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写作“工作坊”模式研究

2016-01-27 03:23张艺飞
关键词:基础英语工作坊写作教学

基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写作“工作坊”模式研究

张艺飞

(蚌埠学院外语系,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存在种种缺陷,写作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以基础英语教学为基础,融合“工作坊”模式的写作教学模式能规避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缺陷,为学生输入丰富的内容知识,创造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引导其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对其作文给予及时评价和反馈。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新的模式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培养其包容开放的合作精神方面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础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坊

一、写作教学现状

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写作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习者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高低。然而,写作和写作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写作课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课时较少,但写作能力的提高确是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2)top-down的模式或down-up的模式都是以教师为课堂中心,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综合素质亦无从锻炼;(3)命题作文限字、限时、限题材,学生疲于应付,往往空话连篇或下笔无言;(4)作文批改工作量大,教师反馈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为学生输入丰富的内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并对学生作文给予及时评价与反馈。这是单一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的,因此有必要寻求写作教学与其它课程、其它模式的结合。

二、基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写作“工作坊”模式

基础英语教学和“工作坊”模式的结合能解决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阅读大量的范本能够从选词、组句、文体、结构等方面提高学生进行有目的性写作的能力。[1](P142-167)“读写结合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流利性与语法复杂性的发展,以及写作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P219)基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写作教学有助于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基础英语的课文语言规范优美,风格独创多样,题材丰富多彩,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言、内容、风格、体裁等方面的重要指导和示范,是有效、高质的书面语产出的重要保证。

“工作坊”模式起源于包豪斯艺术学院,是实践教学的中心。成员在以经验丰富的主讲人为“工作坊”核心的模式下围绕某个话题或案例进行讨论。这一模式给参与者提供了大量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使得参与者能在短时间内将主讲人讲授的内容学以致用。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使实地“工作坊”和网络“工作坊”结合,学生将感到“更放松、心理压力更小、焦虑情绪更少”,“更愿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建议和主张,双方更愿意说出真实想法和意见,这样能有助于文章的全面修改,从而提高文章质量”。[3](P229)

“工作坊”模式与基础英语写作教学的结合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轻松、自主的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2)基础英语课程提供大量的“内容知识”,[4](P24-30)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3)同伴互评、圆桌讨论提供及时反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降低写作焦虑感,增强其纠错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文本质量;[5](P23-30)(4)学生取长补短,兼听包容,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三、工作坊的设计

(一)基本概况

“工作坊”的核心是基础英语主讲教师,成员包括一个自然班的32名学生。“工作坊”启动之前,教师根据学生成绩、性格、自愿等原则将全班分为八个小作坊,每个小作坊4名成员。由于基础英语课程本身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坊”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将课上课下结合在一起。每一单元的课文主题、结构、写作技巧等分析结束之后,教师布置开放性作文,各成员应用学过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写作。

(二)具体流程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技巧指导和作文评阅指导(作文评阅指导安排在第一次“工作坊”活动,之后不再详述)→学生自由写作→以小作坊为单位进行作文互评打分(形式由小作坊成员自由决定),选出各小作坊代表作文→以圆桌讨论的形式或论坛的形式进行各作坊代表作文评阅打分,遴选工作坊代表作文→将代表作文上传到论坛的代表作文版块→成员跟帖回复点评意见→代表作文作者综合各成员意见对作文进行修改。

小作坊内部对作文进行评阅打分时采用循环打分方式,要求每个成员评阅小组所有其他成员的作文并给出分数,一篇作文的最终得分取各成员打分的平均分,得分高的作文为代表作文。对各小作坊代表作文的评阅同样采用循环打分方式,分数由小组成员商定打出,代表作文的最终得分取各小作坊所打分数的平均分。

(三)作文互评标准

作文的评阅采用整体评分法,总分100分。由于这种模式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而不是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且评分过程基本由学生操作完成,评分标准不宜过细。否则学生会将过多精力放在评分之上而忽视对同伴作文的学习与欣赏。评分标准涉及语言、结构和内容[6](P88,91,92)三方面:(1)语言,包括语言使用的正确性、词汇句型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地道性。语言的正确性主要指单词拼写、单词大小写以及主谓一致、数的一致、时态、语态、代词等使用的正确性。词汇句型的丰富性指学生能否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复杂的结构表达意义。表达的

地道性是指学生能否用以英语母语的使用者惯用的词汇和结构而非中式英语表达意义和思想;[7](P373)(2)结构,指作文结构的完整性、连贯性和严密性。对于结构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作文是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各层次间的衔接、过渡与照应是否处理得当;(3)内容,内容包括话题和材料两个方面。前者衡量学生寻找新颖话题、独特视角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后者注重材料与话题的相关性,看学生是否选择了与话题相关的材料表达思想。

写作“工作坊”在二年级开始实施,这仍是学生语言训练的基础阶段,因而这三个方面在学生作文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比重略有不同,分别为语言50%,结构25%,内容25%。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语言的正确性是衡量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工作坊”成员的薄弱之处。虽然写作训练不能过于强调语言的正确性,但对于极力想要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工作坊”成员而言,经常发现和改正自己的语言错误为写作提供了一个强劲的动机。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这三个方面的比重将逐步持平。

四、“工作坊”的有效性

(一)写作懈怠情绪逐渐减弱,积极性明显提高

“工作坊”成立之时,大多数同学对于每周创作一篇作文,阅读并评阅其他同学作文深感反感,曾有学生匿名在论坛发帖如下:

“Ms Zhang到底想干什么,我们每天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还要写作文,评作文。她自己给我们打个分写个评语不就行了,搞那么多事!”

