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共患羊布氏杆菌病的珍治

2016-01-30 20:18宋莎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羊场布病氏杆菌

于 浩 宋莎莎

(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乳山 264511)

人兽共患羊布氏杆菌病的珍治

于浩宋莎莎

(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乳山264511)

布氏杆菌病作为人畜共患病,经布氏杆菌感染诱发的慢性疾病.自然感染情况下,牛羊的易感性最大.此病危害性较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前不久,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一名反复高烧的病人,经确诊为布氏杆菌症,立马引起各地市对此病的高度重视.文章分析羊布氏杆菌病防控现状,阐述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治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布病防控人畜共患

近几年,羊布病有反弹迹象,逐年呈上升态势.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至今,国内人布病感染率蹿升至2.53/10万.2015年,国内报道发病病例近4万例,死亡达5例.由此可见,布氏杆菌病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正是鉴于此,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已经将布病列入到重大疫情的防控行列之中,以确保地方公共卫生完全。

关于布病的防控,虽已引起相关组织部门的重视,但是具体防控措施中,仍然存在不少的纰漏:(1)部分养羊户,布病危害认识程度不足,防治工作落实不具体,应付了事,抓得不紧,影响到防控质量;(2)检测技术落后,检疫力度不够,检出阳性病例处理不当,造成疫情恶化;(3)补偿力度不到位,防疫监督部门只求检疫,检疫后处理不及时,导致疫情恶化;(4)流通、饲养、交易等各环节防疫监督力度不够,尤其外购进羊只不经检疫,直接混群饲养的情况较普遍,直接影响到防病的质量;(5)综合发病措施落实不具体,免疫接种、灭鼠、灭蝇、消毒等认识不足,影响到防病力度。

1 流行病学

此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母羊比公羊易感,成年羊比羔羊易感.病畜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病菌不定期随乳汁、精液、脓汁,特别是随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污染饲料与饮水,其次是经创伤的皮肤,黏膜及生殖道感染也较常见;某些吸血昆虫也可能传播本病:自然交配可相互传染。

2 临床症状

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发生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流产前病畜食欲减退,精神委顿,起卧不安,阴道中流出黄色、灰黄色黏液.流产母畜发生子宫内膜炎,排出污秽恶露.其他症状有早产、产死胎、乳腺炎、关节炎等,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3 剖检变化

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胎盘绒毛膜下组织呈黄色胶样浸润,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和坏死、胎衣增厚,布有出血点,胎儿皮下和肌肉有出血浸润.真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脾和淋巴结肿大,肝脏出现坏死灶,肠胃和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可见有出血斑点.公羊患病时,可发生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

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理等,都可作诊断此症的依据.确诊羊布氏杆菌病,最好结合实验室诊断,经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选择适宜时机(如产后)采取适宜病料(如胎儿、产后排出物及病羊的网状内皮细胞)用适宜培养基分离培养才能成功。

4 防控措施

布氏杆菌病是自然疫源性疫病,不可能达到消灭和净化的程度.此病防治应以"免、检、杀"为防治措施。

第一,接种菌苗有效预控此病.羊布病普遍流行区,采用菌苗接种的方法,能达到有效预控的目的.而且,此法经国外试验取证,已取到不错的效果.在国内,成功培育的羊布氏杆菌病5号菌株弱毒苗,用于羊布病免疫效果较好.非怀孕期,用气雾法或注射法接种,每年1次,经3~4年,能达到控制布病发生的目的。

第二,加强布病检测.所有羊群集中在5月和10月,进行1次大规模的布病检测.通过羊布病的检测,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所有检测显阳性羊、可疑羊,隔离观察,视病情情况做进一步处理.病畜残留的胎衣、排泄物、乳制品等等,一律集中深埋,遏制病情扩散.非疫区防控以监测为主,包括病原学监测、疫苗免疫效果监测等;疫区防控,做好监测的同时,结合捕杀、免疫等综合防治;稳定控制区防控,以监测净化为主。

第三,培育健康羊群.经监测显阳性的羊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净化措施.对受污染羊场,每间隔2月,例行1次监测.确诊病羊,及时捕杀.可疑羊只,隔离复检.运动场地、食用工具等,坚持每周1次消毒.对假定健康羊群,阳性羊只捕杀后的羊群为假定健康,假定健康羊群的处理雷同受污染羊群.凡是经连续2次监测,结果显阴性者,可确定为健康羊群。

第四,严格饲养管理制度.科学规划羊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禁止饲养其他家禽,清灭鼠害、蚊虫、蝇虫等传染媒介.严格消毒管理,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池,定期更换内置高效消毒剂.所有用具,每2周消毒1次.临近分娩前后,各彻底消毒1次.大的消毒,每年要有2~4次.发现疫情的羊场,被污染过的饲养工具,每天1次1次,直至阳性羊、可疑羊无公害化处理完毕.被污染的垫草,集中深埋处理。

[1]高巍,伍贵方,张毅,等.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J].当代畜牧, 2014,(30):20-21.

[2]王永刚.牛羊布鲁菌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 (10):120-121.

[3]黄佐兴,罗文毅,刘柏清,等.对某规模化养牛场布病结核检疫情况调查与分析[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6,(6):40-41.

猜你喜欢
羊场布病氏杆菌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探究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
团结的班子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