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五张牌” 建成好支点

2016-01-29 18:59周洪宇
支点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庙汉江经济带

周洪宇

核心提示: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 着重打好“五张牌”,使湖北省在全国第一方阵中再迈几大步,建成好支点。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可行的“十三五”规划,对于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发展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根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 着重打好“五张牌”,加快实施“五个湖北”建设,通过“十三五”的努力,使湖北省在全国第一方阵中再迈几大步,建成好支点。

打好“规划牌”,谋划新起点

一是进一步丰富完善湖北省“十三五”规划中“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思路与表述。参考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的倡议,建议在湖北省“一主两副”与“两圈两带”发展战略已逐渐成熟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换代,形成“三圈”(武汉城市圈、三峡城市圈、汉江城市圈)“三带”(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清江生态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战略,辐射带动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武汉城市圈是“1+8”,三峡城市圈是“1+3”(宜昌、荆州、恩施、神农架),汉江城市圈也是“1+3”(襄阳、荆门、随州、十堰)。三峡城市圈属于长江经济带,汉江城市圈属于汉江生态经济带,武汉城市圈(群)则是把两个带合为一个更大的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清江生态经济带均应以生态保护为先,这也与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中共湖北省委“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是一致的。打个比方,如果说,2013年以前的“两圈一带”是“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1.0版本;2013年以后的“两圈两带”是2.0版本,那么,“三圈三带”或许可称之为3.0版本。

二是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国家战略。湖北作为长江流经岸线最长的省份和率先提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省份,理应在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期中占得先机。建议积极对接国家正在编制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出台湖北自己的具体实施意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指挥、协同协调、项目配套,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航运管理局的部门联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协调机制 ;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进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提升武汉新港等铁公水联运的功能,加快武汉新港内陆港建设,谋划阳逻港江北铁路3段集装箱货场建设,实现铁公水联运无缝对接。

三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要建立组织指挥体系、部门联席协调体系、省市协作推进体系,制订并不断完善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细则,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汉新欧”等常态化运营;加强与沿江省份的产业合作,形成集中连片的优势产业带,扩大规模优势;推进湖北的开放深度与广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全方位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四是要做好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对接,争取湖北更多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做好省级专项规划的衔接,防止专项规划的“部门化”、“碎片化”;做好省市规划的统筹协调,确保理念相同、步调一致,形成最大的发展合力。

打好“科教牌”,建立新支柱

要充分利用湖北省科教优势,使之转变为现实发展优势。尤其是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十三五”中予以全面布局,取得重大突破,争取行业领导地位,提高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推动产业进一步增效升级,建设“创新湖北”、“富强湖北”。

一是要加强统筹规划与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首先是要高起点规划,结合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宜昌、襄阳高新区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工业园和新兴产业孵化基地,通过集约发展和辐射效应,建成一批规模性产业基地。其次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加强数据分析,不断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是要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及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建立企业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金融投资机构和自主创新企业,提供信用、资产等信息的对称服务。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高校与企业间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加强高校科研成果应用化研究,把科教资源优势发展为强大的生产力。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集中优势力量取得重点突破。湖北在光电子信息、北斗导航信息服务、高档数控装备及系统、激光加工设备、电子新材料、生物及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有较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要把推进这些具有相对优势产业的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对面向应用、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形成湖北经济发展的新龙头和新支柱。

四是要加快教育改革,着力培育新人才。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推动高校国际间学习交流,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扎实推动一批地方高校转型,大力培养面向新型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的职业技术人才。要畅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在武汉“城市合伙人”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全省有条件的地市进行全面推广,吸引更多人才资源汇聚湖北,成为“湖北合伙人”。

打好“水源牌”,建设生态省

湖北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打好“水源牌”,建设“生态湖北”、“幸福湖北”。

一是把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在2014年3月全国“两会”上提议,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层面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开放开发。这里再次建议,湖北联合陕西、河南两省,共同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要打破区域界限,建立国家级的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建立汉江流域产业发展基金和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发行汉江流域产业发展和水环境治理专项债券,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汉江流域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

二是加强长江、汉江及其支流的水资源保护,加强沿江产业的布局管控,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将高污染的产业、企业拒于千里之外,重点布局一些高科技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监测体系建设,实时动态监控两江流域生态指标,进一步完善沿江重大工程的生态评价体系。

三是加强湖泊湿地的污染治理和保护管理。进一步明确湖泊湿地保护治理的责任主体,避免多头管理带来的管理失位,要加大拆围拆堰工作,做好渔民上岸的补助资金到位和加强就业指导。要明确地方行政一把手主体责任,杜绝填湖造地,保证湖泊湿地面积不再缩小。

打好“文化牌”,建立新高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城市的灵魂。深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一个城市的人文脉络、历史传承和灵秀之气,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底气和张力。湖北省“十三五”规划应对“文明湖北”的内涵予以丰富和发展,发扬荆楚传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名片,建设新的文化精神高地。

一是加强对荆楚文化精髓的挖掘和整理,打造荆楚文化品牌。湖北随州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建议将祭拜炎帝由地方主办上升为国家主办,或联合有炎黄故里和陵地的湖南、河南、陕西三地,将炎帝祭拜与黄帝祭拜合并升格为国家祭拜,从而提高炎帝故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形成湖北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二是加强对湖北省文化遗迹、遗产的修复、保护、利用工作。建议加强对全省文庙(孔庙)、书院、贡院等文化遗迹的保护复建工作。当前湖北省尚存20余座文庙,绝大部分残缺不全,保护情况令人堪忧。在“十三五”时期,应选择重建部分重要的文庙如武昌府文庙、汉阳府文庙、荆州府文庙、襄阳府文庙、黄州府文庙、随州文庙、施南文庙等,作为传统文化展示、传播、教学、研究与交流的中心,发挥其文化功能。与此同时,书院的保护重建和利用也应提上议程。广水桃源书院的建设模式值得复制推广。桃源书院由省新华书店集团在当地筹建,送去大量经典名著和科普读物,定期开展国学讲堂、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了文化名人、艺术家前去进行创作等活动,也吸引了文化公司投资创办文化场馆和经营场所,带动了桃源村的新农村建设。

打好“法治牌”,强化新保障

“法治湖北”,既是湖北“十三五”发展的目标,又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构建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和环境,需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予以保障。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省市地方立法机构的积极性,建议将一些重要又紧迫的立法项目纳入“十三五”立法规划,加快制订《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湖北省专利条例》《湖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条例》《湖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以法律法规的完善,来为“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支点杂志2016年1月刊)

猜你喜欢
文庙汉江经济带
汉江春晓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汉江,为你梳妆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守望汉江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汉江之歌
文庙开笔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