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伤科学讲义》中药炮制理论研究*

2016-01-30 06:07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006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伤科讲义炮制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510006)

陈凯佳△ 夏 蔼



管氏《伤科学讲义》中药炮制理论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510006)

陈凯佳△夏蔼

摘要:《伤科学讲义》为民国骨伤名医管季耀所著的一部优秀的伤科学著作,该书体现了管氏诊治伤科的学术理念和用药特点,其中多处涉及到药物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纵观全书,炒法多次出现,酒、姜、醋作为辅料出现频率十分高,童便也是本书记录的常用辅料。现就此书研究管氏伤科药物炮制特点并作阐述。

关键词:管季耀伤科学讲义中药炮制

管炎威,号季耀,是广东近代骨伤科名家,是岭南管氏骨伤学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骨伤医家多以技艺传世,少有作品详述学术思想并流传下来,管季耀所著的《伤科学讲义》[1]详述了其在伤科方面的治疗心得与学术理念,是一部体现管氏学术思想的著作。《伤科学讲义》现在可见两个版本,均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刊行。其中版本一1套7册,铅印线装本,1927年出版;版本二2套6册,1929年出版,为版本一修订后再版,内容更为详细,条理更加清晰。1929年版全书分5卷,卷一、卷二论伤科之正治,卷三至卷五论伤科之杂治。管季耀在伤科治疗方面并非停留在简单的处方遣药上,而是对药物的炮制也有严格的要求,务必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现就管氏在炮制学方面的特色阐述如下。

重用炒法,以达功效

炒法是《伤科学讲义》全书出现频率最高的炮制方法,并且除清炒外,还有土炒、麸炒、蛤粉炒、酒炒、姜汁炒等加辅料炒法。

管季耀在伤损出血治法一章中有言:“盖人身以脾胃为本,脾胃强则消化多,而五脏受泽,脾胃弱则消化少,而百病业生。”可见其对脾胃的重视。白术是书中较常用的药物,且全书使用的白术多为土炒,目的就在于增强补脾止泻的作用。在脾脏受伤治法一章中,管氏认为“脾气旺则血荣而津润,脾气衰则血枯而形衰,脾气虚则运化之机能滞涩而生病矣,倘有损伤因瘀入于脾,而蒸成热郁,郁则伤血,血枯而燥,症见善饥肉痿足不能行,或口干舌苦,饮食即吐诸病,治宜健脾荡瘀汤、清湿除热汤”。上述两方皆出现了土炒白术,健脾效力更佳。

而在灵脂止崩酒方中,所用五灵脂则需炒至烟尽,荆芥穗需炒黑。该方治产后闪跌,血崩腹痛。五灵脂生用能活血止痛,若取化瘀止血之效则应炒用[2]255;荆芥穗炒后则能缓和辛散作用,并具有止血功能[3]65。此外,在加味香壳散和温胆汤中,分别可见麸炒枳壳和麸炒枳实。枳壳与枳实均能行气宽中,消食化痰。妊娠跌扑蓄瘀作痛,可服加味香壳散,枳壳起破气作用,心胆虚怯致气郁生痰可服温胆汤,用枳实化痰[2]213- 214,但二者之性皆过于峻烈,易伤正气,因此采用麸炒法恰能缓和其辛燥之,做到祛邪不伤正[3]68- 69。由此可知,炒的目的主要为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或为增强健脾消食作用,或为增强止血作用。

酒与姜醋,辅料增效

酒,甘辛大热,能升能散,宣行药势,活血通络,用于活血散瘀、祛风通络药物的炮制,能大大增强其疗效。在《伤科学讲义》收录的药方中,当归、熟地、白芍、生地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药物,而这几种药物基本都是采用酒炒、酒洗、酒浸等炮制方法,可见,酒在管氏伤科治疗上起着重大作用。例如,《伤科学讲义》收录的活血散瘀汤,能治痈毒初起及瘀积小肠,其中使用到的大黄便采用了酒洗的炮制方法。大黄本是苦寒药物,善治热结便秘,生大黄泻下力极强,酒洗后,泻下作用缓和,并借酒性增强了活血祛瘀的功效,使药效更具专一性[2]128- 129。又如,在当归活血汤一方中,为治瘀迫心包,采用了赤芍(酒洗)及生地黄(酒浸)两味药。赤芍及生地都是清热凉血的药物[2]115,117,此症为瘀迫心包,病在上焦,用酒炮制后,酒的升提之性能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并且,赤芍和生地黄性属寒凉,生地黄味厚滋腻,用酒炮制后,可行腻药之滞,还可借酒的辛热压制赤芍、生地的寒性,即为传统炮制方法中的“反制法”。在孕妇受伤治法一章中,管季耀收录了理气散瘀汤方,该方专治妊娠闪跌小产,里面所用的当归需酒洗,且下述:“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自除。”在《日华子本草》一书中亦有提到当归能“破恶血,养新血”[2]394。当归专能补血,是血中圣药,而酒制后,更可增强其活血通经之力,疗效更佳。邹润安在《本草疏证》一书中说:“不谓其行药性上行,即谓引药性入血,不曰性热而驱寒,即曰性速而行气。”可见,在伤科用药中,酒有增加药效专一性、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及增强活血通络等作用。