“工作坊”学期总结时,此同学再次发帖:

“一学期下来,认真写了10篇作文,评阅了107篇。原来写作可以很有趣!看见了别人的光芒,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希望自己下学期继续努力!加油!”

基础英语第三学期最后一节课,笔者要求学生书面回顾自己这一学期的收获与对下学期的展望,32人中有30人提及自己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并希望老师将写作训练进行到底。

(二)语言准确性提高,表达能力增强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多样性是良好专业素养的表现。“工作坊”过程中,笔者极力鼓励学生自主查错,相互查错,分析原因,并制定错误统计表和建立错误档案。“工作坊”实践之初,笔者发现be动词与实义动词共存,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结构不清等错误屡见不鲜。几次“工作坊”之后,学生养成了自我查错、互相纠错的良好习惯,简单的语言问题基本消除,表达的准确多样性明显提高。以下为成员××的错误统计表。篇幅有限,仅摘录前两次和最后两次的统计结果:

错误统计表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思想内涵更为深刻

90后的学生本应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但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应试型教育影响下,学生缺乏必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大多数人的写作思维如出一辙,毫无新意。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要求“工作坊”成员写作非应试型作文,字数在400字以上,话题与课文内容和社会问题相关,做到全投入、动感情、引深思。摆脱了考试作文模式的限制,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勇敢地表达真实的情感和对问题不同的思考,并因此而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以In My Days一文为例。这篇文章讲述一个儿子无法理解年迈的母亲,也无法被自己的子女理解的故事,以代沟和家庭纽带为主题。学生们特别喜欢母亲的形象,但又为母亲晚年的孤独而深感遗憾。联系中国社会现实,教师要求工作坊成员以养老问题为主线进行写作,文体不限,长度不低于400字。圆桌讨论之时,发现各小组代表作文涵盖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三种文体,还有戏剧这一文学体裁。这些作品有的介绍中国的养老体制,有的比较中西养老观念的差异;有的保守,坚持居家养老是中华美德的传承,有的开放,认为现代社会居家养老和其他方式并存才能给老年人创造幸福的晚年;有的观点清晰、直接明了,有的立意含蓄、引人深思……通过这次写作任务,学生们对养老这一社会问题展开了多种思考,作文有血有肉。

(四)反复修改作文,谦虚、包容、开放、合作的品质得到培养

“工作坊”小组互评、圆桌讨论、论坛跟帖各个环节都是开放性的,笔者亦大力倡导在“工作坊”内部形成兼听、合作的氛围。实践之初,成员大都对缺点和错误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随着坊内部分成员的带动,针对各篇作文的优点缺点,学生们畅所欲言。特别是对各小组代表作文进行评阅打分时,观点不一、互相争辩之时常有发生,但仔细倾听成员观点或关注跟帖,发现学生们并非固执己见,在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分析别人看法之后,总能对观点的有失偏颇之处予以修改,或摈弃自己观点而采纳别人的看法。论坛代表作文版块的作文作者对跟帖更是关注有加,其作文往往综合了很多成员的修改意见。

五、结语

传统写作课讲授的知识过于机械化和概念化,对于重在实践的写作课程而言并不十分适用。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将兴趣的激发、内容的输入、氛围的营造、语言的提高、思维的锻炼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基础英语课程给学生写作输入了话题、技巧等内容知识,错误档案、互评打分提供了及时、直观的反馈,圆桌讨论、网络论坛营造了轻松、自由的环境。本研究表明,基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写作“工作坊”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开放合作的精神,是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研究的一项积极尝试和实践。

(注:本文系蚌埠学院2013年度“工程化”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gcjy26;蚌埠学院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3SK24)

参考文献:

[1]Raimes,A. Teaching writing [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8,(18):142-167.

[2]徐浩,高彩凤.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现代外语,2007,(2):219

[3]蒋宇红.在线同伴互评在写作能力发展的作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229.

[4]秦晓晴,毕劲儿.内容知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运用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24-30.

[5]Rollinson,P.Using peer feedback in the ESL writing class [J]. ELT Journal,2005,59(1):23-30.

[6]Heaton,J.B.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8,91,92.

[7]丁往道,吴冰,等.英语写作手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73.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工作坊写作教学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