区,包括奶牛有机养殖区、大棚蔬菜绿色种植区、优质牧草种植区、特色食用菌种植区、高原植物药园、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服务区、农产品加工与产品展示区:①示范园区奶牛存栏1000头,牛奶产量5000t;②种植优质大棚蔬菜300亩;③种植优质牧草300亩;④周年化种植特色食用菌100亩;⑤高原植物药种植100亩;⑥种植高原特色生态水果100亩;⑦旅游观光休闲区100亩,建筑面积8000m2;⑧农产品加工与展示区100亩。

2.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鹤庆县农民专业 (畜牧业(合作组织主要有:①鹤庆县辛屯镇养猪协会,成立于2008年;②鹤庆县黄坪镇养猪协会,成立于2009年;③鹤庆县松桂镇奶水牛协会,成立于2008年。开展的业务主要是信息交流,技术交流和组织畜牧科技培训。

3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鹤庆县畜牧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现代畜牧业的要求还不适应,离建设畜牧强县的目标仍有差距。

(1(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在增收致富和实施 “十二五”规划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认识仍有差距,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和措施还不够有力。

(2(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低,尽管近几年扶持发展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场,但是,从鹤庆县来看,大户、养殖小区、养殖场总出栏量只占畜禽出栏总量的35%左右,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仍未占到主导地位。即使现已建成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场,也与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规模化尚有很大的差距。

(3(组织化程度较低。从鹤庆县畜牧产销格局来看,鹤庆县养殖合作经济组织虽有3个,但实际没有一个真正发挥作用,鹤庆县养殖户、场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抗市场风险能力。

(4(产业链条不完整。至目前,鹤庆县这样一个生猪养殖大县,鹤庆县只有4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只有一个猪肉制品深加工的企业,致使养殖风险高、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养殖业发展。

(5(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畜产品的利用、增值和市场占有率不高,品牌效益低,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产品、价格受制于人。

(6(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还不够。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畜牧业发展,但在政策、资金扶持、养殖小区用地等方面还缺乏强有力的保障,不少农户和企业想扩大规模,但受到了土地、资金、环境评估等方面的限制。

4 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4.1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认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优势地位,明确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信息、技术、宣传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进一步加强对畜牧产业的认识

要坚决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彻底跳出 “唯农是种”的圈子,实现由种粮为主导向畜牧业为主导的转变,实现畜牧业由家庭副业向主业的转变,实现由粗放经营向科学管理、集约化方向转变。

4.3 大力培植龙头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一是要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来抓,集中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畜牧产品加工业、畜禽良种繁育基地、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来开发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工业化水平。二是要做实、做大、做强各乡镇 (场(的农民养殖专业协会和营销组织,着力提升营销水平,形成一批辐射面广、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加快鹤庆县畜牧产业化进程。

4.4 依靠科技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一要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抓好畜禽良种工程,重点推行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二要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乡、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服务职能,推行 “科技队伍入户”工程,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同时,要加大畜牧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继续实施 “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建立新型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提高畜牧科技人员和养殖户的整体素质,增加养殖效益。

4.5 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要围绕市场和畜牧加工企业的需求,大力发展适度规模饲养,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努力推进一家一户分散饲养向适度规模、专业化饲养转变,推进产业化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帮助群众解决饲养用地、区域规划、资金筹措、示范效应等问题。

4.6 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省内外各类资金共同开发畜牧业,把当地畜牧业招商引资作为各级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重点推出。

4.7 切实加大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

当前,鹤庆当地的经济在全省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靠自身积累加快发展畜牧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多条渠道,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各金融机构根据畜牧业生产周期调整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简化贷款办理手续,对规模养殖户自有资金达到一定比例的,应给予一定的信誉贷款。

4.8 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扶持龙头企业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生产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从源头抓起,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中度高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互惠互利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4.9 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

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畜产品行业协会,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使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猜你喜欢
产业化畜牧业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映像畜牧业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