书中除酒为最常用的辅料之外,姜与醋的出现频率也颇高。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和胃、止呕温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中医多作辅药使用[4]。管季耀在胃腑受伤治法一章中提及:“倘有损伤胃腑,或瘀血在膈,阻滞胃之气道,症见胃脘作痛,或饮食一下便生呃逆”,“体弱者宜温胃逐瘀汤。” 温胃逐瘀汤中的竹茹炮制方法为姜汁炒。生竹茹长于清热化痰,姜制后可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胃热呕哕、呃逆等症。此外,管季耀对于四君子汤的使用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其中便多处涉及到姜的妙用。作者提到呕逆者人参需姜汁炒,甘草用生姜汁制,湿痰者白术生用姜汁拌,吐痰呕逆者茯苓用生姜汁拌。姜汁炮制,培养中土,和胃止呕,唯有水谷精微能敷布,病人才能更好地恢复。醋,入肝经血分,具有收敛、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3]93。管季耀有言:“肝者助胆之机关也,属足厥阴经,中多血路管,所以每有损伤,血瘀必入于肝,肝属木,能生风,是以伤症不问何经之伤,必先治肝,当以驱风活血养肝为主。”足可见管氏治伤极其重视疏肝,因此,能入肝经的醋便在管氏《伤科学讲义》中大有用武之地。如在用二陈汤治疗胃中寒湿痰浊等症时,作者强调胁下引痛者陈皮应醋炒,正是利用醋引药入肝经,活血止痛。

巧加童便,药力更佳

由于现代人对于卫生的要求等原因,童便逐渐被弃用,但实际上,童子小便,最是滋阴降火之妙品,故为血证要药[5]。童便作为炮制中药的一种辅料,其应用历史源远流长,从唐至清约有近百种中药是用童便炮制的[6]。《伤科学讲义》中也有多处涉及童便炮制,如一紫散中的紫金皮就需童便浸七日晒干,该方治伤眼胞,青黑紫色肿痛,其中紫金皮能祛瘀通络,治跌打损伤,而童便味咸走血,浸后更能增加活血消瘀功效。再如针对四物汤的运用,作者提出血逆者川芎童便浸。四物汤治一切失血体弱,或血虚发热,肝邪升旺。肝旺则生阻滞,易耗血液,故方中以川芎之辛窜以散之。血逆,因瘀血停滞所致食下即吐之证,川芎用童便浸后,行气活血之功更增威力。此外,在六味地黄丸一方中,管氏指出如月经不调,需加香附,童便浸三次炒。六味地黄丸为治肾精不足、虚火上炎之方,而香附本为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之妙药,童便制后,能下行降火,明·《景岳全书》:“香附,童便炒欲其下行。”清·《医宗说约》:“香附,降虚火童便浸。”在伤科学上,无论外用还是内服,童便都是一味极佳的炮制辅料。

清·《修事指南》中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7]中医注重辨证用药,此辨证不单局限于对症对人下药,也包含对中药本身的炮制要求。从《伤科学讲义》中就能看出,不同的证,即使用到同一种药物,其炮制方法也不尽相同,抑或者改变一方之中的某一种药的炮制方法就能适应不同症状。管季耀对药物炮制应用灵活,其理论对现今伤科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管季耀.伤科学讲义[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铅印本,1929:1.

[2]陈蔚文.中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5,117,128- 129,213- 214,255.

[3]徐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5,68- 69,93,394.

[4]张连卫.生姜与酒炮制天麻[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58.

[5]武俊华.童便可消瘀降火[J].环球中医药,2008,1(1):47.

[6]宋纬文,华捷.童便在历代中药炮制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1995,26(1):48- 49.

[7]杨明,张定堃,钟凌云,等.对传统中药炮制文化与哲学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223- 2226.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项目(编号:2014A020221086),广州中医药大学“薪火计划”项目(编号:Xp0140101)

通讯作者△,E-mail:chenkaijia@163.com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737(2016)03- 0009- 03

(收稿日期:2016- 02- 25)

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Preparation ofGuan′sTeachingMaterialsofOrthopedicsandTraumatology

CHEN Kai-jia, XIA Ai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Guan′s Teaching Materials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are excellent works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which were written by GUAN Ji-yao, a physician in Orthopedics departmen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se works embody Guan′s academic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ug application i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and they often involve the influence on herbal property by processing of drugs. Fried appears frequently with wine, ginger, vinegar and urine of boys under twelve also by high frequency in the books as auxiliary materials. Now I will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an′s processing of drugs i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to expound my views.

Keywords:GUAN Ji-yao; Teaching Materials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preparation

猜你喜欢
伤科讲义炮制
陈岱孙补充讲义
陈岱孙补充讲义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