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免疫新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2016-01-30 23:26李志富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兽医站743300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口蹄疫疫病

李志富(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兽医站,743300)

“441”免疫新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李志富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兽医站,743300)

“441”免疫,即四种疫苗,四点注射,一次完成。2015年以来,我站协同县兽医中心通过开展小试、中试、攻毒试验研究,取得羊猪免疫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并从2015年春季开始在全县率先推广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山羊四种疫苗是指口蹄疫、羊痘、羊三联、小反刍兽疫疫苗分点同时注射。猪的四种疫苗是指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链球菌病疫苗。结果表明:其免疫抗体合格率比分次注射均较高,原因可能是多种疫苗协同刺激动物的免疫器官后有提高动物产生免疫抗体的作用。多种苗一次分点注射,省事、省力,且免疫效果较好。

口蹄疫、羊痘、羊三联、小反刍兽疫是危害养羊业的主要传染病。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链球菌病同样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国家将这几种传染病纳入强制免疫病种,足见其危害之严重。基层开展免疫时要分四次进行。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养殖者抵触情绪大,强制免疫措施难落实。应用“441”免疫新技术,一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实现所有山羊、猪只一轮免疫完成,省时省力,2015年春季防疫与2014年相比减少10天;二是免疫成本显著下降;三是促进了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步伐;四是免疫反应死亡率下降;五是农户科学意识增强。四苗一次注射完成减少了重免、漏免现象,避免了山羊、猪只免疫时受到多次惊吓,且免疫反应和反应死亡率极低,可操作性强,免疫安全系数高,得到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增强了农户科学防范动物疫病的意识。

工作措施:一是组织县、乡、村业务人员逐级培训,就羊猪多苗多点同时联合注射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免疫新技术操作要点及免疫新技术实施方案。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召开春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专题会议,对免疫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畜牧组组长为副组长,村级防疫员为成员的防疫队伍,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定点联系制度,确保免疫质量和防疫效果。

加强宣传,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形式对春季的动物集中免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组织10个挂村工作组、畜牧组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宣传动物防疫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积极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该技术免疫效果凸显,在2015年我县的春季动物防疫中动物免疫反应和反应死亡率下降及防疫员劳动强度降低,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全面开展羊猪多苗多点同时联合注射,是当前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中值得推广的一项较好的创新性技术。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抗体滴度高,反应死亡低,应激反应小,防疫成本省,简单易操作,省时又省力,推广风险小。重点解决了猪羊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该项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提高对突发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保护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利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该项新技术,将大大提高我县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提高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及对重大疫病、外来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我县畜牧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S858.2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1-0009-01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口蹄疫疫病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口蹄疫
农村散养鸡群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