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的分泌及功能的增龄变化

2016-01-28 16:55刘元康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医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唾液腺腮腺唾液

刘元康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医院

唾液的分泌及功能的增龄变化

刘元康
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医院

人在进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的环境,都能形成条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本文主要阐述了唾液分泌及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唾液;分泌;功能;增龄变化

唾液由唾液腺分泌,唾液腺由三对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众多位于口腔粘膜下层的小涎腺组成。正常情况下,唾液一天的分泌量约为l 000一1500 ml,其中水分约占99%。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还有多种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以及唾液淀粉酶、过氧化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等。无机物主要为磷酸盐和碳酸盐。总的来说,唾液对口腔有保护作用。例如,唾液中含有保持口腔粘膜柔软与水合作用的润滑蛋白质,调节口腔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的抗菌因子,含有过饱和钙和磷酸盐的唾液“再矿化”蛋白质,无机物有机物缓冲液可中和由细菌产生的H+,使食物的有味物质溶解产生昧觉,兴奋食欲,促使食物形成食团利于吞咽等。

一、唾液的分泌和调节

唾液先由涎腺腺泡分泌,形成初液;流经导管时,发生较多的离子交换,钠被广泛地重吸收,而钾离子则大量地分泌出去;再经导管系统排泄进入口腔。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唾液的基础分泌每分钟约0.5mL。

唾液的分泌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通常存在着基本的、少量的唾液分泌(非刺激性的),但是大量唾液的分泌和排出则是受味觉感受器的刺激。大多数动物的唾液腺接受双重传出神经支配,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和交感分支。虽二者都含有促进分泌的神经纤维,但其支配唾液分泌的量和粘稠度各不相同。当刺激颁下腺的副交感神经时,可引起分泌多量稀颅的唾液(其中富含水分和盐类),刺激交感神经时,则分泌少而浓稠的唾液(含大量有机物)。若同时刺激此两种神经、分泌的唾液大量增加,这说明此两种神经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神经释放传导物质有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P物质。这些神经递质可支配唾液腺泡细胞的基底侧浆膜上的特殊受体蛋白质。除了唾液分泌的腺泡阶段调节之外,神经传导物质也可影响包括电解质溶解(再吸收、分泌)和蛋白质释放在内的各种不同导管的细胞功能。

唾液的分泌不稳定,变化很大,影响因素众多,情绪、气候、年龄均要影响唾液的分泌。如精神恐惧、心理紧张,则抑制分泌。冬季分泌较多而夏季较少,因其分泌与全身体液代谢有关,若出汗多,唾液分泌就减少。此外,食物、药物、疾病及中枢神经活动等都可影响唾液分泌。当尝到或嗅到酸味时能引起大量的唾液分泌,常多达每分钟5ml或为基础分泌率的8-20倍。当嗅或尝到特别喜欢的食物时,分泌唾液的量远远超过厌恶食物的量。

二、唾液分泌及其功能的增龄变化

(一)唾液分泌的增龄变化

流速或称流率,指唾液分泌的速度,是衡量唾液分泌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唾液成分重要的因素。目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的流率明显下降。儿童平均唾液流率为0.65ml/min,老年人为0.37ml/min。不同腺体的增龄变化是不同的。研究发现,腮腺的分泌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不明显,而对健康的青年和老年人的腮下腺流率进行评价,发现对老年人使用柠檬酸刺激和无刺激引起的唾液流率均有严重损害(减少70%以上)。在安静状态下的分泌,颌下腺约占65%,腮腺约占30%,舌下腺约占5%;而在刺激状态下,腮腺的分泌明显增加,可达50%以上。通常口腔粘膜下许多小腺体很少分泌,只在刺激状态下才明显的分泌。对唾液总量,在无刺激状态下,老年人分泌下降;在刺激状态下则无明显变化。总的来说,在基本健康状况良好的人中,唾液腺的分泌随年龄的增加并无普遍下降,但是成分却有一定的改变,可见对刺激性唾液分泌。因此,唾液腺分泌功能的增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颌下腺、舌下腺和小涎腺,而腮腺没有明显改变。唾液分泌功能的降低目前认为主要是老年人全身因素所致,如全身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放射线治疗以及不良习惯、心理因素、生活环境等的变化,而腺体生理性的衰老作为次要因素可能也参与其中。

(二)唾液成分的增龄变化

唾液流速的下降可导致唾液成分发生变化。特别是CO2含量降低,HCO3-浓度下降,导致唾液中和游离H+的能力下降,pH值降低。粘蛋白是唾液中的主要蛋白质,包括低分子的MGl和大分子的MG2,这种具有粘滑性质的蛋白质覆盖于全部口腔组织表面,由颌下腺、舌下腺和小唾液腺所分泌。口腔中小唾液腺的分泌量仅占每日唾液总量的l0%,但其粘蛋白含量却占唾液粘蛋白总量的70%。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MGl和MG2浓度均有下降.尤以MG2下降更为明显。

口腔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在唾液中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它由唾液腺的浆细胞分泌。在刚出生婴儿的唾液里,IRG是惟一的免疫球蛋白;出生1周后,才能检测到sIgA。几个月后,IgG浓度逐渐下降直到不能检测出来,但在牙齿萌出后又重新出现。在大多数3岁以上的儿童,抗变链菌才能够检测到,并随着牙齿萌出而增加。总的来说,老年人免疫功能是下降的,肌体现在细胞功能上,也体现在细胞功能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免疫球蛋白的流率下降,导致感染性疾病包括龋病的发生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加,唾液淀粉酶的量减少,唾液变得粘稠,不利于口腔清洁于获得性膜的形成及细菌在牙面和口腔粘膜组织的粘附和定植。此外,溶菌酶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降低。

(三)塔龄变化对唾液功能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唾液的分泌及其成分均有一定的改变,相应的也影响到唾液的功能。唾液中的粘蛋白,可保持口腔组织的润滑柔软,使咀嚼、吞咽、言语等功能顺利进行;唾液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成麦芽糖,具有消化作用。随年龄的增加,唾液中的粘蛋白、淀粉酶含量均降低,使唾液的消化、润滑作用减弱。冲洗作用主要受唾液流速的影响,老年人唾液流速下降,导致其机械冲洗作用减弱,清洁口腔的能力下降、对感染和龋病的防御减弱。此外,随着年龄增加,唾液小的HCO+浓度下降,唾液缓冲及中和作用减弱。同时以唾液为媒介的抗菌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及一些酶类的分泌也减少,导致口腔免疫功能下降,抗菌作用减弱,较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但是,唾液的粘附和固定作用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这是因为唾液变得粘稠的缘故。

[1]别筝,郑凌艳.唾液腺分泌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功能评价[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07).

[2]胡晓春,张培因.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增龄性变化时唾液中sIgA、IgG与龋病的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5):509-511。

猜你喜欢
唾液腺腮腺唾液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 治疗后唾液腺功能变化的诊疗进展
131I 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辐射损伤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270 例老年人腮腺沃辛瘤术式的选择与改良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是否结扎腮腺导管与并发涎腺瘘的探讨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唾液治疗外伤可靠吗
唾液腺也能长结石
好一个“口水”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